王越琪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负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开阔学生视野。创新思维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当然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只不过两者略有重合。学生要具备根据已知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探究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思维层面的体现即为学生从多维度寻求可能性答案。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流动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潜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21
新《课标》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两个基本点,顺应时代的改变革新教学策略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手段。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对于创新和革新容易混淆。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创新和革新的本质区别,从意义,作用以及实际应用等多方面阐释创新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很简单,它与一般思维方式不同,前者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深度要远远超过后者,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思维意识和发散思维的集合体,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是学生根据已知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思考,最终实现多角度探求答案的目的。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发散思维不一定有结果,大部分的思维活动可能都不会有结果。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维度、有广度的聚集性思维。第二,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流动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它是人创新思维意识较为活跃的高级表现。第三,创造性思维受到想象力的影响和制约。思维是想象的基础,思维越活跃想象越丰富,创造性想象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潮与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进行针对性创造思维训练。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
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创新不仅仅是创新,也可以是革新,只要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提升即可。这种再创造需要一定的条件。1、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原型给学生启发。2、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前储备。3.让学生有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一年级课文《春雨的色彩》中一群小鸟因为春雨颜色的问题争论不休,通过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的看法展开深入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还有哪些小鸟也参加了这次争论?它们都有怎样的看法?这就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要做到想象合理,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调动知识积累与储备,完成再创造的思维过程。
于是,我利用网上链接,给孩子们展示了各种鸟的图片:啄木鸟、画眉、鹦鹉、喜鹊、麻雀、白鸽等等。还展示了很多春天开的花:梨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海棠花……让学生观察、发现,说出花的名称、颜色与形状。让孩子们了解春的气息,走进春天,触摸春天。
然后完成仿创练习:哪些小鸟也参加了这场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孩子们在仿说的过程中积极踊跃,想象丰富,合情合理。
生甲:小喜鹊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就白了。”生乙:小鹦鹉说:“春雨是黄色的,你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也黄了。”
……
孩子们把课堂获得的新信息加上合理的想象,及时反馈出来,运用到语言交际之中。这种仿说、仿写的过程,就是学生再创作的过程。学生每一次发现,每一次创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性思维需要一定的信念支撑,只有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新的能力,才可能在后续学习探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新奇的童话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用表演演绎课文,发掘出个人的创新潜能
围绕语文新《课标》,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各种新方法,其中让学生用表演形式来理解内化课文内容,也是创造性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火烧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火烧云动感性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动作模拟火烧云的上升姿态,用姿势表现火烧云变换的形态。体会火烧云形态之多,变化之快。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根据宋代诗歌总体性说理较强的特点,笔者鼓励学生设计动作模拟古诗情境实现朗读的另一境界。有的學生选择用静止不动的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手指在阳光的照射下在墙壁上,勾勒出山峰峻岭连绵起伏的模样。而后,学生找准角度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手并拢,用掌心聚拢成窝状,其他学生一看便想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通过肢体语言还原诗歌场景加深了学生对于诗歌的了解并增强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师的展示下,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为诗歌设计的动作情境。有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现了诗句的另一种解读方法,通过多人之间的配合展示诗词的魅力和风光的秀丽。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用表演演绎课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出个人的创新潜能;用表演演绎课文,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三、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造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散而后集中,最后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固然重要,它能培养学生求异思辨的能力;集中思维也不可忽视,它能通过分析产生共识或求同存异,把握大方向。在教学中重视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康、快速发展。
在《惊弓之鸟》一文的教学之中,我设计了一个评价人物的环节。即“你对主要人物更羸有何看法?”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更羸经验丰富,判断力强。理由是他从大雁的叫声和飞行的情态,判断这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只拉弓不射箭大雁就会掉下来。另一种认为更羸残忍。理由是大雁本来受伤,更羸不该去惊吓它 。还有学生把搜集的大雁的资料拿出来,理直气壮地说:“大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该伤害大雁。”
……
一石激起千层浪,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是从课文中找依据,并考虑到时代大背景的问题。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是用现代环境,现代意识去分析古代文化。都有道理,又都带有片面性。如何理解古文化,使其变为教育资源?这是创新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创新教育,才会有创新学习。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背景,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双方逐步统一了认识:学习更羸仔细观察,全面分析,对事物做出准确地判断的能力,但不学习更羸打鸟。鸟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初步建立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个创造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历史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个面上。
创造性思维训练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每一个神经细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打造出智慧课堂。
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在今后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小铃《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家长》2021年第21期。
[2] 许汝娜《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艺术》,《学周刊》2021年第21期。
[3] 张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读写算》2020年第19期。
[4] 鱼义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路径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47期。
[5] 周静《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生》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