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颍
摘 要:侧锋用笔是书法笔法的重要内容。以书体演变为研究线索,以书写材料、执笔方式的流变为辅助线索,结合书法家个案分析,通过中侧锋用笔概念界定、侧锋用笔历史流变梳理,对书法艺术侧锋技法进行系统研究。侧锋用笔生于毛笔侧用,是在特定书写姿势下符合指腕运行规律的执笔方式。梳理侧锋用笔历史流变线索,探寻侧锋用笔审美价值。明清后中锋用笔主张是在生纸与软笔流行下,面对晋唐古法不复现状,书家带来用笔古法的变异,是儒家中正思想泛化到书法技法层面的诠释,为书法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书法艺术;侧锋技法;运笔方式
明清后书家论书多主张中锋用笔,主张用笔中锋者众多。当代沈尹默将中锋视为笔法的根本。对中锋的强调带来对侧锋用笔的排斥,当前书家言及笔法大多求中守正。中锋用笔流行有质疑之音,关于笔锋中侧的质辩针锋相对。如完全否定中锋或侧锋用笔过于武断,将中侧锋用笔简单折中则未必科学。当代对中侧锋用笔研究突破承袭旧说,周汝昌提出侧锋用笔的重要意义,侧锋运用打破篆意,开始新的书法意境。总结古今书法家对用笔的研究,古人对书法运笔各执己见,当代对笔法研究各有侧重,但侧锋用笔尚无专题研究。侧锋用笔是笔法的主要内容,应科学分析研究其现象价值。本文对侧锋用笔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书法艺术,更好地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书法艺术中侧锋运笔概念界定
书法艺术中“锋”指笔尖,笔锋先触及纸面,笔锋在笔画中的运行状态分为中锋与侧锋。中侧锋用笔是笔法的基础,二者是相对概念。明代前的书论尚未出现中锋,“中锋”一词首见于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中锋意为毫端笔尖。“中”本义为中心,引申为内。中锋之“中”为其本义,前人将书法中锋用笔方式描述为“锋行画中”“收笔于中”等。
“锋行画中”为运笔笔锋行于点画中间[1]。辅毫行于笔画两侧,体现在点画形质上,画中墨色不同。历代书家法书结构短长疏密因人而异。清代王澍指出,中锋是运锋在笔画中,认为行笔中笔管不能始终垂直于纸面,重新调整中锋的内涵。“锋行画中”需时时调锋。曾国藩认为提笔得“中”是为中锋。清代程瑶田认为书法贵中锋因其得体,侧锋基于中锋。现代书法家张宗祥认为“锋居笔中则为中锋”,对中锋的内涵重新界定。前人对中锋用笔描述存在很大分歧,“锋行画中”是中锋说的主流,其他观点共同点是不排除笔锋偏侧用笔。“锋行画中”求中锋,发展出不同内涵,中锋概念的发展揭示侧锋用笔的重要性。
“侧锋”一词首见于唐张怀瓘《玉堂禁经》。“侧”本义为边缘,引申出动词歪斜和形容词不正。侧锋是运笔时笔锋行于笔画一侧,前人对书法用笔描述中提及侧锋的寥寥。前人对侧锋概念描述的主流说法是“锋行画侧”,当代书法研究对中侧锋用笔的界定更为详细。邱振中界定中锋为毫端处于点画中央的运笔方式,笔尖指向与线条推移方向相反的运笔方式是为中锋。侧锋是落笔方向与点画走向不重合直接运行,笔锋位于点画侧边处的笔法。当前书法理论解释对笔锋用法有详细的划分,又新增偏锋概念[2]。陈振濂在《书法教育学》中指出,中侧锋为用笔技巧,偏锋是价值判断,应避免概念缺乏科学性的分类。
二、书法侧锋技法的形成
书法承载以实用为主的功能,笔法产生源于实用。笔法的产生源于特殊的毛笔工具,书写中要做到迅速美观,必须通过对笔熟练操控实现,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文字的书写。古代印刷术不发达,书写量巨大。快速书写同时需要保证文字符号准确性。中国书法艺术用笔技法发展遵循实用先于审美的原则,当今探讨书法艺术更多强调其审美功能。邱振中指出,笔法发展推动力源于实用与审美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传统笔法的研究往往忽略其实用性。对侧锋用笔技法的考察应摆脱厚重伦理道德束缚,还原书写实际状态。笔法是关于毛笔的执运方法,笔法执运因人而异,古代书法习得源于师徒授受,笔法执运方式在特定阶段具有普遍性。笔法成于书写姿势,古今书写姿势不同,汉魏时期古人席地而坐,书写大多为握卷方式。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带来了毛笔执运方式的变迁[3]。唐代前期书写姿势与晚唐不同,宋代后书写所依高案,执笔方式沿袭双钩法,更多强调悬腕。古今起居习惯不同是造成书写姿势差异的根本原因。
书写时点画产生到结字形成伴随笔的运动过程,点画生成以墨迹形式呈现在纸面,运笔过程是随点画完成结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指出,书法之妙在于运笔。运笔为点画统领,是书法的核心内容。对毛笔运行的操控方式因人而异,大致分为指腕与肘臂。古人执笔多言指腕,晋唐时期指腕并用,清康有为主张运腕,否定包世臣等人运指说。唐以前书写单钩执笔利于运腕,邱振中描述早期笔法特征为摆动。唐以后双钩执笔有高案易于运指。毛笔斜执带来笔锋侧用,手指运笔以前两关节为轴点,笔锋行于笔画外侧。指腕并用幅度大,笔管垂直于纸面要指腕不动,正锋不可使其笔偏,毛笔的侧管斜执与侧运易成侧锋,横竖撇等点画易形成侧锋。
三、侧锋用笔的历史演变
书法史是关于书家流派等因素发展的历史,魏晋前书法史围绕书体演变,此后书法发展开始以书家为主体进行书法风格创新。书体发展中,字形生成源于用笔,用笔方式变化与字形变迁紧密相连[4]。当代书法史研究对内在形式笔法流变关注较少。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书法发展状况,需要分析书法史上遗留的书法作品。用笔是动态书写的过程,字迹是用笔过程产生的结果,是探求笔法直观的切入点。
现存历代书法遺迹形成方式分为直接书写于简牍纸帛等材料上的墨迹本和刻铸于金石等材料上的铸刻本,如石鼓文与历代碑碣、摩崖石刻等。笔法的考察对不同依存方式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意义。墨迹本由毛笔直接书写,运笔过程易于判断;铸刻本以刀代笔契刻,呈现点画形态非书写时的墨迹,再加上书以铸刻金石具有特殊功能,往往在文字铸刻时更多表现均匀审美原则。刻铸本呈现书法风格多样,与其再加工有很大关系。运笔过程产生点画结果,从铸刻体探求运笔难以究其本源。宋代后金石之学兴起,秦汉碑版成为师法对象,形成刻铸本对笔法的误导。因此清人强调笔笔中锋。本文将墨迹本作为侧锋用笔历史流变考察对象,从书法点画视觉形式出发,深入探求其内在用笔方式。
侧锋用笔历史发展经历先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及明清时期。先秦书法以大篆为体,先秦书迹多以甲骨文等为主。20世纪一些先秦墨迹的出土,填补先秦墨迹本的空白。先秦时期书法处于自发阶段,大篆书迹中墨迹本笔画形态丰富多变,铭文刻铸工艺缜密,刻铸本对笔书点画形态细节有所忽略。笔法意识尚未完全形成自觉。先秦墨迹侧锋用笔现象频繁出现,相比隶变后的侧锋用笔现象不够稳定。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的第一高峰,以楷、行、草为主体的书风流变确立新的法度。书法之法度指笔法为核心,以章法等为表象的书写方法。魏晋笔法继承汉隶侧锋用笔,同时形成新的侧锋。魏晋楷书表现的笔锋斜侧,广泛见于魏晋行草,行草连贯书写,中侧锋用笔角度应势而生,基本与楷书一致。晋室南迁后,随着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南朝书法延续魏晋文人书法传统,书法流传以帖居多。由于缺失汉字书法传统,北朝文人书法不及南朝。北朝刻石盛行,后人以北碑谓北朝书法。刻铸本的北朝石刻多为书丹后加工。魏碑方笔是楷书侧锋用笔斜侧法的延伸,刀刻形式是其形成外因。
唐代书法迎来新的高峰,唐代融合南北书风基础上继承魏晋古法,笔法视觉化趋势明显特征是侧锋用笔精确化。
四、中国书法侧锋笔法审美分析
书法由实用性汉字升华为独特艺术形式,重要原因是对书法技法的注重。道是法之本,道以混沌方式存在,道、法之间以理为中介,道是事物运动的规律,理是道在事物上的体现。书法艺术中道、法、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的审美价值观。传统书法发展中形成以笔法为主体的完备体系,笔法分为执笔法与运笔法,出现中锋与侧锋用笔之分。其深层文化内涵是对书法承载传统文化思想审美价值的追溯。
明清后书法主张中锋行画中,而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中庸与中锋概念存在某种联系。熊秉明指出,中国儒家思想价值判断标准的中庸影响书法审美价值观。中锋用笔是中庸之道在书法艺术中的反映。笔法演化中,晚唐后中侧兼用,宋元程朱理学提出中庸之道对书法艺术产生很大影响。魏晋古法以侧锋用笔为主要特征,儒家思想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中锋用笔与中庸之道存在民族心理文化层面联系。中和美是儒家中庸之道外在體现,中和统一的审美观成为中国艺术追求目标。中国书法强调中和美,中和美的伦理层面审美观与书法艺术相关。书法中和美要求笔法和谐状态,其核心是笔锋是否处于笔画中正位置。侧锋用笔与书法艺术中和美相关,侧锋用笔虚实相生,相比中锋用笔形态利于书法艺术语言的丰富。
道家贵自然,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庄对道的追求表现为对自然美的崇尚。道家审美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如书法中的法与势指向不同层面概念:法为体,势由法出;势更具有多变性,相比法易于感知。形象化过程是用笔书写多变的动态化表现。势相比法更具有审美特征,对势的注重是中国书法艺术崇尚自然美的原因。
五、结语
侧锋用笔生于毛笔侧用,侧锋用笔是特定书写姿势下的毛笔执用的方式。通过对历代经典法书遗迹考察,先秦时期是侧锋用笔的滥觞,魏晋经唐宋至宋元为侧锋用笔的发展期。晚明前侧锋用笔普遍存在。书法诸体成熟后的自觉阶段,文人书法风格流变中,侧锋是重要笔法特征。侧锋用笔蕴含书法艺术审美形式,充分体现儒家中和美与道家自然美审美价值观。明清后中锋用笔主张是在软笔流行下,面对晋唐古法不复现状,书家带来用笔古法的变异,为书法艺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常明月.北魏《贾思伯碑》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体会[D].开封:河南大学,2020.
[2]叶枝校,龙以标.碑帖书法的工艺技法辨识[J].美术教育研究,2020(6):36-39.
[3]丛文俊.以史为镜:当代书法审美的困境与未来[J].中国书法,2019(11):24-43.
[4]董超众,黄汉军.宋代米芾书法艺术特征及其当今启示[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8(4):64-67.
[5]冯亚军.书法侧锋用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