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启昭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有着崇古倾向以及一定的原典情结。在绘画当中,中国画家也一直在强调对于传统的学习与传承。因此在中国古代书画创作的过程中,临仿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从我国古代书画史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书画创作中的临仿情结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古代书画;临仿;审美选择;造化生物
对古代绘画史的分析需要从临与仿的两方面入手,不能仅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判断,还需要站在东方文化历史的角度上,对我国传统的审美取向、心理定势以及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样才可以客观地了解到临仿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对古代书画史中临仿问题的研究,在过去存在着重对笔墨技法方面分析的倾向。但是这样的研究过于片面,需要转变研究方式,从画家的角度出发,对其客观物象进行主动性的重塑、诗化方面的分析。这就需要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摒弃传统客观的塑造物象的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由的审美选择与创作的随意性。在这样的创作模式下,受到临仿的影响,创作者可以在创作的每一個环节都实现游刃有余。这样的临仿创作模式,正是我国古代文化思维模式以及审美取向的重要体现。
二、崇古倾向下的临仿情结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领域,始终都存在着临仿创作方式,临仿作品也是书画创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临仿,从训诂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是对于过去作品的模仿、追溯。南朝时期的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当中,就明确了临仿在绘画实践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至今,离不开艺术领域与文学领域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始终有较为强烈的崇古倾向,加上受到原典情结的影响,让具有学术话语权的文人有着较为明显的临仿情结。另外,这样的情结出现,也是受到儒家文化中礼乐观念的影响。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背景下,传承理念已经广泛辐射到了各个领域当中,并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体系,塑造出了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整个结构与布局。在当下的研究中,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中国书画历史发展,就需要从一种适合当下的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模式出发。另外,还要基于传统的艺术史谱系的分析方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例如,可以使用典范大师的传统风格,对书法绘画史进行细致的分析。在分析中发现,很多后来的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传统风格基础上形成的传承。因此,这种艺术内核的传承,就是一种艺术价值的DNA遗传。已经确立风格的大师,也可以在后来的艺术沉淀当中,形成词汇因子。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人类学当中的谱系形成一一对应的关联。因此,传统的艺术史,可以当作范例大师的发展历史[1]。
从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历程来,任何文化与艺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艺术的传承与进步。因此,受到重视谱系传承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得以提升。在构建出范式之后,便也相应地塑造出了明确的权威[2]。例如,在文学上就会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说法。艺术流派与手工行业的发展中,则更加讲究技法、门派的传承,绘画领域亦如此。
因此,在中国古代的书画历史发展进程中,临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内涵。中国古代书画摹与临的传承方式,就是一种以原本作品为蓝本进行的再塑造。古人在临习书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在原迹上覆盖一层接近透明的纸,以此利用淡墨勾勒出大概的轮廓,或者直接使用纸张覆盖到原迹上进行摹写。但是,这种创作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字体之间或者行列之间,存在着连续性不足的问题,无法形成较为舒畅的书写效果。例如,在对王羲之的作品进行摹写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这样的影响,导致摹写之后丧失了原作的艺术性再现。古人的草书与写意画等创作过程,基本上都是一气呵成的,有着强烈的连续性[3]。对于草书与写意画而言,由于创作过程有着较强的灵活性,所以创作者可以随意抒发,而摹写会受到一定约束,导致无法形成较高的艺术价值。这就要求书画家在仿作的过程中,基于蓝本但不能受其限制,需要发挥出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力,融入书画家的情感进行二次创作。
从古人的角度对临仿情结进行分析,就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其内涵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首先,受根文化的影响,一系列的主体被派生出来,因此就会在整个艺术界进行辐射、渗透以及凝结,以此形成某种特殊的主题内容,并构建出具体的表达系统。
其次,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有着较为独特的心理模式,同时思维特征也较为特殊,因此他们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类似的情感体验,以及可以塑造出典型的情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塑造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域和情感价值域。在这样的文化发展中,中国文人的心理定势逐渐丰富了,并相应地形成一定的情绪记忆[4]。他们一旦进入绘画的笔墨创作期,就会对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所传承下来的意象进行吸附,并体现在主体图式当中,能使观者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
最后,由于受到绘画尺寸方面的影响,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画面中传达出更多的情感价值。而过去的一些优秀作品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价值,因此成为一种包含着民族共同体验的重要原型。这也是历代书画家都十分重视临仿的重要原因。
三、王原祁的临仿实践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都需要依靠着艺术家自己的人格魅力。但是这仅仅是创作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成功创作的唯一因素。在任何一个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都需要保证艺术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性,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内涵。例如,王原祁所处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当时的文艺界兴起了复古的浪潮,十分讲究考据与辞章的统一。在这个时期的文艺发展过程中,就有着较为浓厚的临仿情结。而科举考试出身的王原祁,深深受到这种艺术气息的感染,因此成为较为典型的文人画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王原祁主要受到黄公望、王时敏等艺术家的影响。
王原祁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仿古作为重要的创作基础。过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都知道临仿是一种崇古的重要表现方式。但是,画家的创作并不会局限于单一的画种和画派,而是在初学的过程中,对多个大师的作品都进行学习。王原祁的创作过程始终受到黄公望的影响,因此在很多绘画作品当中,都注明了“仿”字眼[5]。
在王原祁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大量的临仿创作。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从内在技巧的方式上体现对黄公望的崇尚之情。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画面进行合理的经营和布局,以此保障画面上的物象有着较为合理的编排。正如围棋一般,需要在棋盘上进行合理的布局才可以获胜。例如,在王原祁的《仿大痴富春图》当中,画面的留白较少,在山涧之间有云烟进行过渡处理,同时在山脚下也有着大量的碎石堆砌,这样就会使得山体形成较强的立体感。在该画面的组织构成上,有着较为浑厚的情感,与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当中描绘的意境略有不同。比如在前景的后方,山澗之间的塑造能够体现出区别。虽然在该作品中注明了“仿”字眼,但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进行了一定的再塑造,以此对画面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分析。在观看到这种群山图景之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远在西方的绘画大师塞尚的作品。而在对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在山体之间的烟云流动、山形周围的塑造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墨晕渲染的效果。另外,在块状的山石塑造过程中也都是采用重复排列的方式。这两幅作品虽然都是对原迹的再创作,但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
四、临仿当中的总体感受
从本质上对临与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都是一种总体的对笔墨感受的呈现,因此就无法基于一种科学具体的语言方式进行逻辑方面的清楚表达。当下这种模糊性的表达方式,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文人思维模式特征。站在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现阶段已经很少有对临仿作品与原迹进行的逼真程度方面的比较分析。虽然很多临仿作品写着“仿”,但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已经与原迹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情况能够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内容由画家来决定,因此画家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创作理念,就直接决定了临仿的效果。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画家的创作中,始终都格外强调崇古这一属性,其仿写创作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已经不再刻意进行形式与样貌的完全复刻,而是选择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临仿。
五、结语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始终保留着临仿情结,相应也塑造出了较为独特的中国文人思维方式与话语权。在这样的临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后期的临仿创作已经脱离了形式上的仿,而是进行针对性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左越.翁方纲“定武兰亭”版本考订及方法论[J].河南社会科学,2021(5):104-108.
[2]邱译萱.清初王原祁“仿古”山水画艺术特色研究[J].艺术品鉴,2021(12):26-27.
[3]王洪伟.《临郭恕先山水》纪年与“粉本”诸问题谳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1):105-111.
[4]邝以明.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九六 从“禺山梁氏”诸印看黄士陵客粤早期的交游与篆刻风格:下[J].学术研究,2020(12):186-187.
[5]郭建平.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的“临仿情结”:以王原祁作品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41-45.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