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马约绘画色彩研究

2021-11-25 03:26郑嘉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色彩绘画

郑嘉雯

摘 要: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1899—1991年),当代墨西哥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根植于墨西哥这片历史文化丰饶的土壤,又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手法,最终形成具有本土化色彩又与时俱进的个人独特风格。塔马约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现代绘画。直到现今,塔马约的艺术依然迸发着生命力,别具一格的用色是其绘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针对塔马约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韵味的色彩、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并置的色彩、小面积的“提神”色块四个色彩特点进行研究,并用绘画相关理论知识对其案例作品中的色彩使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绘画;鲁菲诺·塔马约;色彩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美术学院2020年项目库导师、研究生联合科研项目“水性综合材料研究与创作实践”研究成果。

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1899—1991年)无疑是墨西哥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吸收20世纪现代艺术风格并加入墨西哥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元素,从而发展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表现形式——塔马约风格。他的绘画色彩独特,构图考究,造型拙趣。其中,神秘独特的色彩是塔马约绘画风格的重要特征,这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从墨西哥本土艺术、现代艺术中加以提炼并与个人的色彩偏好相融而成。

“面对画布,不应安分守己;否则,无法画出新画。”“无论哪个画家,都不可能在一生中一成不变。”塔马约的这些艺术观点在其多变的色彩使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无疑是位高产的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纵观其色彩表现,大多明亮浓烈,也有的朴素高雅,每幅色调不尽相同。塔马约创新的绘画实验精神和对色彩的热爱,使其色彩风格并不固定于某种搭配或色调。笔者归纳出本土韵味的色彩、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并置的色彩、小面积的“提神”色块四个色彩特点,并在下文中逐一分析。

一、本土韵味的色彩

极具特色的墨西哥本土韵味色彩是塔马约色彩主要的特征之一。

墨西哥地处北美,境内多为高原地形,阳光充足,拥有丰富的色彩矿物资源与植物色彩资源。很多蔬果的色彩都是鲜艳的,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墨西哥人的审美。他们的色彩运用是“自由和自由文化态度的衍生”,高纯度色彩对比是墨西哥艺术的色彩特征之一。多种高纯度色彩放置在同个画面内,难免会令人眼花缭乱,但墨西哥人善于通过调配色彩形状与占比而使整体画面色彩浓烈亦和谐。

塔马约的印第安血统与其对墨西哥本土艺术的研究,都使得其作品的色彩根植于这片文化土壤。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充斥着墨西哥独特的浓烈色彩,对色彩搭配、每种色彩在画面中的占比与色块的形状都极其考究,这方面的例子是《诱鸟者》。《诱鸟者》是塔马约在1935年所创作的一幅油画。在这幅色彩浓烈的作品中,全身赤红、裸身盘腿端坐的诱鸟者正在吹奏着笛子,三只乌黑带着些许橙色的鸟在他身边盘旋。塔马约运用墨西哥原始壁画式平面的填涂手法,将画面分割成若干色块。在画面中占大面积的人体与地面及放置在地上的葫芦形成赤红色块;右边的墙面与人的头、手、阴影、鸟形成黑色块。人体的赤红比起地面更为明亮与艳丽,有着极高的饱和度。人被一圈光晕般的紫色包围着,浓烈的红色与紫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人被衬托得更为艳红,甚至产生了一种燃烧、发烫的视觉感受。这三种颜色在画面中的占比是赤红>紫>黑。

墨西哥艺术色彩的另一特征是:色彩的寓意性。如:因墨西哥所崇拜的太阳神是用红色的鲜血喂养的,所以红色在墨西哥又象征着生命、太阳与鲜血;黑色是日落后黑夜的颜色,象征着黑暗、混沌与死亡。

塔马约也时常在画面中运用寓意性的色彩传达思想与情感,这方面的例子是他在1943年所创作的《白色裸体》。在画面中间的是一个裸体的女人,她的性感区域用红色突出,与白色的皮肤形成对比。在站在她身后的蓝色的男人到来之前,她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冲突之中。他好像在观察她,等待着她,而她承受着恐惧。

二、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

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也是塔马约绘画色彩的特点之一,在这里说到的色彩种类是指红、黄、蓝、绿等。纵观塔马约所有的作品,虽然他对色彩的使用各式各样,不惧于使用任何对他而言陌生的色彩。但在单独的每一幅作品中,色彩的种类是被限制使用的,一般不超过五种。

塔马约曾说过“越是严格限制调色板,作品的色彩就越丰富。因为,掌握的因素一少,就会迫使你去表现本质”。塔马约在绘画的元素上,无论是色彩或造型,至始至终追求的都是纯粹与简化,用尽可能单纯、直接的语言在画面上传递思想与情感。每种色彩都会给予人不同的情感联想,单一或有限的色彩种类有助于塔马约的情感传达,并使其构建的情感氛围更为浓厚,让观者进入他的情感世界。若色彩种类过多,观者的情感联想便会被分散,难以与创作者产生共鸣。

在“限制调色板”的前提下,塔马约有两种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一是對比色搭配,对比色是指色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简单来说,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叫对比色。对比色的搭配使用是构成明显色彩与赋予色彩张力的重要方法。塔马约的《双胞胎》《男子裸体》都运用了对比强烈的色彩,但由于每幅画中色彩种类不超过四种,所以画面并不会使人眼花缭乱。二是相近色搭配,相近色也称为类似色。在色环上90度角内相邻的色统称为类似色,简单来说,相近色是色彩较为类似的颜色。相近色的搭配能营造协调、平和的氛围。《人们》《窗户附近的男人》都运用了相似色搭配,在有限的色彩种类下,画面总体色彩的倾向性也更为明朗,增强了画面的色调感。

严格控制画面色彩种类后,促使塔马约在同一种颜色中寻找更微妙的变化,如《家庭》中,父亲带着小孩玩耍,画面主体为沉着又富有生机的绿蓝色调,主要用了绿、蓝、黑、褐四种颜色。其中,绿色占比是最大的,在同样是绿色的情况下,塔马约用不同明度、冷暖、彩度的绿塑造了整个画面。通过观看作品的局部图与笔者提取出其局部的各种绿色所形成的色卡图 ,可直观感受到其用色的丰富与微妙。

三、并置的色彩

并置的色彩指的是不同色彩在画面中共同存在,如:在《家庭》的局部图上方的圆形里,可以看到,蓝、绿、灰在此色块中的并置。在塔马约作品中,色彩之间微妙的交错与叠加也是显著的色彩表现特点。这种色彩表现手法的产生可追溯到塔馬约早期曾受到印象派主义绘画的影响。印象派以色点、色线或色块并置的手法描绘对象,使画面呈现丰富的色彩。

塔马约使用透叠的上色方式完成这种色彩并置,尤其是冷暖色、对比色的相互透叠。这里的透叠是指:绘画过程中,在上了一层颜色后,再叠加一层留有空隙的颜色,使第一层颜色微微透出。这种上色方式使画面的色彩相互交织,形成有弹性的整体,充满空气感与颤动感。

在塔马约1986年的作品《歌唱家与吉他手》中,可明显观察到这种色彩并置。正在演奏吉他的乐手与陶醉于歌唱的女歌手一同沉浸在桃红的色彩氛围中。从画面左边的吉他演奏者拨弦的手臂上桃红色与蓝色的相互交叠,可看出塔马约是先上一层与其衣服相近的蓝色,而后又透叠一层与背景相似的玫红;两人中下方的盆栽也是先上一层灰色,再透叠一层亮橙色。这种上色手法使趋于平面的画面更为丰富与耐看,色块和谐,形成具有浓厚音乐情感氛围的整体二维空间。

此外,塔马约用色彩并置与透叠的手法绘制渐变的颜色,给人一种发光以及神秘的感觉。这种渐变发光的色彩与神秘梦幻的氛围时常出现在塔马约的作品中,如《性格》《两个女人》《萨尔蒂姆班曲》等作品。

在1984年创作的《钢琴圣手》中,塔马约便用了透叠手法,使色彩形成渐变从而产生发光感。在《钢琴圣手》的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背景中的黑绿色与亮紫色相互透叠,越靠近钢琴师,亮紫色的占比越大,使钢琴演奏家在视觉上散发出紫色幽光。

四、小面积的“提神”色块

在整体画面色调和谐统一时,放置突出的“提神”色块,以此打破原本画面的沉闷,也是塔马约独特的色彩布局方式之一。这里的“提神”色块大多表现为:色彩饱和度极高;与画面主色调的色性相反,如冷色调画面用暖色的“提神”色彩;原画面中未曾出现过的色彩;面积占比小的色彩。

这样的色彩布局方式,不仅给画面带来活力、趣味,也营造诡谲与神秘氛围。同时,刺激的亮色亦能突出画面视觉中心,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眼睛。这与塔马约“画面形的配置及大小、色的分量等一切都必须形成一种节奏,让眼睛可以毫无障碍地追随”的绘画观点相契合。这在其《男人和鸟》《受怪鸟袭击的女孩》《在夜里舞蹈》《夜里的女人》等作品中都得以体现。

在《受怪鸟袭击的女孩》这幅作品中,画面的主色彩是土黄、灰、灰绿等纯度较低且较为暗沉的颜色。“提神”色彩是女孩蝴蝶结、眼睛、仙人掌花蕾的亮红色与鸟、女孩袖子的高饱和蓝色。这使得在原本整体灰黄昏暗的画面中,出现了刺激眼球的橙红色点与蓝色色块。这些色点与色块引导观者的视觉集中于怪鸟与女孩,也赋予了画面诡异与危险的氛围,表现出女孩被鸟攻击时的惊慌、恐惧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啸声.20世纪欧美具象艺术:塔马约[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色彩绘画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