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淑娴 颜水平 郑 健
《幼幼集成》由清代陈复正编撰,全书共6 卷,刊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与《幼科铁镜》《幼科释谜》并称为清代中医儿科学代表著作。该书不仅记载了陈氏多年的临证经验,并且集清代以前中医儿科之大成,“存其精要,辨其是非”,故称“集成”。其学术成就颇高,是研究清以前儿科学最好的范本,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陈氏在其论著中说:“小儿之病,多有发热。然幼科论证太繁,来学炫目,莫得其要。”笔者试以《幼幼集成·卷三·发热证治》为主,探析陈氏治疗小儿发热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临证经验,从而有助于对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
中医学认为发热是体表阳气抗邪于外,或由内外因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阳气相对亢盛引起[1]。陈氏在书中记载“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认为小儿发热多因感受六淫之邪所致。《幼幼集成·禀赋》云:“夫人之生也,秉两大以成形,藉阴阳而赋命。”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易卫外不固,而太阳主一身之表,六淫之邪外袭,首犯肌表,小儿又为“纯阳”之体,阳气奋起与外感之邪相抗争,表现为太阳表证,以外感发热多见。
在本篇中陈氏还提及了内伤发热,并按照患儿临床症状进一步分为实热、虚热。其中,实热的常见病因为心经血热、饮食积滞等。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阳中之太阳,热邪入里,客于心则可致浑身发热、心悸不宁、躁扰不安、烦热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小儿父母亲误投峻补之药,或内伤肉面、煎炒炙煿,或外因厚棉炉火,温暖过度,皆可导致小儿积热,表现为面赤、口疮、便秘溲赤等。虚热的常见病因多为汗下太过、元气受伤等。发汗法是治疗小儿发热的重要方法之一,临证若发汗太过,常导致津液枯焦;或大病之后易致元气受伤,均可致虚热,表现为困倦乏力、面色青白、虚汗自出等。现代医家临证也多从外感、内伤论治小儿发热[2,3]。
2.1 辨临床症状陈氏在《幼幼集成·发热证治》中论述:“今以小儿发热,分为四大证:一曰表热,一曰里热,一曰虚热,一曰实热。”又具体根据外感和内伤病因进行相应症状的论述,强调“四热为纲,其下杂证为目,有纲有目,而犹不能辨别者,未之有也”,以此来辨别小儿发热之病性。见表1。
表1 四热临床症状比较
2.2 辨五脏生热陈氏在《幼幼集成·发热证治》中提到“五脏生热”,并阐述了其相应的症状表现,而在《幼幼集成·五脏所属之证》中更加详细地论述了五脏发热各自的临床表现,以此来辨小儿发热之病位。见表2。
表2 五脏生热临床症状比较
2.3 审颜色苗窍《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夏禹铸亦云:“而小儿科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而切则无矣。”无不说明望诊在临床辨小儿疾病的重要性。陈氏提出“审颜色苗窍知表里之寒热虚实”,指出了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内有五脏,五脏不可望,但可通过其各自所属之苗窍来判断。例如舌为心之苗窍,红紫,心热也;鼻孔为肺之窍,干燥,热也;唇乃脾之窍,红紫,热也等。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通过辨别六腑症状也可以判断出五脏的病变。例如小肠为心之表,小便短黄涩痛提示心热;胃乃脾之表,唇红而吐提示胃热;胆为肝之表,口苦提示胆火等。面有五色,通过望其色,可以很准确地判断脏腑之虚实寒热,对于临床小儿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4 辨指纹和脉象陈氏认为“小儿自弥月而至于三岁,犹未可以诊切,非无脉可诊,盖诊之难而虚实不易定也”,因此应该注重指纹诊法,并与面诊相印证,也有中医望切之意。指纹之法起于宋代钱乙,并提出“风轻、气重、命危”这样简便记忆的口诀,“虽未必其言悉验,而其义可取”,可后世认为其论证荒唐,便弃之不用。陈氏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三关部位歌”(初起风关证未央,气关纹现急须防;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认为小儿在3 岁内可以根据指纹诊法辨别表里、寒热、虚实,对后世小儿发热的辨别影响深远。
小儿在3 岁后便可以诊脉。陈氏提出将《内经》中记载的大、小、缓、急四脉易为浮沉、迟数定表里、寒热,根据有力、无力定虚实,这样具体的更改对3岁后辨别小儿发热的病位、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2.5 辨发热时间陈氏临证之时不仅通过面诊、指纹诊或者脉诊来辨别发热,还通过详细询问小儿发热的时间,根据发热的具体时间以辅助辨别发热,这对于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夜间作热,旦则退去,为血虚发热;每日巳午时发热,过夜则凉,此为心经血热也。
3.1 急则治标,尤重善后陈氏在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中,注重轻重缓急,常先予退热,待热退后则注重善后调理。小儿若因外感风寒而致表热,初起时可予桂枝汤加柴胡、粉葛微微发汗,一汗可解,热退之后建议略宜滋阴;若因脱换受寒所致的伤寒发热,予惺惺散退热,热退后微服沆瀣丹以防内热;若因天气过热而包裹过厚所致的伤热发热,先于白虎汤解其热,次以调元生脉散补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若不注重善后调理,可能导致旧火复燃。
3.2 实热者宜微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实者,散而泻之。”对于实热所致的小儿发热,陈氏认为予集成沆瀣丹以微下,予邪以出路,则邪热自退。此方古书未记载,是有能力的医家“妙出化裁而增损之”,被称为“幼科有一无二之神方”。方中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大黄清中焦之热,加之其推陈致新之功,能导三焦郁火从魄门而出;槟榔、枳壳辛散以防黄芩、黄柏、大黄之苦寒,善于行气利痰;川芎、薄荷引头面风热;连翘善于解毒除烦;赤芍调营活血;牵牛走气分利水;滑石清润,引邪热从小便而出。诸药合用,应如桴鼓。使用本方微有泄泻宜止,不宜过服,以免损伤小儿脾胃。陈氏生平最慎攻伐之品,但是此方应用最久,称之为“真济世之良方”。
3.3 论治五脏生热结合辨证虚实,陈氏针对提出的“五脏生热”分别给予对应方药加以论治。肝生热选用泻青丸,陈氏称此方为“肝经之主药”;心生热选用导赤散,《幼幼集成·啼哭证治》载其“治心经有热……皆效”;脾胃生热按照临床症状具体分为实热、虚热,其中实热选用木香槟榔丸,虚热选用六君子汤;肺生热选用柴胡桂枝汤,此方能“治小儿伤风,自汗发热”;肾生热致耳中出脓生疳,此为热毒也,予内服消毒饮治疗。
3.4 时时顾护脾胃《幼幼集成·勿轻服药》记载“凡小儿脾胃自能消谷……脾胃受伤,只健其脾胃,而谷自化矣”,说明陈氏在临证中对于小儿脾胃十分重视。在《幼幼集成·发热证治》中,陈氏所用的惺惺散、五苓散、理中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5 首方剂(占本篇全部14 首用方的1/3 以上),皆含有漂白术、白云苓、官拣参、人参片、红枣、炙甘草等顾护脾胃药物。见表3。
表3 方剂药物组成比较
3.5 九条神奇外治法在本书中,陈氏除了论述中药内服治疗小儿发热之外,还根据自己临床积累的经验、心得提出了九条神奇外治法,以使本病的治疗更加简便、快捷、实用。其中,疏表法即以指蘸葱油,摩运儿之五心、头面、项背等处,再用厚衣裹之微出汗;引痰法即用生白矾研磨,少入面粉、米粉,再加醋和作二小饼贴于足心;纳气法即予吴茱萸、胡椒、五倍子研细末,酒和作饼放在肚脐上;开闭法即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捣如泥,以麻油、醋炒热,用布包,从头项背胸四肢乘热往下熨之。此外,还有清里法、解烦法、暖痰法、通脉法、定痛法,为后世医家广为传用。
对于小儿发热的辨证,陈氏提出从外感、内伤两大方面辨其病因病机;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其病性;从症状、脏腑、颜色苗窍、指纹、脉诊、发热时间辨其病位。对于小儿发热的治疗,陈氏强调:①急则治标,尤重善后;②实热者宜微下;③重视五脏论治;④应时时顾护脾胃。同时,陈氏还创立了九条神奇外治法,其学术思想博采诸家之言,去粗存精,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切中实用,验于临床,值得后辈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