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莹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对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鼓励、支持力度。2018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双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推动教育机制与科技体制创新,协同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积极搭建双创教育、创业孵化机制和众创平台,搭建城乡协同双创系统平台、产教融合双创系统平台等。我国学者在创业教育实践研究领域也展开了初步探索,陈桂香、谷晓冰、袁志伟等对创业教育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文献分析,呈现了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和关键词等方面的情况[1-3]。本文对2010—2019年以“创业教育实践”为主题的国内期刊论文数据进行研究,就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做出一个更加全面、更具时效性的判断。
本研究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为依托,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分析,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偏于归纳推理而过于主观的问题,为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推进提供可靠的参考。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在高级搜索中以主题为“创业教育实践”为搜索条件,发表时间限定在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检索出文章6 203篇,剔除新闻、会议、硕博论文以及与主题相关度不高的数据,得到有效文献数量共4865篇,并使用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研究。通过对十年间我国创业教育实践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频次、聚类等分析,由此可得到2010年至2019年这十年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为考察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统计了中国知网2010—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文献统计
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2010—2014年创业教育实践的发文量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但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随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内创业教育实践的文献开始大幅度增长;从2016年开始,国内关于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尽管在2019年发文数量呈现小幅下降,但是总数仍在800篇以上。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了作者和发文机构特点分析,得出作者和机构的网络合作图谱,如图2、图3所示。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2可以看出,发文作者以2人、3人团队为主,以5人以上为团队的作者群较少。在作者发文量方面,东北师范大学的商应美发文量最多,为8篇;其次,王占仁、陈文娟、张育广、韦联桂、罗志发均发表4篇文章位居第二;此外,还有多位学者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发表2篇以上文章。从图3可以看出,在创业教育实践领域已经形成了部分合作集群,但是合作群以学校内部合作为主,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分散、并不密切,区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加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东北师范大学(14篇)、广东工业大学(14篇)、佳木斯大学(14篇);其次是安徽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吉林大学等在内的高校均在创业教育实践领域发表了13篇文章;除此之外,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大学、福州大学等在创业实践领域也发表了较多文章。
关键词共现代表至少两个不同的关键词同时在一篇文献中出现,它也代表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4 865篇文献进行分析,在运行结果中,选取频次为至少9次。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共现网络中共有653个节点,连线共有778条,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大。关键词的字号越大,表明该关键词目前在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热度越高。
图4 关键词共现
为进一步揭示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其相互关系,需借助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以及中介中心性进行测量[4]。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情况,而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则表示了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信息流的数量以及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5]。由于关键词较多以及研究可行性,选取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频次以及中介中心性,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研究载文高频关键词
同一关键词在频次和中介中心性中的排名可能存在差异。从表3可知,“创业教育”是研究的主题,因此作为高频关键词和高中介中性居于榜首。同时仍有6个关键词在频次以及中介中心性上排名都靠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大学生、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创业实践。这些关键词是创业教育实践研究长期关注的主题。除了这7个高频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创业、课程体系、大学生创业、专业教育、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关键词也是创业教育实践的重点研究主题。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可深入了解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一共得到11个聚类,如图5所示。这11个聚类的标签依次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教育研究、干事创业、创业型城市。此次聚类的值均高于0.50,表明该聚类的结果是可靠的。聚类#9和聚类#10的值分别高达0.961、0.989。
图5 关键词聚类
根据时间、聚类的大小及轮廓值,可以判断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的主要前沿分别是聚类#0和聚类#2(如表2所示,限于篇幅此处仅列出两个聚类),包括创业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双创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类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育、转型经济和创业胜任力、创业融资教育、互联网+、高职、应用型人才;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对象将集中于新工科类的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将更向着长期性、跨学科、专业融合的方向进行。
表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领域高频突现主题词共现聚类分布
本研究以“创业教育实践”为主题进行检索,选取了被引次数最高的20篇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国内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实践的模式研究、课程研究、能力研究这三个方面,本研究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1)创业教育实践的模式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化、系统化,成为新时期各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着力点与落脚点[6]。从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模式主要经历模式探索、地方与产业相结合、产学研结合、依托于情境和平台等的模式建构、与学科相结合等过程,在此过程中,为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构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实践模式。如盛晓娟等在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培养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的人才,构建了“六阶段+四维度”的创业实践模式,并且以“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为创业教育实践载体,积极探索专创融合路径[7]。陈彩彦构建了以社团活动、创新实验室、学科竞赛、实践实习、创业孵化园等为主的实践模式,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开拓了道路[8]。曲秀琴和吕秀丽利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了“四层次、三课堂、两体系、双平台”的多维度实践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创业教育实践的可参考模式[9]。
(2)创业教育实践的课程研究。任何学科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支撑,课程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创业教育课程的支持。我国教育者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早期的创业教育课程研究如彭文博等构建了以公选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网络课程服务平台为主的“三平台”和融入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创业教育活动“两环节”,形成了“三平台”“两环节”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框架[10]。陈文娟等整合各项资源融入实际课堂教学,营造了促进创业教育实践的多课堂融合课程[11]。近期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是以多个模块的整合教学为主,如张显悦等提出学校要以主导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要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2]。林健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要从基础实践、专业发展、综合实践等多维度进行多学科的融合建构[13]。
(3)创业教育实践的能力研究。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主要旨在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必要目标。我国学者在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方面也做了探索研究。如张莉等运用基础教学、学科竞赛、实践基地、项目训练、创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证实了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并且极大地提升了实践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14]。吴迎年等与企业、学会、社会团体合作,研究和探索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创业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5]。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创业教育实践研究文献的特征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结论为:从2010—2019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文献发表数量来看,从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起,国内关于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来看,东北师范大学的商应美发文量为8篇,位居第一;王占仁、陈文娟、张育广、韦联桂、罗志发等发表较多文章;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尽管也有诸如安徽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领域发表较多文章,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在创业教育实践领域还需要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从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看,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创业实践、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创业、课程体系、大学生创业、专业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关键词皆是创业教育实践研究长期关注的主题。从创业教育实践的多维度分析结果来看,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实践的模式研究、课程研究、实践能力这三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着重从多角度、多维度来设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全方面、全领域深入挖掘创业教育研究主题,跨区域、跨院校来促进创业教育实践交流。
本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一些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学者进行创业教育教学或者实践提供参考。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要从多层面、多平台、多维度、多学科的角度,在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过程中以实践者为中心,将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信心、创业思维能力等。此外,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发展难题以及丰富该领域科研成果并走向成熟阶段,应注重对多学科融合与创新加以研究。
通过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发现,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工科等为现阶段的热点主题,但现阶段这类研究的成果较少,且对某研究方向或热点主题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相关学者要对现阶段热点主题给予关注与重视,例如创业教育实践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创业教育实践模拟平台、创业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另外,当前处于边缘的研究主题,在未来也极有可能成为热点研究主题,热点的挖掘与研究领域的拓宽是有利于学科领域发展的,所以学者在未来研究中也应当注重边缘主题研究,例如创业实践环境、创业实践社区等。
各高校应该积极投身于创业教育实践中来,将本土的创业实践特色、成果等展现出来,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加强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增加科研成果产出,推动该领域走向更高阶段。同时,不同院校之间应该加强区域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注重资源信息的共享,拓宽实践研究路径,广泛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