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知识分子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国,工人阶级群体中包括知识分子,他们文化水平高,从事脑体力劳动,甚至是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来源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特点,而青年知识分子,以“三个相统一”诠释着责任担当的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指的就是知识分子,从事与某种职业的人,由武士转化为文士。随着社会的进步,“士”由贵族最低阶层转换为四民即“士”“农”“工”“商”之首。“士”自春秋战国之后,便不受封建秩序职位的约束,个人思想趋于相对自由化。
魏晋时期,各个朝代的政权更迭纷繁复杂,战争直接导致皇权及封建制度岌岌可危,作为整个社会的知识阶层,以王弼为代表的知识阶层群体,提出以道家的“无为”反对儒家的“名教”,主张以“无”为本。表面上看,他们是倡导玄学,而事实上却在玄学中不断维护着儒家思想,为维护封建政权表达他们的想法,极力维护孔子的社会影响力,甚至高于老子和庄子,把孔子看成是比老子更高的圣人,这些知识阶层,关注个人形象、修炼个人内心修养,所谓“君亲自然”,自然而然地表现自己的言行,“匪由名教”,并不是一定要按照儒家思想去要求自己;事实上,这些知识阶层看似追求个体自由,本质上却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生存的基本保障。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倡导士大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作为政治主体与皇帝“共商国是”,通过“格物穷理”提高自身修养。通过“格物”的方式,不断地锤炼个性修为,按照传统社会约定俗成的制度,表达了他们维护封建制度的决心,也为维护社会秩序提供理论依据,成为知识阶层捍卫皇权至上的必然选择,体现了这一时期“士”的责任担当意识。由此,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责任担当的文化和思想来源。
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担当情怀和意识,例如宋朝张载的“四句教”,从为维护社会稳定而“立心”、为百姓舍生忘死而“立命”,传承文化,祈求中华民族的太平盛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对自身责任、自我价值的实现高于个人得失,希望以维护政权稳固、社会安宁、百姓富足为出发点,以封建制度的道德标准为实践路径,提升个人品行,锻造更完满的人格素养,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民族意识和道义担当。他们积极探索救国之道,以维护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践行着知识分子在“修身”中提升自我,以光耀家族为起点,表达了他们希望实现本固邦宁的担当意识。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发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关键转折点。知识分子爱国、救国思想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学生运动,完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如今,中华民族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更要弘扬五四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四运动中,学生在斗争中表现出英勇、不畏强权的精神,有人甚至献出了生命。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受到西方民主、科学精神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观念相融合,在这个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人权平等、言论自由,体现了他们结合时代特点,弘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的道义担当。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未来革命之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被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所接受,开始在中国传播发展。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理论必须由大多数人掌握才有可行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的新篇章。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这种担当使近代知识分子主动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可以说,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与五四运动密切联系的。
总体看来,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体现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彰显了近代以来青年知识分子对民族生存发展意识的觉醒,也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具有现实意义。
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包括各个行业的学者、专家、知识分子,要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人民、民族的奉献不懈奋斗。[1]
近代以来,五四精神传播的家国情怀对今天的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担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四运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体现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意识。从五四运动开始,爱国、民主等价值理念更加深入地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价值理念当中,这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五四运动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继承和弘扬爱国精神的责任担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价值导向,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价值引领。[2]五四精神实质上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和精神纽带,是各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是能够把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源泉。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知识阶层传承的“道”,就蕴含了家国情怀,五四精神体现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彰显了中华儿女的深厚爱国情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由此产生的民族向心力。
首先,知识分子在知识储备、应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以及对学科或专业发展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自己的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运用专业技能解决社会发展一系列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为促进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理念。其次,知识分子敢于抢占国际国内创新制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性创新公关,发挥专业优势,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新创造更快造福社会、利国利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后,知识分子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贡献者。他们善于将科技成果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体现了科技这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在发明、创造及创新创业方面带动着社会的发展。
首先,知识分子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体现出仁爱、兼爱、诚信、推己及人及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气质,格物致知、修己及人、修身治平,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等良好品质。其次,知识分子承担着建设文化成果的重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大众越来越能接受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中国建设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放在领导地位,目的就是在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建设文化强国。
最后,知识分子担负着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使命,结合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行为养成,并构建良好社会道德风气。挖掘人物典型传递社会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渠道向社会宣扬文化成果,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日常教育当中,并成为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
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是社会上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在推动社会进步、弘扬爱国主义情感、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应走在时代前列。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自身有明确的责任意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3]。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应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优势,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
在新时代,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锤炼本领与爱国奉献相统一;二是踏实做事与提升品德相统一;三是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练就过硬本领,是构筑知识分子责任担当的前提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多角度提供科技创新创造、智力支撑。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勤奋学习提升技能本领是首要任务,事实证明,只有掌握真本领、真功夫,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要让学习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长学问学识,结合个人实际,持之以恒,坐得住“冷板凳”,踏实工作和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特别是广大青年要保持敢于吃苦、勇敢拼搏的劲头,提升自身的意志品格。
知识分子将爱国情感融入实际行动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进步的有机统一。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要立足岗位,勇于担当,方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学习中迈稳步子、夯实根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脚踏实地努力获得,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才能取得成功。
青年知识分子要在实践中提升个人品德涵养。青年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绳,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为起点,助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从而带动社会进步,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归宿,夯实本领,锤炼技能。在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要以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社会发展,努力实现踏实做事与提升品德相统一的价值路径。
知识分子基于个人学识和经历,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个人的成长进步与社会进步休戚与共,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要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因素,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利用自身技能不断积累创新,实现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利国利民,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对于高层次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对他们要多一些包容、宽容和关心,尊重各方面的人才,做好沟通、协商和谈心工作,肯定他们取得的成果和进步,尊重他们的工作特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使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尽其所能、有的放矢地释放才华和能量。
青年知识分子是实现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先锋力量,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知识分子要明确自身职责与使命,坚持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实现民族复兴。青年知识分子要把个人理想、个人成长与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有机结合,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做到永远守护初心、担当使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