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宣传海报的多模态文体对比研究

2021-11-25 17:17张春蕾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
关键词:美国版文体学钢琴家

张春蕾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电影宣传海报是电影整体制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图案、文字传达给观者最直观的信息,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电影《绿皮书》于2018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获选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等多个奖项。上映后引发了人们关于种族歧视、人文关怀以及友谊的众多讨论与思考,影响广大。2019年3月在中国上映,并采取了不同的宣传海报。目前对电影宣传海报方面的研究多从宣传、艺术视角,从多模态文体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也并没有此方面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多模态文体学理论,对比研究中美两版宣传海报的不同之处,期望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文体学研究提供新的发现。

一、文献综述

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是Halliday[1]的三大元功能理论。O'Toole[2]从三大元功能的角度研究了艺术品的视觉意义。Norgaard[3-4]首次提出多模态文体学的概念,她认为多模态文体学是文体学和符号学理论结合的产物。Kress[5]和van Leeuwen[6]以及van Leeuwen[7]提出的解读静态多模态语篇中图像、字体、布局、颜色等视觉符号的理论,为多模态文体学的页面布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解读了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O'Halloran[8-9]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和数字语篇的图文特点。而关于模态协同关系的研究,Barthes[10]提出了阐述图文关系的锚定理论,认为文字能使图像意义明确化,并且对图像的表达进行补充。Royce[11-12]提出了“模态互补”的概念。在国内,张德禄[13]对功能文体学理论、语言的突出及其文体效应以及文体学分析进行了总的论述,建立了以功能文体学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张德禄、穆志刚[14]通过漫画分析解读了文字和图像两种模态在多模态语篇中的作用,提出了多模态文体学理论分析的框架。张德禄、贾晓庆、雷茜[15]对多模态文体学包括功能和认知在内的理论框架和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文体分析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对电影宣传海报的分析属于静态的多模态文体学分析。国内对于电影海报的多模态分析多以视觉符号理论或多模态语篇分析为基础,从图像、文字、颜色、布局等模态对电影的同一款宣传海报进行分析。例如,李进[16]从语言学角度解读电影《失恋三十三天》海报中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电影海报中的文字、图像等模态所表达的三大元功能。程建山[17]对多模态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电影海报封面从字体、颜色、布局等模态进行了解读。诸如此类的研究有很多,而关于同一个电影在两个国家内不同的宣传海报的分析则很少。仅有的几个都是对不同国家背景大框架下的海报进行总体的分析(陈倩[18]),没有具体到同一部电影上的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多模态文体学理论,对电影《绿皮书》中美两版宣传海报的多模态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期望从中找到对电影海报的多模态分析思路。

二、两版宣传海报多模态意义实现对比研究

1.研究设计

中美两版宣传海报模态都包含文字、图像、布局和色彩。首先寻找突出特征,主要使用视觉语法中的叙事和概念过程理论,凝视、距离、视点、情态理论和信息值、定框、凸显理论。模态间关系的分析使用模态间表现关系理论。然后结合情景语境寻找前景化特征,最后分析两版海报设计对电影宣传及表达的意义效果,分析过程中贯穿对中美两版海报的对比。

2.文字模态

美国版宣传海报出现的文字较少,下方较大的白色不加粗大写单词“GREEN BOOK”,采用AvenirNext-Ultralight,整体看起来方正圆润,醒目且和缓地向观众传达了电影名称;最上面白色大写字体加粗文字“VIGGO MORTENSEN”“MAHERSHALA ALI”,字号为Aira,左右两端对称,向观众告知了电影两位演员的姓名,使观众第一眼就可以从海报上了解到最主要的信息。在这两行文字的上方分别对应一行白色小字“ACADEMY AWARD NOMINEE”“ACADEMY AWARD WINNER”,字号是Aira,传达了影片的获奖信息,更增加吸引力。

与之相比,中国地区的宣传海报中,与美国版海报中相同的文字信息同时用中英文进行表达,向观众介绍了电影的基本信息以外,最下方一行白色微软雅黑加粗文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最佳男配角 最佳原创剧本”,以及下面五个黄色括号中的文字,清晰地将该电影的获奖信息罗列出来,从字体颜色上突出所获奖项之多,以此增加对该电影的宣传力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以上中国版海报中的突出特征都产生很好的前景化效果,向观众介绍电影基本名称信息的同时,突出上映时间以及所获众多奖项,以此加深观众的印象,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同时通过对上映时间的突出宣传,提高电影上映票房。

3.图像模态

中美两款宣传海报的图像模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版海报采用了电影中两人旅途中的一个场景,展现的是一个叙事类过程,白人司机和黑人钢琴家是动作的执行者,图片中的车根据两位主角坐的方向以及方向盘可以判断出是从右往左的行驶过程中;两位主演通过与观看者的目光交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中白人司机是斜视,眼神中透露着轻蔑和随意,从搭在车窗上的手臂可以看出十分自在;而黑人钢琴家目光略微有点俯视,两臂搭在两边座位上,看似随意,但是动作十分僵硬且透露着一股紧张和不自信;通过图中人物的眼神促使观看者产生想象;海报上方是空荡简单的天空以及田野,给人充满希望与轻松的感觉。

中国版海报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没有出现人物,也没有任何的目光接触,只是用了车的前头仪表盘和方向盘,两只服装不同颜色不同的手,左边穿着休闲服的白手,象征白人司机,穿着随意;右边穿着衬衣西服的黑手,象征黑人钢琴家,西装革履。方向盘的中心线左低右高,也暗含了对两人之间地位不平等的刻画;图片以一种主观的角度,让观看者仿佛身在其中;海报上方是正在前行的路,阴暗的天空和两侧高高的树,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总的来说,中国版的海报通过象征的手法带给人们身临其中的感觉,吸引人们进行更深的思考,产生极大的兴趣去观看电影。

4.色彩模态

美国版海报上通过大面积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空旷的背景,以及白人与黑人之间遥远的距离;尤其是黑人钢琴家的深褐色西服,凸显黑人钢琴家在这样大面积的蓝色背景即白人世界里格格不入的形象。中国版海报整体的暗绿色,无形中给人压抑的感觉,突出整个电影的节奏和情绪;不同颜色的两只手凸显主人公的身份—黑人和白人;而整体浅粉色的框架与暗绿色内部对比明显,整张海报给读者的视觉感受更像是一本书的封皮,与电影名字《绿皮书》相呼应。

5.布局模态

美国版海报的整体空间布局,从上到下分别为,蓝色的天空,白色的天空,黄色的田野,车子及两个人;整体布局更偏场景化,画面整体和谐空荡。中国版宣传海报框架感十分突出,海报上方是前方路途的天空和两边的树,海报下方是车头和方向盘。整体布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觉得自己就是坐在驾驶位置的人。

三、两版宣传海报内部模态协同对比分析

在报刊、广告等信息类语篇中,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间主要是互补强化关系(Bateman[19])。中美两版宣传海报中,图片、文字、色彩间的关系都为互补强化关系,但是突出的前景化特征以及整体含义不同。

首先,美国版宣传海报中,海报中最突出的部分就是白人司机和黑人钢琴家两位坐在车里的主人公,肤色黑和白对比明显,同时再结合“GREEN BOOK”,对美国人本身来讲,相对更容易理解电影名称的引申含义——绿皮书在20世纪美国种族歧视格外严重时是一本专门为黑人服务的指南,写了黑人能够居住的旅馆、去的地区等。整体上来看,白色的文字,浅蓝色的车和天空以及黑人钢琴家之间,简洁明朗又对比明显。所以文字、图像和色彩之间互补强化,共同完成电影海报介绍宣传,帮助观看者理解和联想。

而中国版宣传海报中,核心内容是方向盘以及左右两边不同服装不同肤色的手,会迅速让读者联想到黑皮肤和白皮肤的人。而文字中的“两种人生,一段旅程”,给读者有关图片中不同肤色的手的猜想与吸引,因此文字模态与图像模态起到了互补强化的作用。同时,整体上的颜色以暗绿色为主,与文字“绿皮书”形成呼应,又与外侧的浅粉色框架色彩对比,远观这张宣传海报,很像一本绿色的书,达到了互补强化的效果,同时又暗含隐喻和象征。

四、两版电影宣传海报与电影的关联性研究

美国版宣传海报的灵感来自电影中的一段场景,这段场景发生在白人司机驾驶汽车载着黑人钢琴家继续南下的路上。场景的开始是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对话中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在纠正白人司机托尼发音和说话。车子坏了以后,托尼下车修理车子,而谢利博士西装革履倚在车上远眺。不远处是一片农场,一群衣服很脏手里拿着工具正在地里干活的黑人站在那里看着这边。车子行驶远离之前最后一个场景是,谢利博士坐在车里,身子微微向后隐藏,眼睛斜视外面正在干活的黑人,微微带有一点仰视,展现出谢利博士内心仍旧是对自己作为黑人的极度的不自信,以及紧张。

美国版宣传海报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修改,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的眼神由仰视变成了俯视,但是却改变不了不自信和紧张,甚至僵硬。和电影中的真实场景之间形成对比,但是突出了同样的电影主题,即种族歧视。其实这种种族歧视不单单存在于白人的心里,对于一直处于低下地位的黑人来说,他们的内心也有着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在看到自己的同类时,谢利博士会出现紧张和僵硬的表现,而同样正在干农活的那群黑人会有迷茫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中国版海报以一种象征的表现手法同样表现出了电影主题。大大的方向盘暗指贯穿电影始终的主线——自北向南的巡演路途,白人托尼为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当司机,而整部电影的所有故事都是发生在他们开车南下的路途中。两只不同的手分别象征着白人司机托尼和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方向盘歪向了白手那一侧,也象征着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平衡,白人占据优势,一切都是偏向白人世界的。此外,中国版宣传海报上特意黄色字体标出的上映时间以及所获奖项是美国版海报上面没有的,这也凸显了中国版海报的人际意义,除了表现电影想要表达的种族歧视社会意义,更是为了做好电影宣传工作,突出所获得的众多奖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来增加电影票房。

五、结语

本文在多模态文体学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电影《绿皮书》中美两国两款不同海报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海报的不同模态、模态间的关系协同以及与电影主题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美版海报选取了电影中出现的一个场景作为海报图案,大篇幅蓝白色给人开阔的视感,从人物的凝视等方面更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思想,主要传达的意义是种族歧视;而中国版海报则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整体色调偏暗,给人压抑感,设计思想更加贴近观影人群,且通过对获奖以及电影上映时间的字体的色彩变化,更突出强调对电影的宣传作用,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对电影海报的分析虽然有,但是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描述分析过程,未来期望在此方面有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美国版文体学钢琴家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弹琴与补鞋
华为发布美国版Mate 9 接入谷歌亚马逊VR、AI服务
(某些)英式幽默
钢琴家风范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Dylan Thomas’“This Bread I 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