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静 王书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新亮点。[1]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翻译技术教学日益更新,培养以语言服务业市场需求和视野为导向、实践能力为中心,以增强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手段的职业性人才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高校翻译类本科生还是翻译教育专业型方向(MTI)学生,除了要求良好的双语运用及转换能力、熟悉翻译流程与职业规划等之外,还应熟练地使用翻译工具。[2]针对这一目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华中区农林高校的翻译技术课程的相关情况,探究目前翻译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通过设置寻找学生学习偏好及创新课程改革等提出对策。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迅速发展,正在剧烈改变翻译行业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翻译工作者和语言服务者,不仅需要在语言转换能力上达到标准,同样也要具备足够强大的翻译技术能力。[3]由于农林类高校大多是综合类理工科为主的本科高校,生源背景复杂,有必要对学生本科背景、计算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进行调查,同时分析各类学生对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期待和学习模式等看法。问卷共分为三个板块,涉及学情分析、师资和教学资源、教学评价,通过问卷星向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五省地区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农林院校投放问卷,调查从2020年11月19日起,一直到2021年1月9日结束。
投放一个月后,收到140份有效问卷。受访对象37.14%为男性,62.86%为女性;本科毕业高校均为一本高校及以下,其中一本高校毕业生占51.43%,普通民办本科占48.57%;年龄均在22—25岁之间,属于网络原住民的“95后”“00后”群体;65.71%学生本科毕业学校是内陆省会城市,11.43%学生来自沿海省会或地级城市,说明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农林类院校的生源流动性较小。
在知识结构和背景方面,英语和翻译类本科毕业人数最多,占42.86%和25.71%,理工类专业的只占7.86%;接受调查的学生外语基础较好,86%的学生获得了CET-6证书,翻译能力却严重不足,获得CATTI二级笔译证书的仅占10.71%,获得二级口译证书的仅有4.29%;计算机能力普遍低下,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的只有38.57%。
学生翻译技术的关注程度方面,接受翻译技术教学之前,58.57%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翻译技术,稍微了解的学生比例只有5.71%;17.86%的学生完全不了解目前的翻译技术或者行业知识,学生最常使用的翻译技术是在线机器翻译,74.29%的受访者使用过该技术进行翻译。针对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期待值较高,44.29%人希望了解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其次希望学习语言服务产业运作、搜索与翻译、文本处理技术等。
1.教师能力差异及教学资源限制
受访者中,27.14%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翻译技术水平一般,超过45%的学生认为教师了解翻译技术相关知识,27.14%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十分优秀。说明学生对翻译技术的相关理论、实践认识和掌握水平不同。受访者中,22.8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翻译技术水平,38.57%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水平。针对翻译技术课程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方面,42.14%学生认为现有设备设施建设比较完善,30.71%的学生认为不完善。此外,对语言服务产业介绍感兴趣的占总人数的31.43%,最感兴趣的模块是搜索与翻译,54.29%的学生对此感兴趣,40%的学生对文本处理技术感兴趣。超过35%高校没购买相关技术或软件平台。
2.翻译技术课程难度系数较大
对文科“小白”学生来说,60.71%认为翻译技术课程有点难,17.86%认为非常难,觉得不难的只有14.29%。关于课程安排,17.14%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非常充足,58.57%的学生认为课时不充足,觉得完全不充足的8.57%。究其原因为:50%以上学生认为教学设备和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33.57%认为学习新技术有困难,8.57%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
3.课程效果显著
71.43%的学生认为翻译技术课程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8.5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提升,18.57%的学生认为自己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搜索与翻译,其次是语料库建设和翻译软件使用,学生更加关注如何提升翻译效率的相关技能。
本次问卷调查的几所农林类高校MTI生源一般,缺双一流高校生源,以文科背景学生为主,对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偏低,超过七成的学生感觉翻译技术课程困难。原因可归结为我国的翻译专业培养定位还很模糊,没有形成个性化和阶梯状的培养模式。[4]在招生时,依旧出于传统外语人才培养的考虑,语言类、外语类专业的学生较多,农林特色不明显,农林翻译人才缺口大。
MTI学生在学习前从未关注过翻译技术,一般使用机器翻译解决翻译任务,对新技术不了解,也不关心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在神经网络翻译等不断进步的今天,翻译软件效率大幅提升,在内容和工作场景固定的机器翻译实践中,翻译机器的正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0%以上,翻译产业已经由纯粹的文字语言工作,转型为包括本地化服务、字幕翻译等在内的语言服务产业,翻译人才的内涵自然得到进一步发展。[5]
翻译能力包括信息挖掘能力等在内的翻译技术能力和翻译服务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内涵,早超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的狭隘定义,而是包含了图像处理、语料库操作、译前译后编辑、搜索引擎使用、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服务等众多的“技术能力”。现代MTI学生必须关注语言服务产业和翻译技术的发展,如果与此脱节,仅靠知识性和训练性质的练习,是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需要的。
当前,翻译教学师资队伍存在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按照专业学位的要求,翻译专业课程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的能力。[6]翻译技术作为翻译专业课程中技术能力要求最高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每一项教学内容上都达到要求是不可能的。根据王华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对高校翻译教师任职需求,只强调需具有翻译行业的实践经验,而没有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规定,具有文理科交叉背景的人数更是稀少。
目前,翻译技术课程学时有限,教学内容十分紧凑。在农林类高校中,现有教学安排主要涉及翻译技术的搜索与翻译、CAT软件、语料库工具等。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单一、技术师资缺乏、设备维护及更新费用等限制了翻译技术课程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语言服务产业最为活跃和常见领域,多为进出口贸易、文化交流、海外工程、装备制造、法律、金融等领域[7],加上游戏本地化、数据分析等需求,对译者的项目管理、编程、术语库管理综合能力要求特别高。高校的教学安排和管理应充分考虑高校特色和市场需求的辩证统一。
全球语言服务产业发展迅猛,主要盈利项目依旧是语言服务,现代语言服务产业对翻译人才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了解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非传统的专业化翻译业务,比如数据挖掘分析、本地化服务等,翻译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等新翻译技术自然成了语言服务者必须具备的技能。纵观国内现状发现,现有的MTI毕业生却少有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我国的MTI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是有部分脱节的,翻译技术课程的内容设计急需改进。
MTI教育应当在语言服务产业链的视野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8]这就要求高校应当以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眼光去看待、定位MTI教育。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工作已经依附于技术,实现了现代化和专业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MTI的教育必须摒弃过去的定位,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设翻译硕士培养点的院校必须意识到技术能力和语言服务意识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招生时需吸纳更多具有理工科背景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改变社会对翻译能力、服务模式的传统定位。同时,院校需要大力推广翻译技术教育,细化翻译技术教育内容,实现语言服务实践和技术学习的深度融合。
翻译内容涉及众多领域,一位教师不可能精通所有内容。因此,在增加具有跨专业背景的教师数量的同时,必须利用其他途径增强教师的翻译技术教学能力,比如翻译师资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优势,以多渠道、多元化的形式针对教师开展技术培训[9];还可以联合高校和企业,针对不同教师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帮助教师构建起全面的知识结构[10]。这是以教师主体进行的改进办法,从客体角度看,不能忽视现代网络、智能设备、MOOC、SPOC等传播媒介的作用。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翻译技术发展趋势会向着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云端化、泛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11],这意味着翻译技术的教学内容也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完成培养这样复杂、多样人才的任务,为此需要企业、院校之间更加紧密地互动和合作。语言服务企业可以为翻译技术教学中的某些技术提供项目实习实践,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学习相应技术。针对更加细化、更加具体的技术,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学术研究的心态和视角去学习、探索,院校应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指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最终的研究成果才能反哺语言服务产业,实现良性互动。
全球语言服务业蓬勃发展,高校翻译教育必须协同翻译技术共同发展,翻译于技术课程教学也应融入市场带来的新变化,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也需与市场对接,加强产学研,以非传统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技术问题的相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