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彪 马玉艳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改造自然、适应环境的过程始终与移民相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史亦是一部丰富多彩的移民史,没有长期移民实践就没有今天世界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在国内,既有因战乱、自然灾害、人地矛盾、政治变故、繁重的徭役等因素引发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群体性与规模性的生存型移民,也有因求学深造、谋业升职、姻缘联结等引发的个体发展型移民,因民族交流与移民迁徙而形成藏彝、岭南、河西、苗疆、辽西、武陵走廊成为专著、地方志、报刊、墓志、家谱等文本记述的对象之一。湖北麻城孝感乡、山西洪洞大槐树、山东枣林庄等地成为移民及后代魂牵梦绕的故乡,与移民有关的“走廊”、“故乡”承载着移民群体的集体记忆与个体表达。作为文本常见记述“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反映在区域性移民形成汇聚基础上,呈现出移民的南北方共存性与关联性,不论文本记述还是民间口口相传,有关移民实事“塑造出的神圣象征成为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共同心态”[1]49,形成具有地域性、多元性的移民文化。同时,美国唐人街、中亚东干人、巴黎温州人、迪拜龙城华人、新加坡江兜王氏华人、博茨瓦纳华人等国人海外移民的足迹遍布全球,远离故土、谋生就业再造家园并形成新的“文化场域”。海外移民成为中国移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从16世纪以来,中国史就不能不包括海外华人史,而海外华人史也同样不能不结合中国史”[2]5。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区域移民案例为当下移民开发、文化适应、社会融入、社区经营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内村、乡、县、市指向性迁移呈现规律性,跨省迁移彰显指向性,区域性人口交错迁移,榫卯式优化组合成为国内移民运动的新轨迹。从单线初次迁移、双向二次迁移到复线多次迁移,国内移民呈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可塑性与适应性、差异性与多元性特征,不断丰富中国移民的内涵与外延。当下国内外移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表明,中国已从特色的地域性社会向复杂的移民社会转变,也预示着中国“移民时代”的到来。
学界关注国内外移民与移民问题较早,20世纪30年代初谭其骧著作《中国移民史要》(初稿完成后交付葛剑雄)及《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和《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后改为《湖南人由来考》)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后者成为“近代中国第一篇深入研究一个省区移民历史过程的专题论文”[3]2,葛剑雄团队秉承谭先生传统,竭力关注中国移民问题,潜心区域移民研究,陆续问世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经典之作。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人口史》(六卷本)、《简明中国移民史》、《中国移民史》(六卷本)成为国内外较为系统、完整论述中国人口史和中国移民史的专著,成为我国移民研究标志性成果并将移民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2019年11月,由宁夏社会科学院薛正昌研究员著的《红寺堡移民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正值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虽然该著作应时而生,但绝非应景之作,而是一部全面展示作者多年关注与思考红寺堡区移民开发的全新力作,凝结着作者细微处显功夫、宏观处展视野的浓浓家乡学术情怀。薛正昌先生治史四十余年,在中国民族史研究方面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尤其在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如《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黄河文明的绿洲:宁夏历史文化地理》、《宁夏境内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根脉与记忆:宁夏历史文化遗产》、《宁夏村落文化概览》等均是先生在区域文化研究方面的结晶。从某种角度而言,薛正昌先生上述著作在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填补了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也为我们今后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范本。作者始终以家乡为学术研究“根据地”,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攻破一个个“堡垒”,将关注他者与自身反思性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共情”,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角解读家乡文化,又以研究者的外部视角对家乡进行客位审视,同时利用跨文化与文化相比较研究,克服族群中心主义的误区,在“主位”身份与“客位”身份转变中实现“文化移情”,以期在文明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红寺堡移民史》延续了作者焚膏继晷的勤奋耕耘和精雕细刻每篇文章的学术精神,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追求钻研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学术旨趣,坚守“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严谨作风。总之,《红寺堡移民史》既是一部完整移民史,又是一部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红寺堡的开发史,是国内首部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移民问题研究学术著作。
长久以来,贫困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棘手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工业化等有效措施,一方面恢复因人为、自然因素而导致中断多年的正常社会秩序,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与摆脱贫困成为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的夙愿,摆脱贫困与扶贫开发重新提上日程。我国扶贫开发历经“体制改革带动脱贫、以‘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以‘村’为单位的扶贫开发、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相对贫困治理”[4]3五个阶段,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海固顺利搭乘国家扶贫攻坚“列车”并成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重点扶贫开发区域,而红寺堡区是西海固易地移民、吊庄移民、生态移民、教育移民的“主战场”,成为西部扶贫攻坚成功的典型案例与“从整村搬迁到一个县的建制的形成,在全国实属首创”[5]436的移民开发的“宁夏方案”。《红寺堡移民史》成为国内首部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移民开发专著,为国家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红寺堡移民史》是在已出版有关红寺堡移民历史与文化著作的基础上增补、完善、扩展、创新而成的全新力作。除绪论和结语外共九章,分七部分近30万字。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对移民定义和要素从学理上进行界定与划分,论述了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因人口稀少,中北部地势平坦,又有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历史上周边族群不断移入宁夏,不同民族在此交流融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扶贫攻坚发展阶段及宁夏扶贫开发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6]13红寺堡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全面推进“1236”工程的红寺堡实施异地移民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吸引了区内外的自发移民和投资,成为红寺堡移民的新亮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作者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出发,阐述宁夏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与黄河的渊源所在,回应“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以历史文化地理的视角透视“黄土、黄河,负载着宁夏黄河文化的历史演进”[7]156。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作者从明朝宁夏镇设立出发,论述其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讨论了朱栴主政宁夏期间,韦州成为多元文化并存之地,罗山、云青寺、徐斌水堡、固原内边长城、平远县、镇戎县历史与今天的对照,呈现红寺堡筑城驻军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明代,随着移民进入宁夏,部分移民知识分子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编纂地方志,以文本形式书写移民史实,例如朱栴编的《宁夏志》,胡汝砺的《弘治宁夏新志》等成为今天移民文化遗产。第四部分为著作的第三、五、六、七、八章。作者分别从扬黄灌溉工程、乡村建设、农牧工商经济、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涉及农、牧、商及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产业,教育、卫生、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未来发展的行业,彰显了该部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结构完整等特点。第五部分为第四章。作者阐述了红寺堡吊庄移民、异地移民、生态移民及移民创业概况,作者指出,红寺堡吊庄移民不是红寺堡的首创,可追溯至明代“宁夏五卫屯田的堡寨近90处,另有200处烽墩”[5]157,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烽墩和屯堡逐渐变成一个个村落,成为今天红寺堡吊庄移民的参照与历史蓝本。异地生态移民从迁出地与迁入地双向生态、经济综合方面考虑,将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有机统一,依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最终实现消除贫困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第六部分为第九章,也是本著作的亮点所在。论述了红寺堡移民多元文化汇聚、碰撞、交流到融合与共生史实,为该著作增添了新的特色。第七部分为结语。作者以创业史的视角书写红寺堡区20年移民发展史。红寺堡移民开发获取的集异地安置、精准脱贫、社区服务管理、生计转型、民族互嵌式居住等成功开发经验,是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开发惠民政策基础上结合宁夏南北区域环境差异性的实际情况的总结,展示出移民的拓荒创业精神,成为反贫困过程中不断践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成为移民空间位移与文化适应、多民族交流交融共生再造家园历史场域与现实场景的契合,成为国家脱贫致富典型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日臻完善、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快捷、信息脱域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挤入世界“移民时代”,与此同时,因移民的规模性、广泛性、普遍性而产生了新的现象与问题,使跨国移民和区域移民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移民史作为历史学、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三大学科的交叉学科”[8]13的属性,使移民研究兼备三大学科研究方法之所长,承载移民史追根溯源的历史脉络所在。目前国内问世的区域移民史研究主要以朝代更迭为线索,以移民史实为研究路径,针对规模移民进行论述,突出移民对人口发展、文化变迁和民族融合产生的影响。传统书写成为移民史研究约定俗成的模式,其优点有三:其一,以时间发展为主线、以朝代更迭为边界、以移民人口数量为考察对象,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使读者一目了然;其二,以实施人口、赋税政策和该区域民族间交流、交往活动为移民现象产生依据,以史实为准则,理论与实践个案相结合,具有说服力;其三,对每个阶段移民状况进行总结,呈现其阶段移民特征、规律和移民的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等特征。《红寺堡移民史》在吸取前人撰写移民史的优良传统经验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其一,著作内容论述红寺堡移民历史与现状兼备,侧重现状阐述与文化“深描”。鉴于红寺堡有关史料有历史局限性和红寺堡移民的阶段性,《红寺堡移民史》除第二章外,其余章节均兼备历史与现状考察,以现状探究为主。红寺堡从“小社区”“大社区”到“大社会”移民活动,从历史上政府统一组织移民到当下自发移民常态化转变,在移民发生空间位移与文化适应过程中,移民开发与脱贫致富成为红寺堡移民的第一要义,吊庄移民、生态移民、扶贫移民成为其特色所在。其二,著作涉及宁夏中部历史文化地理、红寺堡驻军与建制、异地移民开发创业、生态立区脱贫致富和美丽城镇化建设、多元文化融合与文化乡村建设五个模块,以移民发展史为线索,因移民迁移而引发红寺堡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改善、多元文化汇聚并融合,红寺堡昨日萧条与今日繁荣形成对比,展示了红寺堡文化景观的多个面向,是全面反映红寺堡移民历史地理、经济生活、城市建设、农村改造、教育卫生、生态农业等综合性著作。其三,多元文化汇聚、碰撞、融合与创新成为本著作新亮点。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移民是红寺堡多元文化汇聚、碰撞、交流、融合、共生的内生动力。事实上,移民始终是人的移民,是人作为主体参与移民活动,没有移民,就没有红寺堡多元文化,更没有今天红寺堡繁荣景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各民族历经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的财富。红寺堡多元文化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与规模移民开发后汇聚、碰撞、融合而形成的。历史上,明代庆王家族移居宁夏,通过设置典宝所、仪卫司、内使长史司、审理所等机构经营与管理宁夏,为开发红寺堡提供历史经验,同时“罗山脚下的韦州古城与庆王府历史、庆王家族的墓葬陵区、红城水遗址”[5]361丰富与增添了罗山文化的历史积淀。明代红寺堡境内既有“穿越徐斌水的固原内边长城,还有刘天和出任固原陕西三边总督时期修筑的红寺堡至中宁鸣沙镇的长城”[5]361。长城作为红寺堡区特殊的文化遗存,在历史时期肩负着抵御域外入侵保卫域内安全的重要使命,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由安全防御向历史遗产保存、文化旅游审美等文化育人功能转变。今天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宁夏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历史上的宁夏移民带有明显的军事性质,亦兵亦民传统也是红寺堡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红寺堡区内鲁家窑区域仍然承担兰州军区军事训练基地的任务,为红寺堡军旅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自1984年宁夏实施吊庄移民至今,红寺堡形成扬黄灌溉为特色的黄河文化,航空训练为目的的航空文化,以秦腔、方言、社火和秧歌为主的民俗文化,以清真寺、寺庙为主的宗教文化及以地理地形为特征的乡镇命名,以移民美好夙愿及黄河灌溉为主的自然村名和道路名,构成了红寺堡特有的多元文化。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区内外移民发挥关键作用,事实上,“移民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移民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境遇的群体,在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是文化最丰富、最活跃的载体,一定规模的人群迁移,必然导致其原有文化单元的转移”[9]2。
作者在历史文献资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田野调研、居住体验、参与观察与回访、追踪研究等方式获取了红寺堡移民第一手资料,通过筛选分类、精心剖析红寺堡移民文化并进行深描,厘清红寺堡因移民而铸成地域、罗山、长城、军旅、慈善、航空、民俗、社区、地名等文化内容,形成具有红寺堡特色的移民文化特征,即移民文化区域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移民文化可塑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移民文化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统一。
《红寺堡移民史》和其他著作一样难免存在标点、文字上的差错。对于一部近30万字的著作,从着手准备到定稿一年半时间,作者不仅要进行田野调查、回访,而且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对作者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标点、文字上的点滴瑕疵在所难免。
目前,学界针对红寺堡移民研究,主要集中在吊装移民、生态移民、文化适应与社会变迁等方面,内容涉及移民生计变迁、文化适应、城市融入、族群交往、方言变迁、民族认同、家庭结构、代际关系、教育状况及在移民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等等。本著作在填补《红寺堡移民史》空白的基础上,将汇聚于红寺堡的各类移民看作一个具有同质化特征的同一群体,而没有进行分门别类和区域划分研究。具体而言,一方面,研究主要以政府组织的统一集中移民为关注点,缺乏对因血缘、姻缘、业缘、友缘而引发分散、分阶段的自发移民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将西海固各个县、乡、村移民与甘肃籍(定西、武威、庄浪、会宁务工、经商创业者)、陕西籍(榆林、延安投资者)、河南籍(商丘市民权县废品行业从业者)、安徽籍(亳州市涡阳县经营纱窗行业)、山东籍(济宁市梁山县水果蔬菜行业)等移民进行一体讨论,缺乏对移民来源地的差异化、精细化研究是本著作的缺憾。
综上所述,虽然《红寺堡移民史》存在上述的缺憾,但瑕不掩瑜。作为国内首部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移民史著作,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攻破了以往红寺堡移民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脉络清晰的红寺堡移民图鉴,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创新性和时代性价值,是一部国内移民研究的经典之作。
红寺堡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在20年的移民迁移过程中,不仅解决迁出地人地矛盾、生态环境等问题,而且在迁入地兴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县城,形成具有红寺堡特色的移民城市。
199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红寺堡开发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明确搬迁区域及条件,以西吉、海原、隆德、原州区、彭阳、泾源、同心、中宁艰苦村庄为首批搬迁对象。依作者在著作中统计,第一阶段1998—2008年,共计搬迁约20万人;第二阶段自2012年以来,主要针对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同心县两地符合条件的村庄共计约3万人,由政府统一组织迁入。
事实上,与群体移民和整体搬迁移民共同进行的个体自发移民,也是红寺堡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上述搬迁县未被划分为首次搬迁的人群及毗邻红寺堡的周边县乡,有搬迁意愿的,通过民间购买方式,获取居住生活必要的院落和田地,成为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居住型移民。二是来自1995年以来,红寺堡吸引周边陕西榆林,甘肃定西、平凉,内蒙古等地务工者、经商者和投资者及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籍为解决人地矛盾,缓解人口压力,以血缘、姻缘、业缘链条方式进入红寺堡的个体自发移民,他们主要以承包工程、修缮基础设施、经营具有技术含量的产业为主。这些人群的迁入,在增加迁入地人口数量的同时,满足了移民除农业以外的其他日常生活、生产资料发展的需要,成为红寺堡地区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红寺堡移民社区建设历经20余年,接纳各类外来移民,具有移民时间长、规模大、来源广泛等特征。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符合搬迁条件的区域采取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缓解迁出地人口与环境压力,有利于迁出地退耕还林、恢复地表植被、修复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利于迁入地开荒治沙,发展农业生产。
正如前文所述,红寺堡群体性移民是通过政府采取分批搬迁、统一组织、集中安置、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呈现阶段集中性特征。这些移民本来是分布在南部土石山区、干旱带上和亟需退耕还林还牧、封山育林区域以及居住环境较差、经济落后区域的居民,属于生存型移民。
移民始终是人的移民,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参与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在迁出地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下,完成移民活动。移民促进红寺堡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造就了红寺堡移民来源的广泛性与多元性。从移民民族成分而言,既有宁夏中南部汉族、满族、回族移民,又有内蒙古蒙古族,甘肃的东乡族,山东、河南、安徽的汉族。这些移民以文化持有者的身份将各地不同文化“迁入”红寺堡,操持不同方言、携带不同生活习俗、拥有不同文化技能的人群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在日常经济交往与生活交流过程中,彼此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形成经济共同体,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包容,形成文化多元融合共生的局面。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纵观宁夏地形地势图,域内呈南北长带状分布,南部是以六盘山隆起为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区域,北部是以贺兰山为屏障的平原灌溉农业文化区域,两种地理和文化特征共同构成具有宁夏特色的自然地理与文化景观,在这个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内,不断演绎着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弈,催生宁夏“历史地理的发展和走向,历史文化的生成和变迁”[13]1。移民在宁夏不论历史上还是当下都是一个持久的话题,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迁徙、交流交融并繁衍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移民流入北部平原区,以自治区首府银川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呈现阶段集中性和持续迁入性并举的特征。有学者认为银川是一座因移民而兴起的现代化城市,间接说明移民对宁夏发展的重要性。
有关宁夏移民类型及阶段划分,学者刘天明、戴亮、薛正昌等人作过专门论述,刘天明将宁夏移民分类为政府主导型移民和市场配置型移民。戴亮将银川移民划分为自治区成立时期、“三线建设”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扶贫开发与生态移民、新时期商业移民五个阶段。薛正昌将红寺堡移民分为吊庄移民、异地扶贫移民、异地生态移民三个类型。上述以行政区划为边界,以宏观主导因素为划分依据,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但也忽略了移入宁夏不同移民群体的差异性和宁夏移民的整体性、多元性与复杂性特征。
学术研究以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为立身之本,以为人和社会服务为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宁夏区内各类移民与省际跨区域移民极大推动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深入交流,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一,以李培林、束锡红、吴忠礼、薛正昌、刘天明、范建荣、王晓毅、张跃东、王全祥、李宁、色音、李文录、丁生忠、周佩瑶、李金香等人为代表的移民专题研究、著述力作,为宁夏移民发展建言献策。其二,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及北方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成为宁夏移民研究“根据地”,发挥学术研究服务地方发展的初心,《宁夏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回族研究》、《西夏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成为宁夏移民研究的主阵地,其中《宁夏社会科学》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三,区内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教师及研究生成为关注宁夏移民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群体。由此可见,关注并研究宁夏移民队伍庞大、层次较高、梯队分布均匀,学术成果丰硕。笔者对大量相关宁夏移民论著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70年来宁夏移民10类专题研究:1.移民史。2.生态移民。3.吊庄移民。4.自发移民。5.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6“.三线建设”。7.文化适应、变迁与城市融入。8.移民教育。9.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0.移民安置与社区治理。
综上所述,70年来,宁夏移民在研究内容、视角、技术方法、史料搜集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将移民置身于全球化、城市化浪潮中,以小见大,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变化,成为中国扶贫攻坚与反贫困的窗口。这些研究在技术方法上,利用社会学统计方法,在田野调查中设计有效问卷,将移民数据进行加工、提炼总结特点;GIS技术运用使得重塑移民空间与复制移民景观成为可能;在史料搜集上,既重视官方公布档案,又注重散落民间资料的挖掘及外文资料的引用;在研究重点上,当前移民研究从研究移民本身到向研究移民文化变迁、社会适应、社区融入等问题扩容,发挥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宁夏移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仍值得引起研究者重视并反思。
2020年5月17日,国务院公布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0],移民市民化、城市化将是移民深入研究新的关注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疫情对不同类型移民生活有何影响?移民对待疫情态度如何?不同来源地的移民应对疫情的策略如何?开展有效田野调查是深入移民研究路径之一,深入移民“田野”,关注移民社区变化,对移民社区回访与追踪研究,将是移民研究趋势所在。
在移民研究视角上,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考虑将移民搬出相对封闭的社区,安置于环境宜人、交通便捷、较为开放社区,而且必须涉及移民文化适应、日常交往、社区融合、生计方式变迁、社区管理、医疗保险与养老机制等一系列系统的民生工程。国务院公布实施《意见》中提到“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10]及李克强总理于2020年5月22日在“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1]等内容表明,从国家到地方对移民后期政策落地生根,建立精准扶贫长期有效机制,将是移民研究新的视角所在。
自发移民研究也必须是重要的移民研究课题,从自发生存型移民研究扩展至各类自发发展型移民,关注宁夏特殊移民群体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宁夏移民整体结构,丰富多元移民内涵。例如,加强宁夏高层次人才引进研究,特别对引进人才机制、人才入职后培育培养环境的塑造、打破单位边界、组建人才团队、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宁夏高层次人才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建议,发挥研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