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民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1]。近年来,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国家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国家资助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学、安心学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当前在资助工作实践中还存在将资助和育人相分离的认知取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使命。如何在实施经济资助中有效融入“育人”,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融入受助学生的教育之中,促进受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是民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回答的问题。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新空间,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相关的数据信息不断汇聚、数据构建价值成为可能,这不仅促使育人思维更新,而且使育人模式发生转变。在大数据背景下,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强化资助育人,做到与时俱进,精准发力,推进民族高校“济困”与“扶志”“扶智”结合的三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提质增效,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2],努力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民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接触事物、开展日常活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都悄然发生变化。与贫困大学生相关的数据信息反映的是他们的家庭基本经济情况、思想行为动态及个人价值诉求。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与某项事物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交叉对比成为可能,与学生资助相关的海量数据信息构建了其价值,数据、信息、科学深入人们的思维,推动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大数据支撑的科学型思维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当然,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经验的作用,促使育人思维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包含经验运用在内的大数据思维转变,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
民族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资助工作传统的单向封闭现状,信息传递是双向而及时的,使主客体之间形成互动,资源信息形成实时共享,从而促使受助学生的基本信息与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扶贫办、残联等部门信息系统进行在线对接、实时更新,促使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优化,实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立体式整合,育人体系从单一主体向全面协同转变,构建了多元共生的育人生态系统。
随着国家新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同一化的资助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贫困生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的民族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民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打破传统“粗放式”的显性比贫资助方式,注重对受助学生隐私的保护;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精准化资助,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需要的资助对象。同时,结合贫困学生群体的特征,以大数据为支撑,多角度、全方位探索育人规律,预测受助贫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构筑个性化的资助方案,形成线上线下多元育人模式,从而推进资助对象精准定位、资助方式精准到位,为民族高校贫困学生提供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精准资助包”[3]。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4]新形势下,民族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物质“济困”为基础、“济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促进受助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家庭困难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民族高校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扶贫的相关决策部署,瞄准资助工作中最薄弱环节和最贫困学生群体,加强精准资助。首先,精准认定资助对象。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数据库的“迁移对接”和数据交叉比对,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低保、孤儿、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六类特殊困难学生,并建立量化评定指标体系,实行联动调查摸排,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次,确保贫困大学生应助尽助。其次,精准确定资助标准。资助标准要综合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地高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差异化资助,杜绝一刀切。政府和学校要落实资助政策,加大对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资助力度。再次,精准提供资助补给。结合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重点关注学生本人或家庭遭受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及返乡存在购票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在新生入学时,为其开通缓缴学费“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在寒假返乡、求职就业等重要时间节点,为贫困学生提供“特别困难学生补助”“毕业生求职补贴”及“返乡爱心车费”等专项资助,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民族高校始终坚持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构建“扶志”大课堂,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励志教育。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易产生学业困境及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民族高校在落实各项资助举措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受助学生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而是将其自觉转化为自身前行的不竭动力;以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锤炼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勉励他们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高校在资助教育活动中,强化政治引领,培育受助学生的拥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忠贞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事实上,国家资助政策的建立健全和落地生根是推动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和现实素材,例如在国家奖助学金相关政策解读及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等相关政策落实中,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是加强道德浸润。“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5]民族高校应聚焦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精准靶向施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当前,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环节,取消了以往相关部门盖章确认,更加注重申请人本人的承诺,这些新举措有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在资助过程中,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强化情感关怀;通过创设良好情境,与受助学生产生共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要全方位帮扶,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6]民族高校贫困学生大多来自闭塞落后的偏远地区,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学业压力较大,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欠缺。因此,民族高校要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和顺利就业放在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遵循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关注贫困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对自我发展的诉求,从“输血型”资助转向“造血型”资助,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贫困学生学会自助助人。民族高校要创设育人环境,为大学生兴趣培养、文化熏陶、能力提升、开阔视野创造更广阔的平台。设置校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贫困学生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实行专业导师“一对一”帮扶特别困难学生,加强对贫困学生在创新创业、专业学习、求职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促使受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增强受助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民族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跨时间的整合,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多个责任主体的“大资助”格局。从国家层面说,在加大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资助政策体系的研究,在政策措施上对民族高校给予支持和适当倾斜,推进资助工作的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捐资助学的激励体制。从民族高校层面说,要发挥好各方资助力量与受助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体制机制创新、拓展资源渠道、精准施策上不断探索和实践。首先,在校内应统筹协调各领域、各环节的潜在育人资源;其次,积极构建校企合力育人机制,促进企业需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再次,发挥校友会和学校基金会的力量,设立主体多元、形式多元、内容多元的社会奖助学金项目。从受助学生自身层面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各种资助项目,提高综合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与受助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实地走访,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动。
大数据时代的资助育人工作,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应充分借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通过数据把握好与贫困大学生相关的各项信息,建立实时更新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数据库,提升数据系统的育人价值。一是民族高校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及掌握学生校园一卡通信息、日常消费情况,一方面实现对受助学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确保受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性;另一方面便于高校进行智慧资助,对符合资助需求的学生进行“隐性资助”[7],让受助学生更有尊严且更公平地享受这份关怀。二是民族高校可以联动学生资助中心与学籍、教务、团委等职能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课出勤频率、学习成绩、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创业学分等综合信息,通过数据的深度整合、分析研判,结合贫困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受助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计资助成长方案,打好资助育人“组合拳”。
民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场域应是多载体、多维空间的合成,只有主动占领各育人场域,凸显各自的优势,形成融合共生的态势,才能拓展资助育人的方式,充分发挥“大场域”效能。民族高校在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资助育人传统活动坚持做实、做好的基础上,应依托网络新载体,开设资助政策宣讲、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周、志愿服务、素质拓展、就业规划及指导、课程讲解等多个板块,利用数据追踪和实时互动,增强体验性和实效性。结合专业特点,整合已有的教学科研资源,开设“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在线指导课程,增强受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主动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通过利用QQ、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一方面,通过遴选励志成才受助学生典型案例,大力传播正能量,营造自立自强、博学竞先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运用网络平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更直观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