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理念的推行,我国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央国务院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当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并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核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高校理工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如何进行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新路径的拓宽成为高校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但目前来讲,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理解人文素质概念,首先应从理解人文开始。人文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说,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当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也包括审美情绪。从广义上说,人文则与“大文化”含义较为类似,是人类通过所有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分析最终形成的思想意识。
关于素质,可以理解为人的基本品质,主要是由人在后天的环境中受一定因素的营养影响,并通过教育和不断训练最终所形成的人最基本的品质。正是由于后天总结和发展,且经过长期努力实践所形成的,因而素质是较为稳定的,具有长期性。
人文与素质结合形成的人文素质,主要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学会掌握大与小两方面的协调关系。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小的方面讲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人文素质通俗解释是如何去正确处理人自身的情感理想和意志,并且能够通过与其他人、社会、环境、自然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凸显其自身的修养、智慧和良知,可以称其为人格健全的人。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塑造全民性格、创建和谐稳定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主要是指就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所处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于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其次,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修养;再次,必须具备的开阔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辩证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力;最后,优雅的气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脱俗的品质。
我国理工科高校始终主张“学好数理化”,这也是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观点,这就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较为强调专业教育,重视对先进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
不少教育学者认为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他们刻意淡化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直接导致高等教育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培训。很多理工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工具,与全面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渐行渐远。原因在于:科学是纯客观的,人文是非理性的;科学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而人文遵循的是道德法则。重理轻文思想观念的形成,直接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割和对立。人文精神因为理性色彩的缺少而越发黯淡,被排斥在科学视野之外;而科学则由于失去了人文的精神内涵,逐渐成为人满足物欲的工具。由此可见,目前很多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观念与意识有问题,影响极大。
目前,初中和高中仍推行应试教育,而高考这座大山也使学生早早就文理分科,这是文理互不相关错误认知产生的温床。
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略相邻学科的兼容性和渗透性。高校大部分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分类,尤其是行业办学较为严重,科目的设计往往较为单一,而且专业性过强。另外,理工科高校,除了规定的政治理论等少数的必修课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与人文社科相关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多数高校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考核,也没有将其作为毕业的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学习,无法顾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没有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和时间。
当前,很多高校不重视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理工科的学生教育也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而是一味强调理工科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直接导致理工科专业教育遗忘了初衷,也就是学生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养成及心灵的熏陶[1]。有专家学者形象地批判了这一现实状况:“某些高校的理工科类教育是制器而非育人。”学校应该充分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改变教育理念和方针。要转变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人文与科学并重的教育观念。要认识到人文与科学并不是对立的,要从教育的目的和本心出发,使理工科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目的。
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格品质道德思想和精神,想象力、创造力和感悟力。如果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教育仅仅围绕着知识和科学技术核心,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忽略了对学生社会性和内心世界;那么培养出的人也只是一种建设的工具,而非优秀的人才。
培养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还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1.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占比
当前,很多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单一的专业课程“一维”模式。传统的理工科教育专业课程是遵循“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基础上的实践课程”这一思路设计,这也是当今很多理工科类专业学习进度递进式的安排思路及课程设置,而包括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在内的课程安排。这种课程体系显然不利于对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要不断进行专业培养路径的拓宽和创新,要能够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占比,并实现文科、理工科的相互渗透,逐步达到相互融合。一些高等工科院校也可以通过双学位的设计使毕业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理工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之外的人文社科类知识,让其能够快速融入社会。
2.高校要设立最低人文学分制
这也是使学生重视人文素质提升和训练的基本保障。学生必须完成硬性规定的人文学分才能够完成后续课程和毕业,以此使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就已经开始采取相应的制度规定来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哈佛大学通过了《基础课设置方案》。这一方案就是针对全体哈佛学生的,要求其必须完成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哲学分析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而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更加要求学生必须完成72个人文课程学分,方才可以允许提出毕业申请[2]。另外,高校理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还要注意在专业课中穿插专业素质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教育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能够实现专业课的理论内容行业、职业素养与人文知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无形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积极地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通过文化氛围的不断渗透和熏陶,慢慢形成和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应有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
高校理工科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于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文素质的形成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和统摄力,能够影响每个理工科学生,长此以往,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追求、思想品德及价值取向[3]。
相关理论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的自身个性特点,二是后天的外界环境影响形成的观念。所以,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使高校理工科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高校校内社团建设的强化,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充满活力,并提高其进取精神,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良好的协调组织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学校也要有计划地组织理工科学生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娱活动,如人文大家、专家主讲的讲座,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娱活动,使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潜力与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帮助理工科学生逐渐理解、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是高校理工科学生理论教育与实际应用联系最有效、直接的途径与手段。对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实践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也有助于其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撰写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开展企业市场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使其早早掌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实际岗位的要求。而事实上,作为用人一方的企业,不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理工科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理工科学生也必须重视人文素质。要充分认识影响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因素,并做出重点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转变思想、意识,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要能够结合多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人文氛围的营造,尤其要能够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的完善进行人文素质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渗透,结合社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实现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