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璐 鱼 耀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2021年7月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少数民族海外华人,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学科视角、理论方法与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及文化适应、认同问题等方面。发言者主要是在国外做过实地调研并有相关成果的专家学者与博士研究生。此外,还邀请了海外华人研究领域 的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评议并分享研究经验、观点。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丁宏教授在致词中指出,近年来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但相对而言,海外华人研究领域对少数民族仍然重视不够。因此,本次会议希望从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视角进一步完善海外华人研究的话语体系,以全面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历史和现实,凝聚各民族海外华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研讨会分四场举行。第一场发言者是延边大学朴今海教授和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朴金海教授在题为“跨国流动中少数民族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以在韩朝鲜族为例”的发言中指出,目前在韩国的中国朝鲜族数量已超过70万,成为韩国社会中规模最大的外籍族裔。但由于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制约以及韩国结构性的社会、文化排斥,在韩朝鲜族在适应和融入韩国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高志英教授在题为“华人华侨视野下的东南亚跨境少数民族研究”的发言中指出,以往以“华人华侨”为主体的研究多关注境外汉人华侨华人群体,而中国少数民族则多被以“跨境民族”的视角区隔、忽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国人的惯性思维以及研究对象的族群自我认知、建构差异外,还包括当地政府对于二者的划分标准不同,进而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
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对该板块发言内容做了点评。他认为,两位研究者的研究都建立在现实需要和实地调研基础之上,具有主体性认知,关注点都涉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跨境民族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做了剖析。结合非洲研究经验,他谈及判别“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五个标准:记录、来源、客观标志、移民时间、自身认同,并强调在具体研究中应避免不同文化差异中的偏差,重视实地调研。
第二场发言集中讨论海外苗族。西南大学黄秀蓉教授在题为“美国苗族文化适应模式”的发言中,讲述了面对巨大文化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冲突与种族歧视,美国苗族不同代际群体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模式,而这些不同类型的适应模式互有交叉,促进了美国苗族适应新环境并获得自身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鱼耀在题为“谁是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基于老挝苗族经验的解释框架”的发言中,分析了苗族自中国进入老挝后的发展过程,他们所积累的经验恰可总结出三条辨识“少数民族海外华人”身份的标准,即:是否参与到移居国本土核心基础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是否对迁出国有清晰的认同文化、是否具有完整的群体意识。贵州师范大学刘芳教授在题为“美国苗族的‘中国情结’”的发言中,梳理了美国苗族的源流、人口分布,她强调部分美国苗族至今仍对中国有强烈认同,并进一步阐释了美国苗族“中国情结”的具体表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万顺博士在题为“美国Hmong人对文化的传承和身份的认同”的发言中指出,基于多种因素影响,美国苗族的身份认同经历了对美国社会陌生而认同苗族身份,到积极融入美国社会开始对自我身份动摇,再到既对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又认同苗族身份的一个转变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石茂明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发言内容逐一进行了点评:黄秀蓉基于在美国的田野调查,强调文化适应问题,提出了较新的解释体系,应将其调研实际与移民理论、文化涵化等理论形成对话;鱼耀、刘芳的研究涉及到身份界定和海外苗族研究平衡性两个重要问题,当下关于美国苗族的研究较多,影响也较大,但对于人数更多的老挝苗族研究较少;万顺总结了美国苗族身份认同的变迁经历,应着重田野经验与理论推进的结合。
第三场发言聚焦海外维吾尔族、藏族研究。西北政法大学马亮博士在题为“中亚维吾尔人的身份表达”的发言中指出,中亚维吾尔人融入当地社会已有百余年历史,除了“维吾尔人”身份外,“塔兰奇人”“喀什噶尔人”等意识在当今中亚维吾尔人身上依然可见,并且随着不同的移民历史记忆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逐渐形成了新的身份表达,如“本地人”“新人”等,展现出中亚维吾尔人独特的身份表达。中央民族大学海璐博士在题为“尼泊尔藏人观察:族群互动、商业实践与社会网络”的发言中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尼泊尔藏人逐渐构建了新的社会网络。这一网络不仅建立在尼泊尔藏人与诸多族群往来已久的历史关系之上,同时也与现代尼泊尔多元文化发展模式下的族群互动以及商业实践密不可分。
厦门大学李明欢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以上发言做了评议。她认为,该板块涉及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特殊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她强调,进行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时需要注重横向视野,注重其与周边族群/群体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尤其是代际、地域、族群、经济社会地位等差异。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关系演变的背景,在中国与不同国家的关系中去对包括少数民族华人在内的海外华人群体进行考量,发出更强、更好的中国声音。
第四场发言重点讨论海外回族群体。陕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李如东在题为“乡愁的生成:中亚东干人想象与旅行中的祖籍地”的发言中,呈现了其考察东干人迁居中亚之后一百余年间乡愁的生成过程。他认为,在与祖籍地相对隔绝的苏联时期,东干人的乡愁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想象和建构;而在苏联解体之后,其乡愁更多地在往来祖籍地的旅行中进一步被唤醒,从抽象的想象转而为具体的经验。宁夏大学马巍博士在题为“泰国华人穆斯林的生存策略与多重认同”的发言中指出,移居到泰国的云南回族自称华人穆斯林,他们采取灵活的生存策略以维系自身发展和社会融入:一方面通过“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凝聚自我,另一方面灵活利用“泰国人”“华人”“穆斯林”多重身份积极融入泰国社会和全球贸易体系,从而实现自身发展。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秀明副所长对以上发言进行评议和总结。她认为,包含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在内的各移民群体的文化适应、与祖籍地关系、社会网络重构等议题应从三个方面来关照:一是从宏观角度对少数民族海外华人进行研究,关注其族群认同、族群关系、身份认同和对于祖籍地的认同等之间的联系;二是发挥民族学学科对动态移民群体进行“深描”和研究的优势,关注其流动性;三是努力致力于推出一些高质量、高水平作品,扩展国内学界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曾少聪研究员对整场研讨会做了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内容涉及诸多区域和民族,研究内容深入,田野调查扎实。从理论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辨识问题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从研究内容来看,各位研究者发言内容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侧面,每位研究者的研究领域都值得继续深入。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外部视角,尤其是居住国的影响因素,避免研究的偏颇与主观。最后,他提出年轻学者需要面向国际,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