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振
在中国移民史中,中国福建莆田是一个对外移民的原乡。由于莆田地狭人稠,生活、生产资源匮乏,许多莆田人只好出外谋生,他们背井离乡,迁移外乡,艰苦创业。其中,东南亚成为他们落脚的一个主要迁移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迁徙到东南亚,俗称“下南洋”,也称“走番”(闽粤方言)。时至今日,东南亚成为海外华人最多的地区——70%的海外华人聚居在东南亚国家。
中国福建莆田也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来自故乡的妈祖文化就自然而然地随着这些中国籍移民植入了东南亚华人社会,并对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本文试以时间为纵坐标,以空间为横坐标,对不同历史阶段,妈祖文化在构建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共同体”中功能的嬗变进行编码与解码,以期揭示出妈祖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妈祖文化随着华侨华人海外移民的脚步走出去,在东南亚传播,并逐渐生根发芽。在华侨华人早期的事业草创阶段,在中国社会、东南亚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力量对比中,中国社会、东南亚华人社会居于弱势地位,此时,理性地对待妈祖文化,推动妈祖信仰与世俗事务相融合,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从政治利益到经济利益,为民众谋福利,建设华人社会群体内地缘性利益共同体,成为寻求生存契机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策略。
在移民到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当中,以华商为主体,早期的华商大多数尚未取得居住国国籍,在反华排华的恶劣环境下,他们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以图在当地站稳脚根,立足生存。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创立社团组织,而地缘性、血缘性会馆作为华人社团组织非常常见。比如在马来西亚,据专家统计,自19世纪以来至2003年间全马来西亚的福建地缘会馆,西马161个,东马32个,共193个。(1)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第322-378页。
而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内,最常见的独特现象是,会馆常与妈祖宫庙合二为一,如新加坡天福宫。其中,闽籍华人建造的会馆与妈祖宫庙同体的福建会馆数量最多。比如,19世纪著名的闽籍华商陈笃生先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领袖,出资兴建天福宫时捐金最多,天福宫同时也是作为福建会馆的总部。宗教、政治功能的相互关联,乃是福建会馆及作为其依托的天福宫早期历史的重要特征。(2)陈衍德:《妈祖信仰在东亚传播的特点——以新加坡天福宫和长崎福济寺为个案的研究》,《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5期。而琼籍华人在建造的海南会馆内供奉天后妈祖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仅次于闽籍华人。比如在马来西亚,这种会馆与妈祖宫庙同体的现象就不少,分布于各州。其中,始建于1889年的雪隆海南会馆,馆舍的后座即为天后宫。(3)“《大马华人庙宇》: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传承妈祖文化”,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53639411_411871,访问日期: 2020年3月16日。
地缘性会馆客观上加强了华侨华人的内部凝聚力。对会馆与妈祖宫庙二合一的机制进行追根溯源后发现:二者并非同步建设的,在逻辑上,多数是先有妈祖宫庙后有会馆。原因有三:
首先,在华人社团形成早期的19世纪,中国本土的清政府非常孱弱,在列强的欺负之下,无暇顾及海外移民,无法给予移民华人以祖籍国的支持。其二,移民华人大部分尚未取得当地国籍,尚处于华侨社会,不可能获批先建会馆。其三,当地殖民者来自欧洲,具有尊崇信仰的文化传统。综之,移民华人利用当时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见缝插针,先申请建妈祖宫庙,然后将会馆寄居于其中,不失为是一种曲折的生存策略。
比如,马来西亚槟城广福宫:1833 年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政府勘测广福宫的土地方位和总面积,并于1838年终发出列号2420的正式永久地契一份,涵盖前后二进及周围土地共24169方尺,作为华人宗教永久用途。有些对华人社团实行比较严厉的国家,对宗教团体限制倒很小,华人便借助此种契机,借助宗教名义来发展和扩大社团规模,以此来发展教育、医疗等。(4)刘春燕:《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以海南会馆天后宫为例》,华侨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水尾圣娘庙,供奉水尾圣娘、天后和冼太夫人。1970年代州行政议员Datuk Kamarulzaman的华人助理陈行祥帮忙向州政府申请划小庙亭所在的那块旷地建庙,并且也申请州政府拨款给庙宇建筑经费。这申请后来获得州政府的批准,同意在该块土地上建海南人水尾娘娘庙,并获得建筑庙宇的经费。建成后,州政府还给庙宇拨款,作为维持经费,每年5000元马币。(5)吴明珠:《妈祖文化在地化:马来西亚一个个案研究》,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编《2016年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6年,第476页。
同时,各地的地缘会馆建成后,也会进行跨地缘馆际交往与跨会馆整合。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一个地区内的华人社团会推举首领,加强横向交往与整合。以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的华人社团为例,在早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唯青云亭马首是瞻。在数百年荷英殖民时代,它成为维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纽带,促进了华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比如,1925年、1927年,青云亭曾分别召开特别大会,受邀参加会议的均为当地华人社团的代表。出席这两次会议的共有包括琼州会馆、福建会馆、五邑会馆等在内的马六甲的30家华人社团。(6)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第320页。
随着当地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华人逐渐走出妈祖宫庙和会馆,群体半径扩大,介入政治事务,促进经济发展。
早期阶段的华人社团主要是以寺庙、祠堂、义山、互助社等形式出现,一般情况下,它们既为乡亲服务,也是早期华人联络乡谊,甚至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重要场所。(7)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第285页。
比如,青云亭与“甲必丹”制度。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时首次设立华人甲必丹,规定甲必丹“有处理民事之权,并负有将重大罪犯移交于荷兰当局审理之义务”。(8)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第314页。马来西亚的马六甲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庙宇,清康熙十二年(1673)第一任甲必丹 郑芳扬倡建,历有重修,庙并列三殿,硬山顶,三段脊。中殿祀观音,右殿祀妈祖,左殿祀关帝。(9)蒋维琰、朱合浦主编:《湄洲妈祖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第260页。占领马六甲时期,荷兰人继承葡萄牙人实行的“甲必丹”制度,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职权也大体同样。身为侨领的华人甲必丹属于荷兰殖民政府的下级官吏,负责维持华人社会的秩序,解决华人内部民事纠纷与较轻的刑事实件,发展华人社会的公益事业。青云亭的亭主必然是华人甲必丹,而华人甲必丹也必然是青云亭亭主。(10)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第314页。“亭主”是会馆和宫庙的负责人,“甲必丹”则为政府官员,二者合而为一,实际上就打通了民间信仰与世俗事务之间的壁垒,妈祖宫庙负责人获得了政治身份。“青云亭不仅是华侨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马六甲华侨排难解纷的场所,华侨之间的纠纷,涉及华侨本身的一般性事件,都到青云亭来处理,荷兰殖民当局也把有关华侨的治安秩序问题交予青云亭,由甲必丹负责。”(11)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越南胡志明市穗城会馆天后庙亦类似于青云亭。1830年的碑文指出:“构起潭潭之宇馆,岁祭有便于趋庭,议事不劳于他所。”“岁祭”和“议事”是穗城天后庙的双重职能,“岁祭”是节日之外每年妈祖诞辰的祭拜,“议事”则是商人开会讨论华社经商、社会福利等事。(12)蔡桂芳、林纬毅:《一带一路中的妈祖信仰——以越南胡志明市教商合一的穗城会馆为例》,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编《第五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9年,第190页。
后来发展到妈祖宫庙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并获得一定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比如,缅甸仰光庆福宫,“1925 年 12 月 25 日,广东公司(仰光广东观音寺)函知福建公司(仰光庆福宫):关于市政府议员闽粤各提一名,并请尽力协助其选举。1928 年 9 月 29 日(仰光庆福宫)决议:曾祖概君拟参加本届立法会议员选举,登报请侨众选举之。同年10月15日,因苏德隆君要加入竞选立法会议员,以本公司认为华侨选票应采取一致,方为有力量,由王景星负责函覆苏德隆君,并登报请侨众一致投曾祖概君之票。”(13)李新铭:《缅甸华人的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7页。再比如,海南会馆在2001年 2 月 22日修订的《槟城海南会馆章程》中,将海南会馆的宗旨规定为“甲:本会以联络乡情互相扶助共谋福利,及协力发展工商业,文化和教育;乙:维护和争取会员在宪法下的基本权益;丙:促进各民族亲善与团结;丁:关注与提出对国计民生具有广泛性影响的政策与措施之意见;戊:联络与本会宗旨类似的社团,以达致上述之目标;己:处理天后宫事宜,以方便会员膜拜。”(14)刘春燕:《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以海南会馆天后宫为例》,华侨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滕尼斯认为共同生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情感导向的“共同体”生活,一种是利益(目的、工具)导向的“社会”生活,由于前者是有机的、自然的,因而是持久的;而后者是机械的、人为的,因而是暂时的。两者在概念上对立,却在现实生活中辩证统一地存在着。(15)张国芳:《滕尼斯“共同体/社会”分类的类型学意义》,《学术月刊》2019年第2期。利益共同体为情感共同体奠定基础,坚实的利益共同体也必然导向情感共同体;反之,情感共同体也促进利益共同体的提升。
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华人社会群体内的地缘性利益共同体得以构建与发展。同时,经过数百年来华侨华人的艰难挣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传播与坚守,随着东南亚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妈祖文化在逐步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而这种“认同功能”可分为两点,一是华人社会内部凝聚的认同,二是东南亚本土通过妈祖对华人的外显认同。(16)付振中、陈小力:《从本土到异域:文化认同视野下的东南亚妈祖信仰》,《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6期。结果是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内部,以及南亚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之间构建起情感共同体。
身居海外,对于飘洋过海的华侨华人来说并不等于与国内断绝联系。相反,宗亲意识和故土意识在华侨华人群体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身处异国他乡,生活条件语言风俗甚异,故土情结愈甚。早期华人飘泊在外谋生,势必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往往按照籍贯结成社团,常以“帮”来称呼和区隔地缘群体。比如“福建帮”“潮州帮”“客家帮”和“海南帮”等等,所操方言和生活习俗都不一样,并成立商会,兴建会馆,依靠地缘关系来克服困难,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为神明的妈祖则成为华侨华人族群内缘馆际交往与跨会馆整合的文化桥梁与纽带。这说明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华人社会内部的高度认同。从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的角度来看,任何外来文化的介入最终都要依附于儒、释、道这一根源深厚的传统主流文化之上,各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尽管相互激荡,但最终依然要受民间传统主流文化尤其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17)郭宸利:《石门坎地区多元信仰文化互动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具体落实到妈祖文化上面来,就是说,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也基本上符合儒家主流文化“义”“信”“和”等思想取向。
比如“义”字。如越南汉澄宫有匾“好义可嘉”,据考证,“此匾原是越南阮朝启定皇帝于启定三年,即民国七年(1918)敕赐广肇会馆汉澄宫表彰关帝的,但汉澄宫亦兼祀妈祖,故福建会馆天后庙因而摹制之。”(18)刘福铸、蒋维锬:《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匾联卷》(匾额篇)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第258页。
比如“信”字。而“信”“诚”二字可以互训,“诚”又可以养“德”。“圣德遍万方,尊卑同敬仰。神光周六合,商贾尽输诚。”新加坡天福宫主祀妈祖,其左厢有神龛,供奉孔子。本联题文圣龛。(19)刘福铸、蒋维锬:《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匾联卷》(对联篇),第218页。
越南胡志明市三山会馆,为福建福州府华侨所建。有一副对联云:
越国相逢,桑梓敬恭联十邑;
榕城在念,天海瞻望忆三山。
还有一副:
水德以配天,海国慈航普渡;
母仪皆称后,桑榆俎豆重光。(20)刘福铸、蒋维锬:《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匾联卷》(对联篇),第237页。
再比如“和”字。马来西亚邦咯岛海南会馆天后宫的建成,即是当地华侨华人精诚团结之“和”的见证。会馆礼堂左边一面是于1965年12月31日镌刻会员乐捐建会基金的铜版,其引言第三段写道:“奈本岛吾籍同乡,经济力弱,势须向外仰求热心公益者之同乡捐助,乃发动本会青年部剧务组,出发怡保、槟城、吉隆坡等埠,公演琼剧等筹募。同时,加以派员向各埠同乡征求特别捐,而各埠热心者同乡,咸以名正言顺之号召,抱公益事业无分畛域之概,慨解义囊乐捐,或购买剧票,诸多惠子相助,此足见吾籍同乡团结之精神也。(21)李佩玲主编:《马来西亚视觉天后宫》第一辑,吉隆坡:雪隆海南会馆2018年,第84页。”
“和”字还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丰富内涵。当国家、地区和民众遇到困难,发生纠纷时,妈祖精神中包含的“和”可以帮助人们求同存异,消弭隔膜,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现如今,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中,海峡两岸正处于一种特殊关系的阶段;中日之间面临着钓鱼岛问题,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诸国也有领土争端。妈祖文化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其信仰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充当各国人民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最终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平息争端,促进民心相通,从而凸显出妈祖作为“世界海上和平女神”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
帮群及会馆制增强了华人社会的凝聚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构筑了籍贯之间的壁垒,形成与国内不一样的妈祖文化传播样式。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东南亚华人开始落地生根,就逐渐开放了帮群边界。比如,槟城海南会馆天后宫虽说是属于海南会馆的一座庙宇,但它并没有规定入庙参拜的一定要是海南会馆的会员,反而在1988年重建天后宫后极力向外界推广天后宫。太平兴安会馆崇圣宫是兴化籍华人创建的庙宇,但兴化人依然很欢迎其他籍贯的人士到崇圣宫参拜。(22)苏庆华、刘崇汉:《马来西亚天后宫大观》第一辑,吉隆坡:雪隆海南会馆妈祖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第6、134页。
帮群边界的开放与向外拓展,也为非华人族群的外部认同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妈祖信仰从民间兴起,妈祖在民间被称为林氏神女、湄洲神女、通天神女等;到国家认同的民间信仰,再到国家的多次褒封,经历了宋、元、明、清的多次褒封,神格从夫人、妃、天妃直至最尊贵的天后,并列入国家祭典序列。也正因为国家层面的认同,妈祖信仰就从小植根于全世界华人的心灵,形成他们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随着他们的迁移而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妈祖从人到神的历程,官方的认可与推动至关重要。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代,保守的民粹主义备受批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政府也慢慢改变过去“排华”政策,开始接受中华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妈祖文化作为一种兼容儒、释、道的开放性文化,恰逢其时,首先在华人聚居的国家得到恢复和发展,然后再渗透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宏伟的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在首都吉隆坡市中心的乐圣岭上拔地而起,成为当地一处著名的中国式建筑。而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亚庇海南会馆,历史悠久,历尽沧桑,始终获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规模才得以不断扩大。1941年日军侵占北婆罗州,亚庇沦陷,会馆被日军强占使用,会务停顿。二战后,亚庇市区化为废墟。1962年,在前主席拿督黄子发率领下组成一个建馆委员会,负责筹募建馆事务。在获得各地同乡热烈响应、慷慨解囊相助下,新馆建筑很快动工,迅速于1963年年底完工,于1964年1月18日由时任州元首敦慕斯达华主持开幕。1978年扩建,工程于1980年竣工,由时任州财政部长黄循友为天后宫主持揭幕。(23)李佩玲主编:《马来西亚视觉天后宫》第一辑,吉隆坡:雪隆海南会馆2018年,第128页。
同样,在新加坡,在政府的批准下,天福宫已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古迹之一,天后宫也献出地产支援国家建设。在越南,位于胡志明市堤岸的穗城会馆天后庙(阿婆庙)也于1993年被越南政府部门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在印尼,由于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改弦更张,在以往排华政策下遭破坏的妈祖宫庙又纷纷修复或重建。
温陵会馆在胡志明市,祀观音、天后,故习惯又称会馆为观音庙。2002年,越南文化新闻部认定会馆观音庙为“越南国家级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古迹”。应和馆是广东嘉应客家人的地缘会馆,会馆中仍保留深具客家建筑文化的天井及走廊景观。1999年,该馆被新加坡政府列为43个古迹建筑之一。(24)刘福铸、蒋维锬:《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匾联卷》(匾额篇),第236页。
那么,除了本地政府,还要取得本地族群的文化认同,借以扩大信众边界。本地族群的外部认同有两种路径:
一是基于异质文化的契合点,求得“异中之同”,促使对方主动接受。东南亚以海洋国家、农业国家为主,文化背景与妈祖文化的发源地莆田有些类似。在中国古代,“阴”“阳”是相对存在的一对概念。山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妈祖文化发源地的闽南文化本身也呈现出“阴性”的特质,亚热带潮湿的气候,给农耕文化注入“阴性”的气质,它注重亲情,温和、包容、和谐,并呈现出母性的特有温柔;不像中原干燥、寒冷的气候给北方人带来剽悍、粗犷的性格。例如,越南南部本地族群之所以主动接受妈祖文化,就与当地迥异于偏于“阴性”的文化内核相契合。“越南人热情自愿地接受天后信仰,至今成为心灵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一,由于越人在天后信仰中看出来同样的文化性格,其二因为这也是女性神崇拜,正好符合于越南全是女性神崇拜的民间文化风格。”(25)阮玉诗:《从越南南部天后信仰探讨越南——闽南文化交流》,陈益源主编《2009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功大学中文系2009年,第754页。
二是通过改造仪式,进行文化调适,以消解文化冲突,打造仪式共同体。比如,在越南金瓯市,聚居着华人、越南人和高棉人三个族群。金瓯市天后宫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的圣诞典礼不比每年春节初三晚上举行的大典礼那么茂盛。在春节初三晚上的典礼中,成千上万不区分种族、性别、年龄和社会成分的奉献者于晚上十点到十二点左右聚集在天后宫参加集体仪式。金瓯市天后仪式的调整与交融是各种距离或紧张关系的缩影,也为华、越、棉三组文化的融合架设了一座桥梁。具有智慧的华人精英们提倡改造天后崇拜的一部分仪式,从而受到当地其他民族的关注与接受。(26)阮玉诗:《天后上天与回家:越南金瓯华人天后信仰的变迁与在地化》,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编《第四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8年,第243页。
新加坡天福宫每逢节庆,也会举办传统福建提线木偶戏、舞龙舞狮等具有浓郁中国民间文化风味的酬神娱神活动,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在马来西亚槟城,只要同属华族,甚至不属华族的马来人、印度人等都会来参加妈祖酬神及节日庆典等活动。(27)刘春燕:《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以海南会馆天后宫为例》,华侨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越南诗人阮莲风(Nguyen Lien Phong)甚至吟诗作赋赞誉漳州的河漳会馆与泉州的温陵会馆,其《南期风俗人物演歌》曰:
河漳会馆谁能比
温陵七府第二第三
各寺都很豪华
祭福德公,拜胎生母
天后圣母显灵
关公神像多么严庄(28)阮玉诗:《从越南南部天后信仰探讨越南——闽南文化交流》,陈益源主编《2009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功大学中文系2009年,第755页。
据不完全统计,在越南湄公河地区有75座天后宫,其中华人建的有57座,越南人建的有18座。 换句话说,在湄公河地区存在非华人的天后宫,且占总数的24%。(29)阮玉诗:《天后信仰之传播和变迁:以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人为例》,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编《第五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9年,第228页。
这样,妈祖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之后,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本地非华人族群的外部认同,借以扩大信众边界,并经本地政府大力倡导,促进了群体间情感共同体的构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社会事务,乃至国家事务的发展。比如,越南是一个饱受战争洗礼的国家,上个世纪先后经历了“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天后转换为保护神与福神。”(30)阮玉诗:《天后信仰在越南湄公河流域的传播及其特点》,《海洋史研究》第十辑,第541页。
东南亚国家华人社会群体内利益共同体,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内部、南亚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之间构建起情感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在中国社会、东南亚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力量对比中,随着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中国社会居于强势地位,也带动东南亚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给中国与东南亚构建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促进融合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也带动东南亚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以起源于中国的妈祖文化为最大公约数,画出国家间最大同心圆,成为可能。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促进中国与东南亚融合发展,构建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日益成熟。
当下,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构建国家间卫生健康共同体,则为构建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增添了全新的内涵。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球。期间,根据疫情蔓延走势的变化,中国与东南亚诸国之间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携手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例如,2020年2月16日上午10点,在全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由湄洲妈祖祖庙和台湾大甲镇澜宫、台湾妈祖联谊会共同发起举办的“天佑中华、祈福武汉”——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抗疫线上祈福活动分别在妈祖故乡福建湄洲岛和台湾大甲镇澜宫同时举行。海峡两岸暨海外广大妈祖信众通过新媒体直播平台共同参与了本次线上祈福活动。(31)《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抗疫线上祈福》,《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2月17日第4 版。
2020年2月18日下午,一批来自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捐赠的60000个一次性口罩顺利抵达湄洲妈祖慈善基金会手上。这不是祖庙慈善基金会第一次收到来自海外妈祖人的疫情防控物资,更不是最后一批。 还有马来西亚镇海宫捐赠的1000件隔离服 、2000个一次性口罩,马来西亚嘉应会馆2000个口罩,越南妈祖董事会10000个手套等防控物资陆陆续续、远渡重洋抵达妈祖故乡湄洲岛。(32)“海外妈祖爱心人士齐心协力共战疫情”,莆田网,http://www.ptxw.com/news/xw/pt/202002/t20200226_251535.htm,访问日期: 2020年7月15日。
2020年3月末,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爆发,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通过各种途经了解海外妈祖文化机构状况和需求,在得知马来西亚马六甲兴安会馆天后宫缺少相关防控物资后,祖庙董事会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筹集相关物资并通过空运将物资送往马来西亚。4月11日下午,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捐赠给马来西亚马六甲兴安会馆天后宫的5万个一次性防护口罩抵达兴安会馆,将妈祖故乡人的真挚关怀送到海外游子手中。马来西亚马六甲兴安会馆天后宫主席拿督斯里吴金华对祖庙董事会的及时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妈祖文化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内涵一直激励海外华人积极打拼、互相团结。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相互扶持,新冠疫情一定会被战胜。”(33)“到了!这批口罩历经波折终于到达马来西亚”,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387424289_726270,访问日期: 2020年7月15日。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差异,形成了构建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的障碍力。针对障碍力,将妈祖精神的“立德、行善、大爱”与“义”“勇”“和”等内涵,融入中国和东南亚人民的观念层面,促进中国——东南亚人民的心灵契合,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不断克服障碍力,提升自己,达到“崇高”的审美境界。这样,障碍力和驱动力,两者方向相反,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障碍力——驱动力——融合发展”的对立统一结构模型中,当中国和东南亚人民共同面对障碍力时,可以通过妈祖精神促进彼此的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激发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克服障碍力得以融合发展。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妈祖精神之所以能够凝聚人心,促进中国——东南亚间民心相通,源于在民间口口相传的妈祖灵应故事,广播于海内外,深入人心,特别是记载于古今典籍上的“圣泉救疫”“药救吕德”“菖蒲治病”等跟疫情有关的,关于妈祖救死扶伤的民间传说故事,其内蕴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成为人们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
比如,相传在宋乾道年间莆田就发生了一场瘟疫。南宋丁伯桂在《顺济圣妃庙记》中记载:“时疫,神降,且云‘去湖丈许,脉有甘泉,我为郡民续命于天,饮斯泉者立痊。’掘泥坎,甘泉涌出,请者络绎,朝饮夕愈,甃为井,号‘圣泉’。郡以闻,加封‘崇福’。”(34)刘福铸、蒋维锬:《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匾联卷》(对联篇),第238页。后来,明末清初僧照乘的《天妃显圣录》和清代林清标的《敕封天后志》中亦均载有这则故事。还有,《敕封天后志》中载有一则“药救吕德”的故事:“明洪武十八年,兴化卫官吕德,出海边守镇,病甚危笃,求祷于神,梦寐间,见一神女俨然降临,命侍儿持丸药,辉莹若晶珀,示之曰:‘服此当去二竖。’正接而吞之,遽寤,香气犹蔼蔼未散。口渴甚,取汤饮,呕出二块物,顿觉神气爽豁,宿疴皆除,遂平复如常。”(35)蒋维锬、周金琰:《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著录卷》(上编),第267页。再比如,妈祖“菖蒲治病”的故事:“后念其素称仁慈,代为仟悔,取菖蒲九节,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愈。县官喜再生之赐,举家登门拜谢。”(36)蒋维锬、周金琰:《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著录卷》(上编),第221页。
还有,在小说、影视、戏剧作品中,通过敷演妈祖本生故事,将其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精彩地表现出来。比如,莆田籍作家黄玉石在长篇小说《林默娘》中形象化地叙述了少女时代的林默娘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看到百姓屡遭疾病折磨,以及恶觋欺骗、残害时,她毅然立志学医:“自从得到老玄通所赠医典后,林默娘便闭门攻读,潜心研究。三年过去,年方十五的林默娘,已通晓许多深奥的医学。”林默娘以自己的天赋异秉加上三年苦读,终于掌握了医理。但能医不识药也不行,所以她又不顾道路崎岖、艰险,远赴草木岛,向云中药人学习药学:“(云中药人)依次把各种草药的名称、形状、药性及生长何地,如何用药,一一详细讲解,林默娘聚精会神地听,不时提出疑问。第二天,太阳移至洞顶时,云中药人已把洞内数百种草药都讲了一遍。”(37)黄玉石:《林默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东南亚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妈祖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语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语境也随着变迁,妈祖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也分阶段递进与升华: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构建不同层次的、不同范围的共同体,从群体内利益共同体到群体间情感共同体,再到国家间命运共同体。
梳理历史,妈祖文化在促进东南亚华人社会构建地缘和情感共同体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并正在为最终实现“中国——东南亚”各个领域高水平一体化和制度化、全面互联互通、共享和平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展望未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妈祖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在“一带一路”新语境下,将以新视野、新策略、新路径和新机制,发挥妈祖文化促进中国与东南亚融合发展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