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春
(北京建贸新科建材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02)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运营情况,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是社会公认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方式之一,不但能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还能帮助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严密监控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渐意识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和阻碍。因此,为了顺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尽可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经营管理预算、财务管理预算、投资管理预算等。企业必须以总体战略目标为导向,将各个环节的目标层层分解,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实现对公司各种资源的整合,强化企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障战略目标顺利完成,从而实现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起到提升企业战略规划能力的作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对战略目标进行固化和量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规划。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保障战略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落实,监控企业日常经营状态,有助于企业发现新的机遇和挑战,随时调整发展规划,提升风险应变能力。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预算的各项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每个环节的资源需求和实际利用率,这就为国有企业整体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企业可以通过各项预算管理数据随时对整体资源进行调度、优化及重新分配,避免资源浪费或闲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国有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科学地预测下一年度的经营状况,提前预测出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因素,提早进行防范,合理规避风险,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及同期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各类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从而有效提升销售收入,节约各项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虽然国有企业有稳定的管理组织结构,但是由于领导层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没有专门部门负责,预算工作大部分集中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较少,没有做到以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为导向编制预算,更没有结合实际经营情况,造成预算报表编制不合理,与实际经营脱节,预算指标根本无法顺利执行,形同虚设,没有起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部分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中,只注重收入、费用、利润的预算,忽略现金流预算和投资管理预算,只以年初销售收入或盈利指标为依据,不考虑市场环境,编制出的销售预算没有考虑到赊销问题,以至于费用预算和投资管理预算缺乏资金支持,无法顺利执行。还有些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中,没有考虑新时期经济形势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的实际状况,比如一些重大的政策变更、企业内部的重大人员调整等,只单纯按照历史数据制定预算指标。以上问题都会造成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不能顺利执行,更无法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
预算编制的目标要结合实际,不能过于宽松或紧张。如果预算目标过于宽松,执行者能轻松完成预算目标,就会在工作中产生懈怠情绪,或将本应属于当期的销售任务直接转移至下期。如果预算额度过紧,执行者无法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就会产生放弃的思想,或者因为费用预算过紧,很多原该执行的生产或销售计划被迫搁置,使企业的发展速度减慢,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预算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但是预算执行力差,没有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而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或考核内容不合理,或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形同虚设,直接影响了员工对预算完成的积极性。
预算的分析、反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部分国有企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详细的反馈,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预算与实际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这样经营者就无法及时通过预算执行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每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无法对经营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国有企业想要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必须增强预算管理意识。管理者要对全面预算管理足够重视,确立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同时对企业全体员工做好预算管理的宣传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为了满足多层次的预算管理要求,需要及时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专职预算管理部门,由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负责和各个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职能部门充分沟通,了解企业战略目标,结合行业情况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制定可行的预算管理指标。
国有企业一般比较注重收入、利润等经营指标。但企业在编制预算报表时,不仅要注重收入利润的预算,更要注重现金流量的预算。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完成销售指标,赊销情况不可避免。如果不将应收账款业务指标列入预算内容,只对收入、费用、利润三大经营指标进行预算,就会造成现金流预算的缺失。如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回收,甚至成为坏账,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费用及投资预算无法正常执行,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会出现问题。因此预算报表的编制必须科学完善,对各项经营指标及现金流量都要编制合理的预算,这样才能合理配置企业资产,避免经营中出现资源浪费,使国有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编制预算报表时,要注意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的可行性和指导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很难一次性设定准确的预算指标。想要制定准确的预算目标,就要结合行业市场环境及同期数据,设定科学的增减比例。企业编制预算后,如发现偏差较大,可根据阶段性发展状况和预算完成情况,适时调整预算指标。也可以实行进阶式预算管理,将预算指标设定为保底指标和力争指标,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应构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运用科学的现代化信息软件,实现信息共享,多方面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控制力,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建立了全面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才能更好地为预算执行提供保障。在预算执行监督考核机制中,要有具体的考核内容、完善的考评标准,要明确员工个人职责目标。另外,考核机制必须公平、公正,每次考核后要公布考核结果,预算执行情况要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监督落实预算的完成情况,使预算管理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作用。
预算反馈分析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运用现代化信息软件,建立科学系统的分析报告机制。预算管理部门要会同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对预算的制定、执行、反馈、修正等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应通过对过去经营状况、经营成果的分析评价,制定合理可行的预算指标。其次,通过上期预算完成率,同期对比变动率,分析出变动原因,建立起动态预算执行跟踪报告机制。最后,根据市场变化,及时纠正企业在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
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管理层必须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原因,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以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稳定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