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根
(费县财政局,山东 临沂 273400)
基于国内大循环的双循环运转格局,强调新型发展方向,注重质量优化,推动了国际共同体的全面发展。此种发展格局属于我国一项长期战略规划。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国现代化战略规划的关键起点,关乎百年目标的实现。
其一,持续落实供给侧的发展战略。强调国内高质量运转,适应民众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保证国内供给侧的契合度,将生产过程尽量转移到国内,推进国内供求的平衡稳定。支持实体经济,注重技术研发创新,强调现代金融,维护当代产业建设。其二,保护内需发展基点。加紧建设内需系统,增加民众消费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调整社会整体收入结构,推动城市化建设。以政策体制为依托,消灭制约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市场流通的因素,以实现收入的合理配置,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其三,推动资本投资,促使国内大循环得以有效运作。持续推动国内发展的建设,注重经营主体的技术及装置升级,逐步提高产业投资成功率。其四,激发大循环的运转动力。进一步加大政府和市场主体的研发投入力度。在2019年,国内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高达22143.6亿元,占基础研究投入的6%以上。落实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注重生态系统及网络体系建设。其五,推进区域化及城镇化发展,调整国内各地区的发展结构,弥补市场的不足[1]。目前,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有五项。一是“一带一路”,目的是强化沿线各国的国际伙伴关系,打造互联互通网络,实现共同发展;二是长江经济带,基于长三角、中游城市以及成渝地区,推动区域性发展;三是长三角一体化,以长三角为中心,致力于建立国际级的城市群;四是粤港澳大湾区,具体的战略目标是将该区域建设成可以和四大湾区比肩的城市群;五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三地各自的优势,打造现代化网络体系,增加生态容量。
如今,全球生产分工结构中,东亚主要是输出劳动力及进行初步制作,欧美则输出市场及技术,中东与非拉输出能源与各类自然资源。东亚扩大输出规模的方式并非提高生产效率,而是增加生产要素。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构建了国际化的贸易交流区,并在双循环格局下逐步扩大了贸易区的范围,推动市场供求、服务创新、发展资本等逐步向东扩展,以打造新的经济合作形式。
在目前的国家发展形势下,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出现了巨大转变,和谋求独立及发展的时期有天壤之别。国际格局大调整,在不断加深全球化的运转趋势。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国家性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承担各类赤字问题。而针对合作发展面临的多项赤字情况,我国提出了战略性的解决方案,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由此可见,建立发展新格局,应注重包容,求同存异,全力推进基础性优化改进,全面实行合作式的经济共赢局势,继而推动开放式的全球化经济建设。
如今,我国应注重和其他国家建立生产网络。从当前的局势来看,部分人强调选择性地技术脱钩,阻隔个别行业领域的联合运转。而他国部分市场经营者及普通民众等有意与我国建立多角度的合作关系,以构建利益共同体。我国注重和谐的国家关系,依托于经济合作运转模式,持续推进与邻近国家及大国的友好联系,开展人文层面的沟通,以各国都关注的卫生健康及绿色生态为切入点,打通发展格局的推行通道,建立统一战线,实现生产网络联合,推动双循环格局深入建设。
双循环格局的支柱有三根。首先,进一步提升商品要素的流动性,强调运转的开放性。例如,控制关税率,在综合国际交往关系的基础上,打消部分合作壁垒,以提升国际化资本投入的便利性,注重服务业市场,推进开放性政策实施。打造多种贸易模式,从服务性、数字化等角度开发新的贸易局势,为双循环结构提供支撑。其次,强调制度的建设。国际交往需秉承既定的规则及标准,切不可随意更改,以维护各国的利益,形成平等互惠的国际经济形势。例如,通过制度建设,积极和国际组织的推行标准进行有效对接,注重和邻国的交往,扩大交流的广度,同步推进文化习俗、宗教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沟通。最后,注重知识型合作模式的推进。以科技及人才为根本,打造合作创新链,深化开放程度,实现国际层面的资源合理化共享。
推动双循环格局的一体化建设,打造市场供应链的现代化,以价值链为重点内容,实现双循环局面的深度融合。为此,需提升基础性建设水平,全面开发再造项目,以零部件、初级技术、重要材料等基础性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新的基础项目,在现有建设的前提下,部署规划交通网络、地下通道等,促使整体协调运转,为推动形成深层次的双循环格局做好准备防护。
创新始终是谋求发展的必要手段,要将此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新时代背景下,开放创新成为国际交流的优势。我国需在基础性、研究实验性等项目中实现跨境开发,积极加入国家化的创新网络,从多方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准。即使面对他国的隔绝打压,也需合理化增强开放性,深化双循环的发展局面[2]。
疫情常态化的社会形势下,积极政策应当发挥出双保障的支持价值。新年伊始,国内疫情再度加重,势必对经济运转形势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应强化运用宏观手段的应对效能,采取积极性政策,注重对市场调控的主动性。借助有效的财政政策,2020年的第二季度,我国的生产总值已经有所回升,并明显优于期望值,实现了在疫情暴发后的经济初步恢复。在后半年,疫情虽得到控制,但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财政兼顾医疗建设及疫情防控,并始终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完善相关防控体系,注重医疗物资存量,主动和他国合作,以共同战胜疫情。
双降是针对税收及费用进行的,目的在于扩展内需规模,保障社会经济稳定运转,发挥出国内大循环的价值。我国执行纾困惠企部署,切实开展积极财政,配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宏观调控的侧重点及效用性。通过适当的降税、控息,支持经营主体恢复往日的生产活力。据2020年相关政策规划显示,借助政策调整,很大一部分经营主体抵御了疫情冲击,达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2020年施行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强化降税降费,注重短期政策调整及其与制度安排的契合度,以规模偏小的经营主体为主,为复工困难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2020年,原定半年期限的双降政策延期,以确保市场主体可以逐步恢复生产,稳定社会就业。
双拉动主要作用于消费及投资,创建消费行为的施展空间。积极财政激励了社会投资,拓展了资本参与渠道。为建立双循环格局,我国需增加财政政策的积极性,并保证每笔财政资金均用于实处,使经营主体与普通民众都能有所体会。要注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及匹配度,关注实体经营者,增强贷款申请的便利性,合理下调贷款利率。2020年施行的多项政策中,财政赤字以及特殊国债共计2万亿元,全部以上级专款直达资金形式发放到各地,落实到基层,以确保专款专用,明确下拨资金的使用范围,落实严密的资金管控。并安排有关部门开展困难公司及个体帮扶,形成实名台账,快速制定帮扶指标,保障财政资金发挥关键作用[3]。
通过推动改革及开放,打造出适宜双循环格局改进优化的环境。注重财政政策实施的问题导向,强调整体战略推进。合理拓展及强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将工作重点落实到税制调整,优化税收机制,强调对相关立法的完善,按照规定收取税金,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的技术开发,构建多元化的财税环境,由此推动双循环格局的有序建立。
我国应将国内大循环作为依托,推动双循环格局建设。目前,疫情还未结束,社会经济还有待全面复苏。为此,我国应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二者在消费、投资、税收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主动和他国构建良好的贸易关系,弥补发展劣势,整合运用国内与国际的发展机会,参与到国际层面的协作与竞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