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广东佛教掘井与弘法研究:以达摩井为例

2021-11-25 05:58杨宪钊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景泰达摩高僧

杨宪钊

六朝时代,佛教大盛于中国,广东佛化亦盛。①简又文:《广东文化之研究》,载《广东文物》卷6《人文艺术门》,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656页。佛教东被,岭南乃一重要停居地,自东汉三国之交佛教传入岭南之后,至六朝时期,高僧迭至,“或启迪迷途,导登觉岸;或则翻译经典,贩馈灵粮;或则苦行自修,求证本觉。”②李景新:《广东之国际交通史》,载《广东文物》卷6《史地交通门》,第342页。亦有一些高僧参与到世俗的社会生活当中,为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僧人凿井开泉,即是一例。解决水源问题是地方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六朝时期岭南的开发利用还是有限,高僧掘井,不仅满足了民众的给水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且其神异之处也增强了人民对于佛教的崇奉之心,佛教借此得以进一步的传播和深入民心。有关岭南地区佛教掘井研究,大多数是一带而过,如苏瑶崇在其硕士论文《佛教之社会机能初探——以东晋至隋唐岭南佛教为例》③苏瑶崇:《佛教之社会机能初探——以东晋至隋唐岭南佛教为例》,台湾清华大学1988年硕士论文。中已经提及挖井,然较简略。本文以达摩井为例,分析南朝时期岭南地区佛教掘井的事迹,探讨其与佛教弘法的关系,以期对六朝时期岭南地区的佛教发展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一、达摩海路来华与光孝寺达摩井的开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佛教寺庙和僧侶专门为百姓开挖井泉,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这种水井一般被称为“义井”。如据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2记载,北齐僧人那连提黎耶舍在邺城“所获供禄不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市廛闹所,多造义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2《译经篇二本》。南朝时期的岭南亦不例外,较早且最为著名的是达摩井。达摩是禅宗初祖,现存最早记载菩提达摩来华的文献是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东土。②(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1《洛阳城内伽蓝记》。

最早为达摩立传的是唐释道宣的《续高僧传》,该书卷16记载:

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疎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③(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16《菩提达摩传》。

然两书皆未言达摩至华时间,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3记载:

师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④(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3。

小字注解言“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元年”。通过三段文字的表述,可以知晓达摩取海路来华,旅途艰辛,历经磨难。其来华的年代为梁普通间,广东方志与《光孝寺志》也多沿袭释道元的说法。胡适认为“我假定菩提达摩到中国时在刘宋亡以前,宋亡在479年,故达摩来时至迟不得在479年以后。”⑤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学史》,《书〈菩提达摩考〉后》,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8页。王荣国教授进一步认为菩提达摩大致于南朝刘宋明帝至顺帝年间来华,其抵达地点,确切说,是指刘宋时广州南海郡番禺县。⑥王荣国:《菩提达摩来华事迹考——兼与胡适、孙述圻先生对话》,《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后人将其登陆处称为“西来初地”。

达摩登岸后,“止于诃林”⑦(清)顾光修、何淙撰:《光孝寺志》卷2《建置志》。曾驻锡在今广州光孝寺,从事相关佛教活动,并留下了“达摩井”等古迹,《光孝寺志》卷3《古迹志》载:

达摩井,在寺东界法性寺内,旧志失载。寺中著名者四井,独此井为巨,深数丈,甃以巨石。味甚甘洌,盖石泉也。其下时有鱼游泳。按旧经载,广城水多咸卤。萧梁时,达摩祖师指此地有黄金,民争挖之,深数丈,遇石穴,泉水并涌而无金。人谓师诳,师曰:“是金非可以觔两计者也。”⑧《光孝寺志》卷3《古迹志》。

同卷尚载洗钵泉也为达摩所凿:

洗钵泉,在仪门内东廊。梁武帝普通八年,达摩初祖至寺,广州刺史萧昂表闻,帝遣迎至金陵,与语不契,遂渡江北,寓止嵩山少林寺。今大殿东南角大井,初祖住此,所穿也。

志后附圆德《四泉辨》,云:

寺中之井以数十计,著名者四,达摩井为初祖所凿,固然矣。而洗钵泉亦附会初祖,窃恐未然。考初祖始至华林,移居光孝,即为萧昂表闻,召对金陵,在寺未久,穿一井,以资日汲,已足矣,何复劳人动众,而洗钵之为耶?且我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昏暮水火,率由叩门。虽我佛亦随众作务,然自丛林法立,则托钵者,自有专司,初祖固未遑及此也,然则洗钵之事,乃六祖所为耳……

可知洗钵泉,与达摩无关。而有关达摩井的具体所在,已很难说清楚,寺志记载达摩井在寺东界法性寺内,胡瑞英通过对悟性寺所在的考证来说明达摩井具体位置难以确定的原因,①胡瑞英:《试论悟性寺和达摩井的所在》,《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第1期。存德认为达摩井在光孝寺当是清代的说法,②存德:《广州光孝寺寺名变迁考述》,《中国佛教述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第251页。此非本文主旨所在,本文依寺志说法,以光孝寺达摩井的开凿为例,进而探讨南朝时期佛教掘井与弘法研究。

由于广州地区在唐代以前还被广阔的海洋所包围,因而人口聚集较多地区大多会挖掘水井以解决饮水问题,而要挖到井水不竭且又水质甘甜的井泉,则大多依赖于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并非寻常百姓可以为之。尤其是在广州地区,因地缘因素,挖井甚为不易,史载“南海县山峻水深,民不井汲。”③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73页。已开凿的水井也多出现难饮的局面,“城内水泉极多,井以数十百计,然溺卤所侵,其味不佳。”④(清)檀萃:《楚庭稗珠录》卷2。不仅如此,饮水问题尚影响广城民众的身体健康,据苏轼记载“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⑤《东坡先生全集》卷56《与王敏仲》。后人所记载的广州饮水难的问题,在六朝时期的表现应该只能更为严重,因此,用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广州重要的民生问题。据学者研究,自赵佗在番禺建城开始,居民的饮用水就主要依靠井和泉。广州现存水井以九眼井为最古,这是赵佗令人在越秀山麓开凿的,后人称之为越王井、赵佗井。考古发现自西汉至明代,在广州南越王宫署遗址共有500多口水井。达摩抵广后,同样遇到“广城水多咸卤”的现实状况,无论是广种福田,抑或是弘法手段,达摩祖师积极地参与解决“贫下何由得”的这一历史问题,编撰出地有黄金的诳语,引导民众凿出一口泉井,名达摩井,“后人伐石为盖,开九窍,护以石栏,其味冷而且甘。”⑥(明)张诩撰,刘瑞点校:《南海杂咏》卷1《达摩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证明达摩的凿井过程是成功有效的。后人对此高度评价:“吾粤之有佛也,自晋达摩始。诳金凿井,以济民生。”⑦(清)黄芝:《粤小记》卷3,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直接道明六朝时期高僧掘井的社会公益行径,“民生”得以拯济,自然民生所向,佛教弘法在此过程得以进行。

能够成功的凿得甘泉,在面对大自然不可知困境的普通民众面前,显然被理解为是一种“神通”能力,这样一种“神通”能力才是获得普通民众追随的重要原因。僧侣们将凿井与佛教信仰联系起来,并将其艰难过程神化,是佛教传入初始阶段,为扩大信众的手法之一。佛教利用“神通”能力向民间传播的方式由来已久,汤用彤认为:“佛教之传播民间,报应而外,必亦藉方术以推进,此大法之所以兴起于魏晋,原因一也。”⑧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4页。任继愈则说的更为详细:

据佛教史籍记载,东来的有名的高僧,都会一些方术,如安世高通晓“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汉末三国时,康僧会“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求那跋陀罗“天文书算,医方咒术,弥不该博”,求那毗地“明阴阳,占时验事,征兆非一”。佛教传入中国所以能被接受,首先不一定是他们那一套“安般守意”的禅法及般若学,看来他们的方术更能吸引一部分群众。①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l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

同时,在几部高僧传中都列有“神异僧”一门,这显然与中国人醉心超自然事物且敬重神异人士有关。②[美]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03页。南朝时期,达摩井的开凿也正是佛教利用“神通”能力在岭南地区的进一步推进的反映,这一过程加以岭南传统的巫道色彩,极力地迎合民众相信超自然力量,进而崇拜祈求的普遍心理。

二、南朝岭南高僧弘法与井的开凿

台湾学者方豪检阅僧传认为:“凡属开山祖师,或擅于治水(亦名之为降龙),或长于引泉,或有功于消灭虎患(亦名之为伏虎),或感化盗贼而使地方能安居乐业。”③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下册《宋代僧侣对于栽茶之贡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第1271页。这些方法皆是佛教入华期高僧弘法手段,其中的引泉,因关系到民众的饮水问题,而更为重要。佛教弘法开凿水井在六朝时期的岭南地区颇为流行。在达摩未至之前,即有东晋昙摩耶舍在佛山开凿塔坡井的事迹。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2《祀典·经堂》中载:

经堂,古塔坡寺。原在耆老铺塔坡冈上,东晋时,有西域僧到此结茅讲经,时此地犹海洲也。隆安二年戊戌,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因讲经始建经堂,堂后有冈。

这一记载后为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8《祠祀二·寺》中的“经堂”条完全抄录。达毗耶舍与昙摩耶舍实为同一人,④详见刘正刚《佛教与佛山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15年。笔者于2013年10月21日在佛山塔坡庙调研期间,在塔坡庙前有一口古井,村民传说开凿于唐代,是佛山保存至今年代最为久远的历史遗物。1998年被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该井为一圆形水井、无井栏、井之四周有用条石铺砌的地面。井水明澈清冽、冬暖夏凉、水源丰富。据村中老人说,此井在大旱之年都不干涸。

但我们以为,村民传说的塔坡井开凿于唐代,并无史料来源。因此推测此井为晋代开凿也未尝不可。理由是晋代域外僧人在此弘法时,此处尚为海洲,饮用水的问题是信众和僧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昙摩耶舍为此率领信众开凿了此水井。到了唐代,人们在开发旧经堂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三尊佛像,而且发现了这口古井,于是在建塔坡寺的同时,又清理修复了这口古井。后来就被传说为古井开凿于唐代。

昙摩耶舍凿井利民,深受民众的崇奉,据《高僧传》卷2言:

以晋隆安中,初达广州,住白沙寺。耶舍善诵毗婆沙律,人咸号为大毗婆沙,时年已八十五,徒众八十五人。时有清信女张普明,谘受佛法,耶舍为说佛生缘起。⑤(萧梁)慧皎:《高僧传》卷2。

昙摩耶舍不仅使85人成为僧侣,还招收了女弟子张普明,其本人也深受南海地区的百姓的尊敬与喜爱,百姓平常都称呼他为大毗婆沙。

此外,六朝时期尚有景泰禅师、智药禅师、杯渡禅师等凿井的事迹。景泰禅师,据《舆地纪胜》卷89言:

景泰禅师,梁大同中驻锡罗浮山,结庵小石楼下。广州刺史萧誉召与语,甚异之,朝游南海,夕返罗浮,时谓之圣僧。①(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第89《广南东路·广州·仙释》。

南宋末年李昂英作《景泰禅师传》,明郭棐所编《岭海名胜志》全文录入,部分如下:

景泰禅师,头陀僧也,不知何许人。初罗浮未有僧,大同中,师始驻锡,诛茅为庵,于小石楼下居焉。师甚有功行,善为偈颂,颇有道术,役使鬼物。常居山顶池上,池有蔬叶,师曰:“此泉当与人境通。”因书偈投于水,偈岀广州王氏池中,因舍其地为寺,号曰王园寺。广州刺史萧詧每召与语,朝游南海,暮宿罗浮,时谓圣僧。始至山中,其徒以无水难之,师笑而不答,已而卓锡于地,泉涌数尺,流汲不竭,人号为卓锡泉。詧因建寺于庵,所题曰南楼寺。师尝说法,有龙来听,人号其处为龙王坑。又于阿耨池东建塔,曰陵云,又造阿耨王塔三十二所。师尝引虎豹,以负瓦钵,入定而逝。②(明)郭棐编,(清)陈兰芝增辑:《增补岭海名胜志》卷2《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33-534页。

景泰禅师有“道术”,卓锡泉而引虎豹,龙听说法,朝游南海,暮宿罗浮,号“圣僧”,这些都是令民众所崇信的重要的神通因素,由此可知,景泰禅师即是汤用彤所言的借方术以弘法的典范。卓锡泉,泉有九孔,俗又呼为“九眼井”。③(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故宫珍本丛刊第26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景泰禅师的神通,也得到了当时广州刺史萧詧的认可,不仅与之友善,且为其建南楼寺。一方面是由于当时萧梁上层崇佛影响,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萧詧借景泰禅师以行教化的用意。僧侣凿井,部分弥补了官府在公共设施上的缺乏,从而得到了官民的一致认可,香港学者范家伟就认为“六朝岭南佛教发展,每每得到官吏和信众支持,僧侣与官民关系,也显得非常良好。”④范家伟:《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佛学研究》1995年。

景泰禅师除在罗浮山凿井外,又在番禺景泰山凿泰泉,宋方信孺尝记之:

景泰山七仙寺,昔传景㤗禅师之始卓锡也。有七仙人为守其地,后来开得石履、古鉴各一,至今犹扄山中。

卓锡泉,在七仙寺中。亦由景泰禅师卓锡得之。泉中有双蟹,月明时往往浮出,人卒莫能得之,真灵怪也。⑤(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广州:广东出版集团,2010年,第32-33页。

梁朝大同年间,景泰禅师在白云山建七仙寺,因附近缺水,禅师遂以禅杖往地上一插,立见泉水涌出,故名曰卓泉,后人又名之曰泰泉。因为景泰禅师卓锡得泉,故以为名。泉中的双蟹,亦为景泰引泉增添神秘色彩。当然这过程富有传奇色彩,可能是后世民众将其神化。一口井的开凿在南朝时期是极其不易的,高僧凭借其独有的宗教号召力,引导民众参与掘井活动中去,间接的也反映了广州地区佛教信仰的普及。

智药禅师,事迹与景泰相近,皆有异行,据万历《广东通志》卷66《外志一·仙释》言:

智药禅师,天竺国僧也。武帝天监元年自其本国持菩提树航海而来,植于王园寺。寻流上至韶州曹溪水口,闻水香,掬而尝之,曰:“此溯上流,别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宝林,乃预记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来此演法。至唐,六祖传衣钵于曹溪之上,果符其说。尝开月华寺。住罗浮创宝积寺。后来韶又开檀特寺、灵鹫寺。神异莫测,朝游罗浮,暮归檀特。普通六年,于罗浮受龙王请,入海演法,不复返。将去时,剪爪发付弟子善普塑像永镇檀特。①(明)郭棐撰:《(万历)广东通志》卷66《外志一·仙释》。

从材料中可知,智药禅师广建寺宇,以预言和神异著称。其与光孝寺的关系,至为重要,栽种了一颗菩提树,从此我国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由是四方缁流及文人学士,对光孝寺菩提树,特为爱重。自唐至清,凡至寺参礼者,无不于菩提树流连欣赏,或发为诗歌,吟咏不辍。”②罗香林:《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香港:中国学社,1960年,第147页。不仅于此,智药禅师亦在光孝寺留下了西来井古迹,《光孝寺志》卷三《古迹志》载:

西来井,在六祖殿后,相传智药三藏卓锡得泉,用以溉菩提树。且此乃灵源,与吾西天宝林不异,后人因名西来。虽大旱不涸,井与旗舍相邻,居人多就汲焉。

据此,可以知晓,西来井的开凿,其目的是在于灌溉菩提树,后为居民所汲饮。相传,杯渡禅师曾至东莞境内,弘法布道,《高僧传》卷十载:

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至(元嘉)五年……便辞去云:“贫道当向交广之间,不复来也。”③(萧梁)慧皎:《高僧传》卷10《神异下·宋京师杯度》。

杯渡禅师与前文提及的高僧不同,是由北而南来,杯渡禅师凿井的记载见于康熙《广州府志》卷8,“灵渡山,与杯渡山相峙,旧有杯渡井,亦禅师卓锡处。”④(清)王永瑞撰:《(康熙)广州府志》卷8《山川》。杯渡禅师凿井于此,也与其地理位置有关,灵渡山位于东莞屯门地区,而屯门地区又位于珠江口与南海交通要冲之地,是进出广州的必经之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一个起点,⑤李庆新:《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载《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02页。所以人口汇聚,然屯门周围皆为大海,海水苦涩难饮,杯渡井的开凿亦是济民生之善举。

六榕寺亦有一口南朝所凿古井,惜未晓何人所建,据《舆地纪胜》卷89记载:

千佛塔,在州西净慧寺,靖拱中郡人林修建,古井九,环列台外,中有巨鼎,藏剑二、镜一,瘗佛牙其下,刘氏长寿寺也,刘之宗女为尼居之,其塔髙二十七丈。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9《广南东路·广州·景物下》。

净慧寺即今六榕寺,在六朝时名宝庄严寺,这个宝庄严寺最早建于南朝宋,塔则修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南汉末焚毁,到宋代又重建,并且也发掘不少梁朝时的古迹,最著名的就是佛牙舍利。元代吴莱《南海古迹记》对此有较为清晰的记载:“宝庄严舍利塔在西城门内,梁大同间,昙俗法师奉武帝命,求释迦舍利,创千佛塔。唐高宗时,广州都督李重建,王勃记。有古井九绕塔,内有古鼎,藏剑二、镜一,銛莹,下发得佛牙舍利,似是梁代故物。”⑦(唐)王勃著,蒋清羽注:《王子安集注》卷18《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21页。吴莱对王勃所说的“古井”的解释说明,此九口水井肯定不是唐代开凿,而井中的藏品以及佛牙舍利,只能解释为梁朝建寺时即同时开凿了水井。

南朝高僧开井引泉,以济民弘法,后世也多有效仿。比如六祖也有多处凿井的文献记载,光孝寺开凿洗钵泉,韶州有“卓锡泉,郡东南五十里南华山,六祖浣衣卓锡所出,苏东坡有铭。”①(清)马元撰:《(康熙)韶州府志》卷2。南雄州有“霹雳,一名卓锡,在云封寺,泉出石穴,旧传六祖卓锡于此。”②(明)谭大初:《(嘉靖)南雄府志》卷上《提封·泉》。唐代潮州有大颠和尚卓锡得泉,“有卓锡泉,僧大颠初居于此,山故无泉,颠杖锡卓之得泉,因名。”③(清)吴颖、贺宽撰修:《(顺治)潮州府志》卷8《山川部·潮阳山记》。宋代惠州有普通禅师凿井,“宋开禧甲子,自曹溪来居泉源山前,此居者多欲为庵,而苦于无水,及师来居,窍其地,得泉于榻之侧,其味甘冷,视卓锡无异云。”④(明)姚良弼修,杨宗甫撰:《(嘉靖)惠州府志》卷14《外志·仙释》。明清时期南海正觉寺有异僧以金凿井,与达摩祖师事迹略同,如下:

正觉寺有异僧,知寺前花冈之阳有甘泉可井,绐富民关宗畏以此地下有金,及掘无所得,僧挈瓶汲水治茗,与富民饮曰此何啻黄金,因而为井以普惠于乡,不亦可乎?时泉为一乡之冠,前十年味忽咸,今渐复,此僧故。后每阴雨夜,附近居人时见其锡杖游行,与生前无异云。⑤(清)黎春曦:《南海九江乡志》卷5《志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39册,上海:上海书店,2013年,第415页。

三、后世士人对南朝井的吟咏

井泉开凿不易,与弘法高僧的紧密关联,使无水之地成有水之区,寺院彰而地势旺,历来为佛徒所重,后世文人,凡参礼者,也无不吟咏记诵,感怀梵僧济民之功。

一口好井的开凿,常成为一地的名胜古迹,达摩井即被列入《舆地纪胜》卷89《古迹》:

达摩井,在悟性寺前,梁达摩指其地曰:“下有黄金万余两。”贪者力凿,泉渫而亡,以师为诳。师曰:“是金未易以斤两计也。”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9《广州东路·广州·古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些名胜古迹常常不仅为历代方志所记载,亦为文人文集的重要篇章。《光孝寺志》称为“从来胜地名人,相得益彰……抑亦艺林之盛也。”⑦《光孝寺志》卷11《题咏志上》。《光孝寺志》卷12《题咏志下》记载了广东文人僧侣对达摩井、西来井的赞咏:

达摩井

文学 方秋百

一苇江能渡,千年井尚存。水香难问讯,心印定知源。有穴金长涌,能空道始尊。毒龙降后渴,瓶绠与僧言。

达摩井

垣曲县令李卓揆,香山人

一苇渡江来,灵泉自开凿。古月照心圆,风吹桐叶落。

达摩井

孝廉冯公侯,番禺人

话到名泉卓锡多,五丁何必向人科。怪他渴想唯金贝,些事诙谐纪达摩。

达摩井

元旻,本寺僧

一脉来何远,传闻卓锡开。洞然沈甓甃,时或动风雷。

达摩井

成鉴,本寺僧

求金凿池世缘痴,化出灵源事亦奇。湛寂寒光星月印,难将觔两说人知。

西来井

碧甃清涵道在兹,当年卓锡许谁知。凭君若问西来意,法乳渊源引一丝。

明张诩《南海杂咏》卷6《达摩泉》记载:

水火良为世所需,争知仁道急于渠。是谁凿此先天窍,万两黄金也不如。

除本省士人外,外省士人莅寺礼佛者,亦多所题咏,据《光孝寺志》卷十一《题咏志上》载:

达摩井

杭世骏,浙江仁和人

香厨不逢僧,日落俯鉴井。苔瓷含古春,铜瓶乏修绠。莫轻尺水波,曾照渡江影。

达摩井

许宪,福建闽县人

欹斜古瓮碧苔侵,闻道当年卓锡深。九载精诚贯金石,源头岂向此中寻。

达摩井

吴沄,浙江山阴人

翩翩只履归,留此寒泉井。汲引清静心,源源接修绠。

达摩井

吴尊莱,浙江会稽人

高僧面壁罢,会此影曾过。危阑涩春藓,空江涵古波。真源不可竭,毋轻一掬多。

罗浮山因景泰禅师的卓锡泉而著名,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曾饮此泉水,评为“入粤第一泉”。①(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3《艺文志四·疏·募修罗浮山宝积等寺缘疏》。苏轼作《题卓锡泉记》,直言卓锡泉远胜清远峡水:

予昔自汴入淮,泛江浙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惟百余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之甘于井也,审矣。予来岭外,自扬子江始饮江水,及至南康,江益清,驶水益甘,则又知南江贤于北江也。进度岭入清远峡,水色如碧,玉味亦益胜。今日游罗浮,酌景泰禅师锡杖泉,则清远峡水又在下矣。岭外惟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②(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1《艺文志二·记一·题卓锡泉记》。

宋代唐庚作《卓锡泉记》:

吾游罗浮,至宝积寺,饮泉而止,寺僧曰此卓锡泉也。昔梁景泰禅师始居此山,其徒以无水难之,师笑而不答。已而庵成,师卓锡于地,泉涌数尺,自是得井,山中迄今赖之,知水者以为甲于峤南。①(明)戴璟修,张岳撰:《(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40《杂著下·记》。

罗浮山无水,景泰禅师凿卓锡泉,《记》未载凿井的过程,施工人员等,而言师“颐指目使,即捷而且逸也。”强调禅师的神通能力,令人景仰。

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5至22记载了从宋至清的历代文人对卓锡泉的吟诵:

卓锡泉

宋 留元崇

寻仙得招提,借我此歇脚。瓜枣未暇求,杯水得甘酌。境空风泉高,夜永云卧薄。明当约麻姑,石桥骑白鹤。

又题卓锡泉

吾师知地脉,杖锡此间卓。分占神仙囿,敲出清冷玉。锡飞已乘龙,泉㓗可饮鹤。林下几寒暑,池中不盈涸。木石常借润,瓶罂随量足。池无汲绠线,逗引走修竹。渴心生尘埃,对此惬所欲。洗耳听松音,漱齿汲山绿。更携一壶归,为浣众生浊。遥愧山中人,四时自斟酌。

卓锡泉

风月衿怀歉古人,萧然天地一闲身。夜来偶读唐庚记,贯石通泉在一真。

卓锡泉

宋 郑康佐

大士西方来,诛茆老幽麓。振锡风云上,飞泉滂山腹。□泓自清甘,千里田畴足。源深而流长,何必贵川渎。

卓锡泉

宋 陈鹏飞

披沙觅山泉,不知泉在师锡端。借师锡端卓白石,不见师泉见山锡。须弥芥子本无别,离一离二别胡越。我师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满恒河沙。沙河现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饷。

卓锡泉

明吴高

高僧一挥锡,觱沸自然流。怪得谈经处,能令石点头。

卓锡泉

清 刘世重

□□曾此留飞锡,一窦灵泉应锡生。清可照天无色□,澹能□月有虚明。崖前雨过苔衣净,洞口风迥畅翅轻。待挈□瓶煎堕叶,黍珠楼下听经声。

卓锡泉

清 杨应琚

高僧一卓锡,流出罗浮髓。时有素心人,持瓢来饮水。

其二

秋冬泉水深,春夏泉水浅。执此问寺僧,默默不能辨。

卓锡泉

清 顾嗣立

尢孔涓涓汲更流,品泉重续昔人游。诗成为诵坡仙句,独饮泉旁自献酬。

景泰禅师泰泉有宋代方信孺的题咏:

景泰山七仙寺

老衲诛茅昔小留,七仙阴为护岩幽。不得石履呈奇怪,安得西归好话头。

卓锡泉

泉源无处不流通,隐显何关卓锡功。欲识海潮连地脉,祗今双蟹出泉中。①(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广州:广东出版集团,2010年,第33页。

结 语

南朝时期,驻锡岭南的僧侣在南朝时期共开凿了达摩井、西来井、塔坡井、卓锡泉、泰泉、杯渡井、宝庄严寺井等七口泉井,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这与佛教初入岭南的分布有直接关系,严耕望研究认为东晋南北朝岭南则惟南海、罗浮山僧侣较多。②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页。译经虽然是文献记载中所见的此时期岭南最重要佛事活动,③参阅何方耀《晋唐时期南海求法高僧群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2-158页。但弘法亦同步进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皈依佛法,东来梵僧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技能进行弘法,凿井开泉则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解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饮水障碍,且其过程中的神异色彩更有利于岭南民众接受佛教。济生利民,是梵僧凿井的初步动因;借此布道,才是高僧引泉的终极关怀。泉井,因高僧而显著,成一地之名胜古迹,为后世文人缅怀追溯的对象,题咏不辍。

猜你喜欢
景泰达摩高僧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突发事件链的罐区定量风险分析
乡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浪淘沙·听父亲谈景泰一条山 如山似水君
心中的镜子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达摩
唤醒良知
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