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途径探讨

2021-11-25 00:49张莉菁
经营者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经营性公务资产

张莉菁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有企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如何在确保实现国有企业商业价值的前提下,做到国有资金的保值增值,是每个国有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内涵

国有企业属国家所有,其内部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等都隶属于国家,而这批资产的组织、指挥、协调以及监督控制等工作由企业自身进行。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巩固和提高全面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不断发展,是当前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出的要求。在理论概述中,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实施所有者权力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狭义上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则是国有企业按照法律和国家的授权所实施的国有资产经营行为的总称。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原则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要符合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要求,还要符合公共经济治理的逻辑管理要求,其进行资产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科学性原则

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设置的各项管理体制和方法都必须符合国有资产管理运行的客观要求和分类,必须遵循内在要求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国有企业资产的价值,保证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有较高的效率。例如,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只有做到专人专事、权责分明、依责赋能,秉持科学分配的基本原则,才能够避免出现多头管理、一家独大等现象。

(二)法制性原则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必须纳入法制体系,除了强硬的法制体系的约束,还要做好对相关人员的法制观念培训等工作,尽全力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强制性。

(三)规范性原则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虽可灵活调整各层级、人员权限,但是必须做到体制统一、逻辑统一,使企业上下一体,在明确个人任务的同时兼顾系统性,避免体系交叉、权责交叉[1]。

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综合性问题

第一,对各类资产管理缺乏整体部署和体制规划。很多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顶层制度并不健全,资产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目前依旧有很多国有企业尚未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只是在遇到问题时不断补充条款,久而久之导致制度机构臃肿,不仅起不到指导作用,反而有失管理水准。第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配套体系不完善。除了根本的资产管理制度,相关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都需要完善,但实际上存在产权界定模糊、责任传递链条长、相关责任落实慢等问题,这说明企业资产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三,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约束效应的下降。关于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虽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但是实际的约束力并不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松弛,缺乏刚性约束和正确引导,进而引发资产流失、浪费等,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和保全方面的政策引导能力较弱[2]。

(二)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

就一般国有企业来看,其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的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并不多,这部分资产在行政类和事业类单位中更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针对性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虽然针对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对于地方企业来说,这些公务性资产的综合管理权仍旧在上级单位手中,其资产横向配置等不明确,下级企业不能自主发挥管理作用,很容易出现资产架空行为,影响资产使用效率。其次,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相关的财务、业务管理联系不紧密。各职能部门专注自身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处理中,很容易出现资产涵盖不全面的情况,又因为部门之间普遍存在沟通壁垒,极易出现业务部门领用后财务部门未及时登记的行为。

(三)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

所谓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即在企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资产,其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根本原则。2016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专门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部署了各项改革措施,正逐层次地分步推进,但是其实施效果和具体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实际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经营性资产呈现出明显的多头碎片化管理特征。另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应当呈现出更多的服务性、公共性特征,虽然在国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国企已经退出了房地产等领域的竞争,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争当“地王”的恶劣行为,这将使国有企业无法发挥资产的最大价值[3]。

(四)资源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

资源性资产具有一定量、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属性,相较于其他性质的资产来说,其属于动态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资源性资产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当然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管理问题。第一,产权模糊化。国有企业对资源性资产管理缺乏系统全面的产权登记工作,且资源性资产具有特殊性,很多企业无法用常规方法评估其价值,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无法被准确估量。第二,资源性资产的权责划分不到位。对于国有资源性资产的划分,企业缺乏相应的识别和界定能力,很容易导致资源性资产流失。

五、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途径

(一)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综合性管理

要优化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必须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资产综合性管理入手。第一,构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基本框架,明确资产管理目标,在已有的体系架构中,进一步丰富其资产管理内容。基于国有企业资产所承担的责任和经济性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秉持专人专事、依责赋权等原则,提高资产管理框架与企业的适配性。第二,充分明确资产在国家机构与国有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厘清二者资产管理的权责,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和类型实现一定程度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确保各类型资产能够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进一步强调法制作用,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条文和严肃的执法机制,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顶层设计,逐层渗透,层层嵌套,保证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二)深化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1.横向、纵向理顺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管理中,最有资格承担公务性资产管理工作的为各级财务部门。从横向出发,可将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相关的管理权赋予相应的财务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的分配,从源头上引导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高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从纵向出发,国有企业资产呈现出统一分配、分级监管的管理特征,再加上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实际上是国家财政的其他表现形式,在来源和经营中都与国家或当地的财政资金运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从国有企业内部来看,可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进行划分,使相关人员独立负责,相互限制又相互促进。

2.推动企业资产管理与财务、业务深度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业务深度融合,其实是当下经济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首先,必须充实当下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人员,加大基础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资,使管理配置能够与公务性资产管理匹配。其次,要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对国有企业资产运动进行线上管理,及时发现公务性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这对下述的经营性、资源性资产管理同样适用。

3.强化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产线上管理,是监督国有企业资产的措施之一。此外,还可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监督闲置、浪费、侵占公务性国有企业资产等恶劣行为导致的资产流失,监督体制全面覆盖以后,必须加大执行力度,完善相应的惩罚制度、责任制度,做好处罚工作,给人们以警示,最大限度地控制违法乱纪行为。

(三)深化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1.明确领导层、管理层的资产管理权限。经营性资产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十分重要,对这部分资产进行管理也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必须重塑国有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对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认识,使其充分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践行相关理念,配合部门更好地完成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可通过宣传手册、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员认识,营造良好的内部资产管理氛围。第二,要根据岗位职责,明确资产管理权限。在当下国有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之间,多头管理或一家独大的行为仍旧存在,必须合理分配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权限,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此外还要完善授权管理体制,确保经营性资产在国有企业内部的正常流动。

2.完善国有企业在经营方面的激励、监督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除了依靠强硬的管理制度和手段的约束,还要依靠相关执行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质量。第一,要发挥机制约束作用,必须强调国家法律以及企业内部各项制度措施对董事会、监事会的约束效应,如果发现有浪费资产或不当运用国有性质资产的行为,必须及时止损,同时给予一定惩罚,严肃问责。第二,要发挥经营绩效激励作用,运用绩效考核机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管理经营性资产作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可以调薪、升职,也可提供培训、团建等机会,这不仅能保证经营性资产的安全,而且能提高经营性资产的利用效率。

(四)加强资源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1.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看待资源性资产管理。资源性资产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共存,所以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深化资源性资产的管理。第一,要敬畏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国有自然资源。虽然我国可再生资源丰富,但是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再充足的资源也会被人口稀释。如果按照人口计算资源的话,我国属于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必须使国有企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引导大众珍惜资源,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社会效益,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筹规划,更好地推动企业长足发展。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寻求和谐共生之路。第二,要置身经济市场,发挥资源效益。在法律和制度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市场的供求是国有企业实现资源性资产商品化的主要途径,国家必须对资源性资产进行强制性管理,自发培育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交易平台和市场,保证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明确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界限,控制政府对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交易的干涉力度,为资源性资产市场的运行提供根本保障,还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基础权限的流转工作,采用线上交易的形式,让各国有企业都能掌握资产信息。

2.提高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利用率。提高资源性资产的利用率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持续运行的根本,必须做好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管理,不断提高资产利用率。一要严格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资源性资产开采,不威胁环境健康发展;二要设置相应标准,在资源开发、管理以及使用等方面,基于此标准开展活动,引导国有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性资产管理;三要找准经济市场需求与资源性资产的制衡点,在不过度开采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经济与生态;四要做好稀有资源利用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并积极参与相关监督工作。此外,还可从资源税方面入手,强调资源税的作用,扩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呼吁国有企业重视资源性资产,更新现有资源税制,适当调整资源税率,完善资源补偿工作,让国有企业自觉承担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

六、结语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当下的社会效益,因此在对其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全方面、多维度地进行考虑。本文从国有企业所属资产的不同性质入手,即在公务性、经营性以及资源性方面,分析不同性质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市场实际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为我国国有企业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提供参考,发挥资产的最大价值,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性公务资产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基于CMMI的软件组织资产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新时期做好公务接待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