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目标也逐步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转变。在此背景下,体验性教学应运而生。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数学课堂作为载体,着重分析体验性教学的方法,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体验性教学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深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占据了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长时间处于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不同的是,体验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提高极为有利。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实现教学实效的强化。
一、构建教学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新时期下,小学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感受以及掌握新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法[1]。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相对较小,缺乏一定的知识和阅历,要想学好数学这门课程,那么就离不开大量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多元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逼真的情境,可以迅速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另外,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进行了情境的创设。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主题图:4块月饼、喜羊羊和懒羊羊。于是,教師讲述故事:这是村长给喜羊羊和懒羊羊的月饼,懒羊羊有些贪吃,想要3块月饼。教师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公平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公平!”教师:“那么,怎么分月饼才是公平的?”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说出了答案,即“平均分”、“一人2块”……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这时,灰太狼来了,趁喜羊羊和懒羊羊不注意,他抢走了3块月饼,可怜的喜羊羊和懒羊羊只剩下1块月饼了。接着,设计问题:“这下喜羊羊和懒羊羊怎么分配这1一块月饼,才公平呢?”学生:“一人一半。”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是学习分数的必要前提。不仅如此,还引导学生从口中的“一人一半”产生质疑,因为学生发现一半无法用以往所学的数字表示,自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在后续学习中积极参与、体验,较好地吸收和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3]。
二、紧扣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细心观察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不少生活化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具有生活气息的体验式课堂,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关联,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的[4]。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模拟成文具店,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有的学生扮演文具店老板,有的学生则扮演顾客,购买文具用品。“文具店老板”可以将自己的物品作为“售卖”的“文具”,并且在其中标注价格,如一支钢笔的价格为7.6元,一本笔记本的价格为3.5元,一把尺子的价格为1.2元,一个笔袋的价格为6.5元,一盒水彩笔的价格为9.8元……“顾客”则按照个人的需要购买相应的“文具”。在此期间,学生需要自主计算“文具”的价格,完成买卖活动。在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获得了良好的生活体验,并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理解新知。当然,当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真实的购物任务,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设计趣味游戏,实现寓教于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个趣味的游戏活动通常可以快速吸引他们的关注,集中他们的精神。尤其是对于尚处于成长初始期的小学生而言,趣味游戏活动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对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将其和数学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玩的同时体验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进而更加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如若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实施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拍七令”的游戏活动:从1~99报数,但有同学报到含有“7”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而是要拍手,轮到下一个人报数。报错数或拍错的人淘汰,接着再从1开始重新报数。可以发现的是,在游戏中,学生热情高涨,在玩中学习“倍”相关知识,不仅促进了教学的有序实施,还实现了反应能力的锻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一举多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体验性教学活动,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高质量数学学习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视。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小学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新理念为引领,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积极寻找契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载体,努力创设优质体验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丰富知识、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才伟. 试析体验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2021(2014-14):48-50.
[2]林夏慧.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性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1).
[3]吕诚. 指尖上的感触——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2019年4期):597.
[4]林艳平.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9, 000(004):P.74-74.
[5]张志超. 数学游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与策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