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理想教育

2021-11-24 06:35何浩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育

何浩

摘要:教育文化具有巨大的惯性,突出表现在对人类生命个体教育的影响上。从宏观层面来说,正是教育文化的惯性致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改革难以改变方向。如果仅从课程改革、方法改革、工具改革、管理改革等层面切入,而不考虑改变现有的教育文化,那么教育改革便只能是工匠式、渐进式的改革,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此时,“理想教育文化”就是为克服原有教育文化惯性而提出的另一种可能的方向。而要将理想教育文化落地、落实、落细,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教育样态——合作对话式教育,使其成为承接理想教育文化的载体,真正实现教育变革。

关键词:教学过程;理想教育;教育;

理想教育的提出,紧紧围绕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核心。在理想教育的整个文化体系中,“育人”是首要目的,最终要培养出的是“最佳公民”,具有“尊重、民主、责任、科学”的核心素养,这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理想教育是基于人性的,必然能夠关切到个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可以说,理想教育这一理念,从根本上确立了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人的目标,将个体成长的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具体的教育方式来说,理想教育文化体系非常关注“知识”。

教育的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要使“知识”发挥好载体的作用,关键在教师必须抛弃过去简单的知识灌输模式,通过“扰启、内省、质疑、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生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个性,成为有追求的一代新人。理想教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理念,需要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验证其先进性以使其不断焕发生命力。因此需要在理想教育文化的引领下,探索出一种新的样态,将理想教育文化落到实处。合作对话式教育,就是实践理想教育文化的一种途径。

合作对话式教育重新界定了学校范畴内的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时空的关系。教师来自于成年人群体,学生来自于未成年人或需要进一步成长的成年人群体。来自于不同群体的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成长,构成了学校教育特有的群体——师生成长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本质上决定了师与生、生与生以及师生与时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学校“师生+时空”新型育人共同体。

在合作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对话。在合作对话式教育中,对话是建立在尊重、独立与平等基础之上的,力求提供相应的理解与回答,从而推进成员个体之间的思考与认知建构。这样的对话是建立在实然与应然基础上,本着切实解决问题为共同价值目标和意向。可发生在师与生之间,也可发生在生与生之间,既可以“一对多”对话,也可以“一对一”对话。合作对话式教育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旨在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追求教育将来的进步,希望能够达到新时代教育至善境界的一种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成长共同体,并采取“对话”的方式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达到建立或完善共同体成员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目标的过程。

合作对话式教育中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在合作对话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了成长共同体,是合作、对话的状态。在这种新型的 育人模式中,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核心价值认同、自身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升、对“时空”情境建构的能力等。

在合作对话式教育中,要求教师认同并内化核心价值,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下,把握理想教育文化的核心——基于人性,以育人为目标,培养“最佳公民”。认同了这个基本育人目标后,还应该认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时空之间的对话关系,致力于建设“成长共同体”。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升。

在合作对话式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过硬,学科知识储备不够扎实,就很可能出现合作对话失效的情况。因此,教师的学科素养应该得到提升。此外,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有教育学生的责任。“时空”情境建构能力的提升。合作对话式教育的课堂上,教师依据“两个方法论”组织教学,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不是“演讲家”;可能是导演、主持人、导游、评论员,或者记者。教师与学生及教室的空间环境,构成充满理想教育文化的时空情境。因此,时空情境构建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点。

合作对话式教育在众多专家和课题的引领,教师教学的实践下,能够主动研究教材和教案,自发组织的教研活动越来越多,主动探究的意识更强了,甚至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跨越式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尊重学生不仅体现在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平等的发言权,更体现在尊重他们的思维上”。可以说,教师的观念变了,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更加注重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

推行理想教育文化,推行合作对话式教育,需要每一个学生背后家庭的支持和理解,需要所有的学科齐头并进,需要所有的管理者、师生都一同参与。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管理,聚焦教学,加强家校共建的力量,让理想教育文化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王世元.《理想教育文化的朝阳实践》[J].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2020年7月8日.第007版.

[2] 王玉斌.《以爱和责任践行教育理想》[J].语言文字报.品牌管理.2021年5月5日.第008版.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多方位选拔与培养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人才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