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 明,彭 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风雨桥”作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特有的建筑形态,以其特有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在保存至今的众多“风雨桥”中,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以其在建筑体量、发展历史、文化寓意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廊桥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凭借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开发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既向人们展示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也在和现代设计进行结合中拓宽了民族建筑形态传承与发展的思路,营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桥梁是我国人民生活和出行中重要的建筑形态,它承担了道路通行、交通运输、人际交流等多项社会功能。我国的建桥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受到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桥梁形态在各地“百花齐放”。桥梁匠师因地制宜,根据生活需要和地理条件进行桥梁建设,在漫长的桥梁建造历史中不断创造出形态各异、造型多样的桥梁形式。
作为传统村落中屈指可数的公共建筑,桥梁一直承载着多重功能。南方各地常见的“风雨桥”,则更充分体现了这一桥多用的特点。除了连接交通路线以外,它还作为临时遮风避雨的场所和人们聚集休闲的活动场地。
程阳桥原名永济桥,是南方廊式桥的代表之一,它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县”)林溪河上。广西三江县属于丘陵地带,山多地少,森林覆盖率高。三江县境内有74条河流纵横交错,世居于此的侗族居民大多依山傍水建造村寨。
“侗家人建造‘风雨桥’对桥址的位置是很讲究的,一般选定在寨前河流之下游。”[1]侗族人民世代择水而居,他们和桥结下了“生命之缘”。三江地区山多河密,侗族人天性好客且喜好走村串寨拜访亲友,村寨之间出行之时必须跨越河流,因此各地村寨纷纷在河流、小溪上建造桥梁以便出行。此外,桂北山区的气候多变,之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瞬又会下起倾盆大雨。再加上西南山区夏季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刺骨,程阳桥在建造之初就承载着村寨居民解决出行难题和应对天气变化的功能诉求。侗族工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前人建桥经验之上发挥个人的技艺创造性,建造起了既能遮风避雨防晒,又便于人们休闲歇息的程阳“风雨桥”(见图1)。
图1 程阳“风雨桥”风貌
程阳桥诞生之后命运多舛。它始建于1912年,在1973年和1983年先后被洪水摧毁。但是,由于它在交通出行方面的重要性和作为民族文化建筑的特殊性,洪水过后都及时得到周边村寨居民修复。因此,程阳桥建造和修复的历史跨越了百年历程,是几代侗族居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成为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程阳“风雨桥”于1982年2月23日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程阳桥既为人们提供了通行便利,也是居民和行人遮风避雨、休憩聊天的场所。农闲之时,附近的居民会在桥上从事简单的农事活动。傍晚时分,人们在桥上聚集纳凉聊天,舒缓辛勤劳作后的疲劳。同时,“风雨桥”作为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表现出了侗族居民热情大方、聪明能干、乐于奉献的族群观念。以程阳桥的修建为例,巨额的耗资和浩大的工程量全部由十里八乡的侗族居民自发合力承担。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责任感,“风雨桥”就是在居民们日常生活“节衣缩食”的积累中建造起来的。
程阳桥能够在上百年的时间内屹立不倒,承担着林溪河两岸居民通行、休憩、公共活动等社会功能,这离不开居民同心同德的协作和努力,自发地在洪水过后对程阳桥进行修复重建。它在居民心中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公共建筑范畴,逐渐成为侗族居民进行集体民俗活动、文化展示与交流、民族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出于保护程阳桥的目的,一年中有4天为程阳桥的“探桥日”。每到“探桥日”这几天,十里八乡的侗族居民身着节日服饰,携带宴宾美食齐聚程阳桥,进行桥体勘察和修复、民俗表演等一系列探桥活动。在维护桥体安全的同时,还让侗族民歌民舞艺术获得了创作和展示的舞台,在“探桥日”系列民俗活动中,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程阳桥坚固的桥体结构经受住了历史岁月的考验,已成为其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石墩木面、飞檐瓦顶的廊式“风雨桥”从建造到修复,以穿斗式结构进行桥体支撑,桥体与桥墩之间采用榫卯形态将纵横交错的数十根杉木层层相叠进行架构,并衔接立于水中的积压礅。桥体上端的亭、廊等建筑形态错落有致,依托远处的山水风景勾勒出程阳桥独具标志性的桥体外轮廓(见图2)。
图2 程阳“风雨桥”造型
程阳“风雨桥”的“桥面长77.76 m,宽3.75 m,桥亭高20.25 m。它有‘五墩四孔’,每孔净跨14.80 m”[2]。这是一座六角青石墩木面桥,本地青石垒成的船型石墩,这样的造型既能减轻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又能使桥墩的造型显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程阳桥建造之前,工匠根据历年来林溪河的水文特征,将水流急、河床落差大等因素充分考虑到桥梁的设计中,对桥墩的间距进行了尺度上的限定,两个桥墩之间的净跨度约为14.4 m。在雨季到来时,容易出现大量的漂浮物穿过桥墩。这样的间距设置,避免了因洪水冲下来的大件木料横阻河面造成桥墩损毁。
程阳桥建造时使用的材料为本地常见的杉木,如桥的正梁选用截面半径为40 cm的杉木原料,采用纵横“十字交错”的多联式形态进行拼接。由于桥墩之间的间距较大,单一木料难以在尺寸方面满足其跨度需求,造桥工匠就在桥墩上方采用多层延伸的组合形态设计,为桥梁的柱墩进行挑梁处理;每层保持近1 m的出挑长度,让第3层正梁能够平稳地架在挑梁上。这种形态有效地解决了木料尺寸有限和净跨度过宽的造桥难题。程阳桥挑梁式的结构形态在稳固桥体的同时也为桥体整体造型平添了几分创意元素。
桥体通身没有使用“一钉一铁”的金属件。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人力和简单的木工工具就完成了整座桥的设计与施工,充分体现了侗族居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造物思想,也展示了侗族匠师高超的技艺。
程阳桥主体由4段19间桥廊相连5座塔式桥亭组成,和桥体的“五墩四孔”造型特点相对应。同时,程阳桥和林溪河形成一个“十字交错”的大地艺术,灰色的廊亭、透明的河流和绿色的两岸绿植形成了“廊亭相会”的独特文化景观(见图3[3])。
图3 程阳“风雨桥”立面
程阳桥的造型是侗族造桥技艺和汉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创作出来的新型桥梁形态。“桥面建筑屋顶造型以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的重檐歇山、重檐攒尖顶为主,追求重檐的造型美感。”[4]5座桥亭造型各异,呈对称式形态分布。居中的桥亭呈现为“重檐六角攒尖”的形态,六角的形态又俗称“六面倒水”。两座呈对称分布的“重檐攒尖”形桥亭在它的近端两侧,在桥廊首尾两端各有一座“重檐歇山”桥亭。远观程阳桥,从中央向两侧呈现出高低错落、节奏鲜明的整体形象。桥体通行宽度为3.4 m,边缘区域使用灰瓦和木料构建了一条长廊,整个桥体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公共空间(见图4[3])。
图4 程阳“风雨桥”平面
桥亭顶部也采用“重檐”的形式(见图5),建造时工匠考虑到桥体基础部分的体量,部分桥体以木构架形式悬空于林溪河之上。需要结合桥体负荷要求,限定桥体体积,因此,程阳桥简化了传统建筑的结构,出现了不同于侗族鼓楼的顶部形态。
图5 桥廊顶部
桥亭之间有4座桥廊相连,桥廊的内部为抬梁式结构,每根木料均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布置,纵横分明地出现在桥体结构中,井然有序地在桥廊结构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程阳桥中央桥亭的攒尖顶端呈锥形形态,聚集于一点并以7粒圆珠组成葫芦宝顶。近端两侧也带有相似的多彩葫芦顶。迥异于桥体其他建筑构件以青瓦白墙为中度色调,在桥顶呈现出多彩艳丽的一抹风景。
桥亭顶部形似江南园林中的“飞檐”形态,并根据桥亭的体量进行了大幅度缩小形成独特的“翘脚”造型,几乎所有的亭顶转角处都可见“翘脚”的痕迹。“檐角灰塑呈45°角斜向天空,S形引颈长鸣的似凤似鹤意象形态,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使桥身显得挺拔轻盈飘逸。”[5]
造桥工匠在程阳桥博风板的位置装饰了侗族特有的图案样式,3色相间的祥云纹(见图6)在白色背景的映衬下把飞檐装点得分外艳丽。红黄绿3种颜色是在侗族建筑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色彩组合,也是在和中原地区建筑形态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常见的色彩搭配。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建筑和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不断融合的共生式发展趋势。
图6 装饰细节
程阳桥作为侗族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它的建造工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再加上它在三江侗族居民生活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程阳桥已经成为桂北地区侗族建筑艺术的代表。程阳桥的造型艺术在当代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和旅游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它作为民族建筑艺术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大量以程阳桥为原型的“风雨桥”或者公共建筑正拔地而起,虽然这些新建建筑物在用途和结构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大多都保留了程阳桥独特的造型形态。这为程阳桥为代表的民族建筑艺术的当代传承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在现代建筑中,“风雨桥”造型的桥体建筑能够在满足基本的通行、运输等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将“风雨桥”中的人车分流、遮阳避雨、驻足休憩等传统功能建筑形态融合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实现传统建筑形态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
如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城于2010年建成的“三江风雨桥”,就是对程阳“风雨桥”造型艺术进行的当代传承。“三江风雨桥”的主要桥体在结合现代造桥技术的同时保留了“风雨桥”中独特的塔式桥亭形态,并在中央车行道的两侧设置了人行桥廊供行人步行通过。“三江风雨桥”根据桥体的实际长度,在桥亭的数量和建筑尺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在造型和结构方面邀请了当地工匠团队进行“操刀”,充分保障了在建筑艺术和造型尺度方面对程阳桥造型艺术的传承。
同时,在使用功能、建筑体量等方面都是主动适应了现代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但又较为完整地保留了“风雨桥”木架构的廊亭形态。这是以“风雨桥”为代表的侗族建筑形态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延伸。
程阳桥本身是具有实用功能的民族建筑。它在当代传承的过程可以将这种造型艺术与使用功能相融合的建筑文化体现出来,设计出兼具形式与功能的现代建筑。在广西地区一些博物馆、纪念馆及旅游景区中,以程阳桥为原型建造的“风雨桥”更是成为这些地区展示当地民族文化的建筑符号。
这类“风雨桥”形态的建筑一方面增强了“风雨桥”作为广西地域文化代表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对新的历史时期下以程阳桥“风雨桥”造型艺术的当代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民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融合等。这些内容不仅是程阳桥等民族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是当代建筑如何对传统建筑形态与文化进行兼容并蓄式吸收的现实问题。
传统建筑在材料、工艺和社会功能方面,受制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限制,已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完整地呈现。而在当代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建筑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更是体现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如南宁市图书馆的设计借用了广西“风雨桥”的意象[6],依托“风雨桥”的造型语言和文化寓意,创作出有层次感的现代阅读空间,让传统建筑样式和理念融合到现代文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中。
程阳桥在当代社会已经超出了传统单体建筑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广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具备了特征鲜明的物质形态,也寄托了侗族人民表达传统文化情怀的精神意象。程阳桥的设计立意、建筑造型、结构形态、色彩搭配、桥体装饰等内容,体现出了桂北山区侗族人民具备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的朴素造物观,这种观念对现代设计的构思与创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乡村振兴、旅游开发等建设项目中,程阳桥的建筑形态已经成为许多景区、公园、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重要的人文景观,借助现代照明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让一大批景观构筑物以新的艺术形态展现这种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视觉符号,也为现代技术手段如何更好地帮助传统艺术形态实现时间与空间层面的当代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在现代城市景观的建构中,“风雨桥”的造型艺术可以和植物造景、缩微景观、新媒体艺术等形式相结合,从多种设计角度去诠释传统建筑艺术形态的文化寓意,即为现代人群更好地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视角去理解程阳桥的精神情怀。
在旅游民宿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把程阳桥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意开发,既能为现代民宿设计提供重要的素材,也给民宿空间的创意增加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设计语义表达:如精巧的桥体榫卯结构可以应用到民宿建筑的外观形态中,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寓意的空间。
“风雨桥”是我国侗族人民精湛的建造技术和独特的造型艺术理念的体现,它也是侗族文化的精髓。程阳桥在美观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充分诠释了侗族风雨桥特有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能够屹立百年不倒,并且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桥梁是离不开它在桥梁构造方面的巧妙构思,体现了侗族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风雨桥”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成为众多设计形态进行创意时的造型原型和文化象征,以转向性的现代设计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建筑和产品中,实现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