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孙树柳 段海霞 李兰兰 徐秀利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妇科,西安 710061)
宫颈机能不全常导致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法,有经阴道、经腹和腹腔镜3种途径,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阴道McDonald环扎术,但常因难以扎至理想的宫颈内口水平,术后存在较高的流产风险[1,2]。腹腔镜宫颈环扎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cervicoisthmic cerclage,LTCC)具有环扎位置高、环扎带不易滑脱等特点,可有效弥补上述缺陷,但手术时机尚无统一标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发生早产风险显著高于自然受孕[3],且常合并子宫畸形(如中隔子宫和双角子宫)、反复宫腔操作、复发性流产及多囊卵巢综合征[4]等流产高危因素,IVF-ET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行LTCC的时机尚待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122例IVF-ET行LTCC的临床资料,其中孕前手术98例,早孕期手术24例,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纳入标准:(1)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符合2014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标准[5]:①≥1次妊娠中期无痛性宫颈扩张致晚期流产/早产,或宫颈环扎失败史;②晚期流产/早产前妇科检查发现无宫缩性宫颈扩张;③存在妊娠34周前自然早产史,此次单胎妊娠,妊娠24周前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 mm。(2)非孕期检查8号Hegar扩宫棒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6]。(3)在我院行孕前LTCC且术后半年内IVF-ET妊娠,或IVF-ET后早孕期(孕周≤12周)LTCC,且超声诊断宫内单胎妊娠,胚胎存活,孕囊大小≥孕周,未见绒毛膜下血肿等异常。
排除标准:合并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子宫结构性异常。
共纳入122例,年龄22~41岁,平均30.2岁。LTCC术前有1~4次妊娠中晚期自然流产或早产史,在第一次中晚期妊娠流产或早产前有足月产史3例,中孕期引产史3例,早孕期流产史6例,宫颈手术史19例,非妊娠因素经宫颈行宫腔操作史(包括宫腔镜电切术等)5例,其余86例(70.5%)无任何子宫操作史,第一次妊娠即发生无痛性晚期流产或早产。均于IVF-ET前诊断宫颈机能不全,考虑LTCC手术的便捷性及对胎儿可能的影响,均建议孕前手术,但少数患者担心手术后影响移植成功率,或者担心早孕期胚胎停育需要做流产,会推迟到早孕期做。其中孕前手术98例,早孕期手术24例。2组年龄、BMI、孕次、术前流产孕周、宫颈阴道部长度(专人用消毒直尺测量)、宫颈手术史比较见表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LTCC手术方法 孕前组于IVF-ET前1~3个月行LTCC。膀胱截石位,脐部及左下腹共3个穿刺孔,气腹压力13~14 mm Hg(1 mm Hg=0.133 kPa)。用直径6 mm简易举宫器上举子宫为水平位,充分暴露子宫峡部,单极电钩切开峡部两侧缘腹膜,直径5~10 mm,易于辨认子宫界限为宜。将宫颈环扎带(Mersilene RS-22,爱惜康,美国)的两端缝针由弯扳直,紧贴子宫峡部两侧由前向后进针(图1),出针点位于同侧宫骶韧带上方1.5 cm处,调整前方环扎带方向,抬起子宫为前屈位,牵拉两侧环扎带后打结并收紧(保持6 mm举宫器在宫颈管内支撑不取出),在峡部后方打5~6个外科结,距离结外3 cm处剪断环扎带(图2、3)。如子宫为前屈位或近似球形,由前向后进针困难,则改为由后向前进针,进针与出针点与上相反,在子宫峡部前方打结。术后12 h拔除尿管,逐渐下床活动。
早孕组孕7~10周手术。气腹压力10~11 mm Hg,不使用举宫器,改为举宫杯(免操纵杆)轻轻上推子宫协助暴露峡部,型号与宫颈大小贴合。为便于暴露子宫峡部,采用四孔法,增加抓钳向头侧牵拉圆韧带。打结松紧度以尽可能扎紧峡部为宜。术后24 h拔除尿管,逐渐下床活动。术后加强黄体支持治疗3~5 d,应用间苯三酚抑制宫缩48 h,术后第4天常规复查超声,若胚胎存活,无绒毛膜下血肿,次日出院。
1.2.2 IVF-ET及孕期管理 LTCC不影响IVF促排取卵和胚胎移植,术后1个月即可进入IVF-ET治疗周期。2组促排方案、胚胎移植及黄体支持策略按我院常规进行[7]。但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若在移植后妊娠7~8周发现胚胎存活数目≥2个,即建议减胎术,保留单胎妊娠。妊娠期若无其他特殊情况,按正常产检频率进行,无需反复测量宫颈长度;若出现腹痛、腹坠、腹部频繁发硬等情况,及时就诊查找原因,尽早使用宫缩抑制剂。若宫缩过强、不可控制,必要时拆除环扎带以防止子宫破裂。分娩时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根据有无再生育意愿决定术中是否拆除环扎带。
图1 子宫峡部环扎带进针位置 图2 LTCC术后子宫峡部前面观 图3 LTCC术后子宫峡部后面观
记录LTC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吸引瓶中水量减腹腔冲洗水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环扎带打结位置(子宫峡部前方或后方),记录术后妊娠情况,包括终止妊娠时间,足月产、早产或流产情况(晚期流产为12~28孕周自然流产,早产为28~37孕周分娩,足月产为37周以上分娩),产后恶露停止时间,新生儿出生情况等。
2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孕前组2例术中因牵拉环扎带过程中宫旁小静脉破裂出血分别50、85 ml,双极电凝止血。2组比较,孕前组手术时间短,环扎带于子宫峡部后方打结占比高,术后住院时间短,见表2。孕前组1例术后慢性盆腔痛(术后2个月出现,孕期较明显,分娩时拆除环扎带后腹痛逐渐缓解),2组均无膀胱输尿管损伤、子宫动脉损伤、环扎带移位/脱落。
表2 2组LTCC手术指标比较
孕前组LTCC术后41~96(53.2±11.5)d行IVF-ET,IVF-ET后已知妊娠结局76例,11例早孕期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行药物流产或宫腔镜下定位吸宫术,12周以上妊娠共65例,其中62例于孕晚期(孕周32+5~39+3周)行剖宫产获得活婴,2例孕中期流产,分别于孕20周、孕23+4周胎膜早破、难免流产,小切口拆除环扎带后流产,胎儿未存活;1例孕17+5周诊断胎儿畸形,腹腔镜下拆除环扎带后药物引产。
早孕组1例孕11周(LTCC术后18天)胚胎停育行药物流产,1例孕14周(LTCC术后31天)出现不可控制宫缩,继发胎膜破裂、难免流产行毁胎术终止妊娠(未拆除环扎带),1例因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孕19+5周(LTCC术后11周)出现不可控制宫缩及羊水过少,行腹腔镜拆除环扎带后流产,其余21例均剖宫产获得活婴,分娩孕周31+2~39+1周。
2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2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宫颈机能不全系宫颈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妊娠中晚期出现无痛性宫颈缩短、宫口扩张,伴羊膜囊膨出或破裂,引起流产或早产。宫颈环扎术是预防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流产的主要方法,LTCC可以准确地将缝线环扎于宫颈内口水平,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特征,临床效果更优[9],尤其适用于宫颈过短和反复经阴道环扎失败者。
关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综合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做出临床诊断[10]。其他辅助的诊断方法还包括8号扩宫棒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经宫颈内口牵拉球囊试验、子宫输卵管造影测定宫颈管宽度等,但均不能作为客观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金标准”。本组122例中86例无任何子宫操作史,第一次妊娠即发生无痛性晚期流产或早产,占比达70.5%,提示导致宫颈机能不全的先天性因素很常见。可否在孕前通过某些检查得以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胎儿丢失?尤其对于IVF-ET者。但是,目前国内外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在界定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中,几乎都要求妊娠中晚期流产史是必需的条件,这让临床医生和病人倍感两难。近年来,我院对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宫颈内口张力差、膨宫不良,或镜体在宫颈管内即能很容易窥见宫腔上段甚至宫底部,便立即行Hegar扩宫棒试验,若8号棒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即高度怀疑宫颈机能不全,告知患者妊娠后密切监测宫颈长度和形态变化,必要时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以避免来之不易的胎儿丢失。我们认为急需探索准确而有价值的提前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方法。
LTCC可以在孕前或者孕期进行。程晓彤等[11]的比较性研究显示,非孕期和孕期LTCC的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孕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祝彩霞等[12]的比较性研究显示,非孕期和孕期LTCC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结局无统计学差异,孕期LTCC妊娠中期胎儿丢失率低(4.6% vs. 15.9%,P=0.010),但早产风险是非孕期的2.08倍(P=0.042)。本研究结果显示,LTCC手术操作并不复杂,但早孕期手术时,因子宫增大变软,举宫器不能进入宫腔上举子宫,子宫峡部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时间长,术后需保胎治疗,住院时间长。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极低,孕前LTCC组于早孕期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11例(14.5%),早孕组LTCC术后只发生1例(4.2%)胚胎停育,证明早孕期手术也是安全的,2组分娩孕周、产后恶露停止时间、新生儿结局均无显著性差异。
LTCC术后分娩时需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若未见母婴其他异常,以孕37~39周剖宫产为宜。若出现不可抑制宫缩,则急诊剖宫产。术中根据有无再生育意愿决定是否拆除环扎带。本研究2组LTCC术后妊娠结局大多良好。即便如此,由于环扎带缝合固定于腹腔内,与外界及自然腔道不相通,LTCC术后如果妊娠中期胎儿发育异常、死胎、胎膜早破或不能控制的早产且胎儿不能存活等情况时,如何终止妊娠、是否拆除环扎带便成了棘手的问题。此时有3种分娩方式[13]:①剖宫取胎,无需拆除环扎带。但创伤较大,日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一般不建议采用。②切开后穹隆拆除[14],经阴道娩出胎儿。但LTCC缝扎位置较高,如合并粘连,经阴道拆除环扎带有一定困难;且孕期盆腔充血,术中失血多,损伤肠管风险增加。③腹腔镜或经腹小切口切断环扎带,经阴道娩出胎儿,待准备再次妊娠时可再行LTCC,此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推荐的方式。
虽然LTCC术后孕中期胎儿异常的发生率不高,但不容忽视,需要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法。为避免孕中期拆除环扎带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赵冬梅等[15]对36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2~20周排查胎儿畸形后再进行LTCC,因中孕期子宫增大明显,盆腔血管充盈,血供丰富,腹腔镜手术空间受限,在手术方法上做了一些改变,宫颈环扎带的穿刺点选择在双侧子宫动脉的外侧,结扎后可见部分子宫体略呈紫色,但未发生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新生儿出生没有青紫窒息,认为安全可行。为便于妊娠中晚期遇到胎儿异常需要拆除环扎带终止妊娠,可将环扎带双侧由前向后进针环绕宫颈峡部后,于宫骶韧带附着宫颈部位下方进针,穿过阴道壁到阴道后穹隆,打结于阴道后穹隆,既能达到准确环扎宫颈内口的理想位置,又使拆线变得简单和容易[16],但需注意环扎带侵蚀阴道壁、阴道感染等风险。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VF-ET行LTCC的资料,共122例,其中孕前手术98例,早孕期手术24例。样本为一次性收集,2组例数差异较大,我们利用GPower软件计算统计效能,2组手术时间差异的统计效能为power=1.0,术后住院日差异的统计效能为power=1.0,均>0.9,说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能够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综上,IVF-ET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LTCC手术可在孕前或早孕期进行,但孕前手术较早孕期使患者获益更多。关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手术指征的界定,以及妊娠中晚期终止妊娠的方式等,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需不断优化手术方法与缝扎技巧,降低拆除环扎带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