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玫瑰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虽然,各乡村得益于乡村振兴策略,都获得了不俗的发展,但是在会计方面,仍然十分的滞后,人员的紧缺,制度的不健全都限制了乡村经济的二次腾发,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乡村经济发展中会计队伍的各类问题,培养改善这一局面的会计人才,为乡村会计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这对高职院校无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有高超的技能,还需要去了解乡村的种种,并且要有足够的信念学生才愿意去参与乡村建设。
规则意识,是帮助学生对规则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明确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一定要遵守社会的整体规则。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实在规则意识这方面十分欠缺,是急需引进课堂的一种教学。为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一定从完善高校教育制度开始,要不断创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要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规则意识主要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要将规则意识融入教学,与教学进行结合。其二家庭也要积极地介入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实现全员全方面教育[1]。其三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要增强自己对于规则的敬畏,不断地提高规则意识。这三个方面是帮助学生提升规则意识的重要举措,学生只有对规则敬畏,在投身乡村经济建设事业后,才会专心工作,不会因为环境之类的外界因素产生动摇。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都在以产教融合进行教学,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非常管教的一步,因为企业才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客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参与度,要与校方紧密合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因为只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提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更便捷地掌握知识,也会拥有更扎实的基础[2]。企业要为学生提供一比一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更早的适应未来要面临的工作,更好地锻炼自身,不断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要明确只有理论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乡村输送人才。
如果说,上述产检融合,是培养符合乡村经济发展会计人才的必要措施,那培养更多的“双师型”老师,就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绝对条件。在高中院校中,老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各类教育手段的效率,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老师的培养,要让学校拥有更多的“双师型”老师,主要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其一,要不断完善关于老师的培养制度,这是培养“双师型”老师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一定要对“双师型”老师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在完善培养制度时,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完善[3]。其二,不断完善关于老师的激励机制,与学生一样,老师也需要不断地激励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的上限,所以学校在老师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必须一一完善,来调动老师提升自己的积极性。其三,对老师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在校园,要将培养方法多元化,如鼓励老师多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来增加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也随之提升。
乡村,可以说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各个城市其实都是由乡村蜕变而成。因此乡村一直拥有着自己独到的文化。只有对乡村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融入乡村。基于此,教学中必须要融入与乡村文化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乡村。在教学中可以定期举办乡村振兴策略政策讲座,让学生落实在乡村的政策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实地去到乡村,要组织学生亲身对去到乡村进行调研,让学生对乡村的现状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学生只有更早地接触乡村,了解乡村的内部状况,才能有更好的心理建设,才能在未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同时,下到基层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很好地锻炼,只有下到实地,学生才能对乡村的财务状况,账目状况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经济发展以来的财务脉络。在乡村中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对每一家村户都进行走访,听取村民的意见,以及整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就这些问题,积极地与村委会,乡政府等进行探讨,找寻解决办法。综合来说,让学生下乡村,是让学生愿意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于国家而言,乡村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乡村经济发展中,人才是最为紧缺的资源,因此若想完成乡村振兴就必须完成人才振兴,高职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建设,知识技能培训,要让学生明白参与乡村建设就是参与国家建设,助力乡村经济腾飞,就是助力国家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