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维
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4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颁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需要将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得到2030年则要重点水域、优质水体比例超过75%,城市建设区域的黑臭水体基本消失。《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所提及的目标,不仅体现了国家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方面的决心,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项工程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和艰巨性,而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很多细节方面、技术方面的问题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暴露出来,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黑臭水体是水污染环境治理的难点所在,而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同样也非常多,虽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改善黑臭水体的境况,短时间内收获良好的效果,但是难点在于后续水体质量的维系,如何规避反弹情况的发生。对城市黑臭水体所开启的治理必须从长计议、因地制宜、合理把控,如此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长期和稳定。针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秉承“生态恢复、水质净化、补水活水”等基本原则,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
水质净化要以阶段性的方式来实施,针对已经发生污染、变得黑臭的水体进行水质改造需要各个环节和细节来实现,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能一蹴而就。其必须先行分析黑臭水体的源头和原因,不从源头控制,就无法实现最为基础的目标,内源控制及外源减排是水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水体治理长效保持需要补水活水,这样可以调节水体水力的停留时间,不断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收获理想的效果。
在选择应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水质畅销改善的技术时,要秉承“适用、全面、经济、长效、安全”——几项基本原则。
不同的技术其契合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会有所不同,世界上并不存在能够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理技术,所以其必须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具体所处的治理阶段,选择契合的治理技术,应“适用”,而不是盲目“求新”。
事实上,很难存在某一项具体的技术就能够彻彻底底的改善水质,其必然需要多角度、综合性、全方位的治理技术组合,才能收获理想的效果。
在选择治理技术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案中进行综合性的选择,最终选择经济适用的技术。
即既要考虑到治理技术方案实施后的短期效果,也要考虑到长期效果,关注水质改善的效果及稳定性,一旦实施过程中发现水质不稳定,或者出现水体再度发生污染的情况,就需要基于现有的事实结果和条件,对方案做出必要的整改。
即需要考虑整改技术应用之后,是否会出现后续影响水资源、水质,触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比如需要向水体当中投放生物药剂或者化学试剂时,要考虑其有可能造成的生态污染和水体危险;使用曝气、增氧等方式来进行水质改善时,需要考虑过程中的噪音带来的扰民问题,以及微生物气溶胶是否会带来水体污染以及触发周边民众的身体健康问题。
根据黑臭水体被污染程度以及治理目标的不同,其整体可以划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治理以及畅销保持治理——三个阶段,当然不同的阶段,治理目标会有所不同,具体所采取的技术及实施重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那些黑臭现象十分明显的水体,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减缓水体黑臭现象、减少负面影响。
一方面,其可以通过截污,控制外部的污染物进入黑臭水体,然后再通过除藻剂、絮凝剂等快速去除污染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清除淤泥的方式,将大量的污染物移出水体,然后使用地表水体或者其它再生水进行补充,这样能够达到快速转移污染物的效果,可以实现短时间内改善水体黑臭的效果和目的。
应急处理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黑臭水体的黑臭情况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减少水体的污染负荷,使用工程措施来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的景观功能。
其可以借助生态浮岛、植物塘等水生植物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人工曝气充氧的方式可以让水体保持良好的存氧状态,减少厌氧分解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逐渐提高水体当中的污染物降解速度。如果黑臭水体本身是滞留型、半封闭水体,则可以选择投入底质改良剂或者氮磷控制剂,来降低污染负荷,收获理想的效果。
在治理黑臭水体之后,有可能引发后续的污染负荷升高问题,导致水体恶化或者黑臭情况反复,所以有必要对水质进行长期管理,保证改善和治理效果的持续性。
另一方面,水体消除黑臭之后,依然是富营养化的水体,所以藻类特别容易爆发,最终让水体再次走向被污染的境地,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合理的控制水质的富营养化。要坚持定期清淤疏浚,以免水体地步的污泥上浮加重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再度发生黑臭的情况,同时要加强对周边生活垃圾的管理、控制,禁止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水中。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而为了保证治理效果的科学性、长效性以及可操作性,要尽可能的规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有必要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整体性的治理。既要事前分析黑臭水体发生黑臭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以免后续的水体治理效果被影响、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