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晴香
(湖南湘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是整体税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务。研发费用是企业最多也是最核心的费用支出,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支持企业顺利通过后续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定的关键。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及时跟进研发费用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研发费用纳税筹划方案,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处理纳税申报,控制研发项目成本,加快转化研发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
大数据时代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引领国内科学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赋予重大期望。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产业平均发展速度相对更快,同时产品迭代周期短,科学技术产品、服务等是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服务升级,因而研发费用的纳税筹划也非常关键。研发费用纳税筹划是降低税务负担的必然举措,减少营业支出以及增收,对企业的经营运行都有积极意义。规范的纳税筹划工作可有效优化财务管理,降低税务风险,科学的税务筹划离不开财务工作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在纳税筹划要求下,企业的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质量也会随之相继提升[1]。
高新技术企业常常忽略对研发费用的管理,尤其是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关于研发费用的支出界定不清晰,导致研发费用的纳税筹划工作难度直线上升,比如部分研发费用无法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但是未能明确区分出来,被并入可加计扣除费用范围内进行抵扣,在税务机关稽查过程中被发现,为企业带来少缴税风险。例如,某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支出界定不清晰,未能充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优惠政策,该企业使用同一台器械参与多项研发项目,其中器械产生的费用有租赁、折旧、检修等,但是并未做好费用分摊,而资料书籍采购费用、产品车市费用等的发票格式、内容也与税务机关要求不符,无法使用加计扣除,该企业研发费用并未充分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了解较为深入,但是财务人员未能就政策问题与技术部门进行沟通,技术部门没有提供全面的技术资料,研发部门的立项数据信息不全面,比如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标准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项目时间、研发项目预算、研发人员等信息[2]。虽然现阶段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使用的是“以备待查”手段,但是从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频率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在五年内至少会被税务机关稽查一次,并且一旦在稽查范围内,企业历年来的税务资料将全部被披露,企业准备的研发费用各项资料不全面,则带来严重的税务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明确界定研发费用支出,关于研发费用的界定及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置研发费用支出会计科目,对其进行单独核算,在每月末结转时将其归入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究费用科目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达到研发费用资本化要求的费用应当进行资本化处理,将研发费用并入无形资产科目,在费用达到预期效果后,在月末结转是进行175%的摊销。第二,企业需对研发项目中的材料费用、研发使用器械产生的费用以及研发人员费用进行区分,利用费用分配表明确详细的支出情况,然后针对性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比如研发人员的区分,企业对在职人员和临时聘请人员进行划分,向税务机关出具详细的在职人员社保缴纳信息,同时标明研发人员在项目中实际的工作量、工作内容;区分研发费用和日常经营生产费用,如研发设备费用和生产设备费用,研发过程电费和生产过程电费等,准确分摊各个研发项目所使用的设备、材料等费用,规范管理与研发项目相关的票据凭证,各类费用的支出需要有真实的凭证。第三,企业需要强化核算力度,在研发项目立项之际应及时做好项目预算,提前控制加计扣除范围外的研发费用数额[3]。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已经按照政府要求设立研发费用台账,台账下设置研发人员费用、直接费用三级会计科目,企业的技术部门在产生费用时,负责研发费用台账的人员则要及时更新相应科目数据,确保支出明细真实,加大对研发项目的控制。第四,高新技术企业可深入研究如何处理研发费用,按照要求对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如企业可在研发项目初期将相关费用进行费用化处理,这部分支出费用被算作企业的当期损益,可以减少高新技术企业当期缴纳的所得税金,而企业若是使用资本化方式处理这部分费用,则会导致企业需要按照大于十年的方式逐年分摊无形资产,与费用化处理相比,资本化处理方式对企业减少税负的帮助有限,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费用化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税务支出。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部门及技术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深联系沟通,尤其是研发费用纳税筹划工作,两部门应对研发项目的纳税申报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备查的研发项目资料数据是否全面充分,并根据政策条例规定,妥善处理研发项目申报资料的移交、保管工作。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有效保管的研发费用纳税申报资料有以下两种:一是技术资料;二是财务资料。具体有研发项目立项文件、研发人员数目类型、研发设备数量价值、研发人员薪资配比、研发过程中涉及的无形资产等。各项研发费用纳税申报资料中最关键的是研发证明资料,即研发设计方案、研发项目实施会议记录、阶段性的项目检测数据报告等。高新技术企业也需要高度重视研发项目立项审批文件的管理,以便于在应对税务机关稽查时能够出具准确的立项审批文件,有效执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目前应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的财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都需要对其深入了解。国家针对部分产业以及经济区域扶持力度相对较大,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税收示范经济区等,提出增值税、所得税免征收政策,同时不同地区适用的应税税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及时明确研发项目所属产业、地区、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项目中涉及的税种,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纳税人身份,避免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不到位[4]。
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筹划过程中应当综合分析各个税种间的关系,平衡整体效益,避免过度重视某一税种节税而忽视整体研发节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遵循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在研发费用纳税筹划阶段,全面分析成本、企业利润、商业形象、战略规划以及业务方向等对企业的影响,在确保企业稳定经营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纳税筹划。
企业应当建立稳定长效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贯穿于研发项目运行过程,识别、评估、应对各类税务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内部信息系统动态监测研发费用信息,跟踪纳税筹划工作,及时反馈引发税务风险的因素。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绩效评估系统以及风险分析工具,对企业制定的研发费用、纳税筹划方案进行审核,提前识别方案中的漏洞和缺陷,及时反馈至税务管理人员处,从而达到控制纳税筹划成本的目的,确保研发费用纳税筹划效益。
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纳税筹划还存在一定不足,但是都可通过相应措施解决。目前,企业应当加深对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的学习了解,规范费用区分和处理行为,严格遵守税务机关的要求,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