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视角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21-11-24 20:32:53宋菊兰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会计师审计工作经营

宋菊兰

(江苏富邦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3)

一、前言

中小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兼顾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积极作用。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风险评估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评价;外部审计主要是让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开展审计工作,发现处于内部审计人员盲区的内部控制问题,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结合对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有重要作用。

二、审计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短板分析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资金实力较弱,为了提升业务发展质量,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简化部门机构这一方式。通过开展审计工作可以发现,虽然企业部门的人员成本和经营成本得到了控制,但是整体发展情况并未得到较大的改善,反而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机构是支持内部控制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但据内部和外部审计结果发现,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不完善,这对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及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提升面临较大阻碍。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更新

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过程开展审计工作的结果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部分内容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变,存在照搬其他企业制度的现象;许多企业主要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内容建立制度,其中没有要求的部分则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没能覆盖企业全部经营业务[1]。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在执行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风险,导致经营管理工作出现巨大的问题。企业资产资金流失及关键信息被泄露篡改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内部控制风险。

(三)风险评估的问题

内部控制要素中的风险评估是中小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根据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果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存在一定问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弱,即使耗费大量的资金处理风险,但治标不治本,各类风险仍然层出不穷。比如,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品牌形象未能有效树立起来或者缺少核心技术,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较快变化,企业将难以适应,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弱,员工的福利薪资等待遇较差,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不足,人员流动性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开展审计工作发现,若企业不能对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进行准确评估,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控制不及时,风险影响范围扩大,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内控过程不规范

第一,原始凭据的制作以及审核不规范。中小企业在制作原始凭据时未按照相关规范,对原始凭据的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丢失情况,同时,原始凭据中的经办人签字及其他具体信息不完善,缺少复核。第二,发票与实物不一致,与规定要求不一致,存在事后补办发票的情况,此类问题难以被外部审计发现。第三,信息系统的密保设置不严格。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不大,内部各项规范在逐步完善。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登录访问密码设置得较为简单,企业对系统访问和操作权限没有设置严格的规定,就会导致部门间可以随意借用登录账号和密码,给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员创造了机会,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危险。

(五)监督管理力度较弱

中小企业为增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要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但是受企业规模限制,企业内部没有成立独立部门让负责监督的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单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并不现实[2]。虽然企业抽调了部分人员成立内部审计组织,但是参与审计监督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及评价不全面,中小企业仍需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加强审计监督效果。

三、审计视角下补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短板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报告的指导下,应认识到节省机构设置成本并不是长远之计,企业应当借鉴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取其精华并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同时,要准确划分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且要保证各岗位之间能够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企业要保证定期进行外部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机构进行审计检查,内部审计人员也要做好审计监督工作,确保内部控制机构相关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最大限度地夯实内部控制基础,补齐内部控制短板。

(二)更新内部控制制度

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缺陷将暴露出来,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其他针对中小企业发布的政策文件,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内外审计监督工作的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更新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内容[3]。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工作,综合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的匹配情况,及时指出问题,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经营业务。

(三)加强风险评估

中小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较弱,因此,企业应当在外部审计的支持下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做到精准识别风险,从而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中小企业受成本限制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存在缺陷,而承担外部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小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非常熟悉,因而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风险识别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外部审计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对风险进行精准识别,从而协助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四)规范内部控制过程

中小企业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如果企业缺少内部控制专业人才,那么无论内部控制措施制定得多完善,外部审计人员给出的改进建议多有效,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内部控制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并且定期考核培训效果,保证人员培训效果更好地体现出来。内部控制人员需要对原始票据进行严格审核管理,仔细核对票据中的经办人签名、数量等信息,对比发票和实物,便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检查工作。企业需要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体系,尽管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通过审计监督的结果可以发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中小企业应当优化密保管理制度,严格设置部门访问和操作系统的权限,杜绝共享账号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厉处罚[4]。

(五)强化监督管理

中小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目前还难以完全发现内部控制中深层次的问题,企业需要借助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工作结合,强化监督管理,增加审计监督的准确性。外部审计人员通常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审计专业能力强,能够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对内部控制活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反馈评价和监督结果,能够帮助企业改进内部控制措施,解决内部控制漏洞,实现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防范风险的目的。外部审计通常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不会受到企业内部人员的干扰,能够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供更真实、准确的评价监督结果,增强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提供有利的信息。外部审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小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通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间信任度较高,因此在审计费用方面的压力较小,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开展的监督工作,经济可行性较高。

四、结语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较多短板,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较多,企业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根据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报告反馈的信息,发现更深层的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内部控制措施。

中小企业要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发现、弥补内部控制的短板,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全面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师审计工作经营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