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冶金企业1/7 单开铁路道岔产生病害与整治措施方法

2021-11-24 07:33李永红
商品与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尖端道岔钢轨

李永红

河钢宣钢物流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100

宣钢物流公司厂区铁路共有单开道岔315 组,基本由1/7 单开、1/8 单开、1/9 单开组成,其中1/7 单开占站场的60 ℅,由于1/7单开道岔角度大,长度为22.967 米,道岔转换侧磨严重,极易产生病害。并且冶金钢铁企业铁路设备超期服役严重,维修力量少,1/7 铁路道岔病害多而且复杂,线路行车量大易重复发生,难以有效彻底根治。本文针对物流公司5 个站场易发病害的1/7 普通单开道岔的病害,现场采取每次有针对性的维措施修,非常有效果整治铁路道岔设备病害。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1 道岔转辙部分

1.1 尖轨的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有

(1)铁路线路1/7 道岔设备尖轨连接杆尺寸长度、扳道器的位置与道岔尖轨尖端距离不匹配,尖轨拉杆尺寸长短调整不当,造成两尖轨间距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致使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够产生离缝。

(2)道岔基本轨弯折点部位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基本轨产生横向移动。

(3)道岔尖轨非工作边侧面与基本轨工作边侧面有钢轨“肥边”而造成的假性紧密密贴。

(4)道岔尖轨的尖端部位容易被行车的车轮缘横向挤撞,尖轨轻微变形与基本轨造成不密贴。

(5)尖轨与基本轨的钢轨本身有硬弯,造成尖轨钢轨爬行。

(6)道岔岔口前的铁路线路方向不良,列车行驶进入道岔部位时左右摇晃,轮缘挤压造成基本轨外倾或向外移动,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动态时的不密贴。

1.2 整治1/7 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维修整治措施

(1)及时打磨剥掉道岔基本轨及尖轨的飞边,调整好基本轨的弯折点,以确保基本轨与尖轨尖端部分完整密贴。

(2)可在尖轨尖端和跟部安装一块连接板,保证转辙器部分的钢轨之间轨距不发生变化。

(3)调整连接杆以及扳道器位置,更换顶铁和跟端部位的螺栓,更换掉已经失效的套管。

(4)补焊磨耗的滑床台、减少基本轨横向移动,用长道钉将轨撑及褙板与枕木联结固定在一起。

(5)调整拉杆尺寸,使两根尖轨间的间距符合规定,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间距符合规范,防止尖轨被撞挤歪影响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不密贴,现场经常打磨尖轨部位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部位的“肥边”。

1.3 单开道岔基本轨横移

1.3.1 产生横移主要原因

(1)1/7 道岔尖轨部分轨撑与滑床台之间与基本轨的配件之间有间隙缝的存在。

(2)道岔木岔枕腐朽失效、不能持钉,造成道岔钢轨基本轨横向移动。

(3)道岔基本轨弯折点设置不符合规定,造成尖轨方向及轨距不良产生基本轨横向移动。

(4)1/7 单开道岔与岔口、岔尾后的铁路线路方向不园顺,车辆通过时发生横向冲撞。

1.3.2 单开道岔基本轨横移整治措施

(1)及时更换1/7 单开道岔容易磨耗的配件,配件之间消除间隙缝。

(2)及新更换腐朽失效的木岔枕或在滑床板外侧用钉固道钉加固,阻止滑床板与基本轨横向移动。

(3)按规范设好基本轨弯折点,按要求设置轨距加宽递减。

(4)道岔横移严重时,可设置埋设钢轨防横移桩,控制基本轨横移。在双线地段,及时使用加长轨距杆连接上下行道岔,防止并固定基本轨横移。

(5)拨道、起道及时调整道岔岔前、岔后铁路线路的整体方向,再调整道岔方向。

1.4 道岔尖轨受车轮轧伤和基本轨造成非正常磨耗

1.4.1 主要原因

(1)道岔的尖轨跳动,岔尖与基本轨不密贴或者假性密贴,尖轨贴靠在基本轨非工作边的“肥边”上。

(2)线路基本轨钢轨垂直磨耗超限,造成与尖轨高度不一致,尖轨刨切部分超长基本轨,尖轨尖端受到轮缘撞击造成直接轧伤。

1.4.2 整治措施

(1)为防止尖轨跳动,及时更换尖轨跟端磨损失效的零配件,让尖轨跟端连接更加紧密。

(2)及时检查尖轨尖端,顶面过高或过宽时,现场及时将尖轨尖端进行打磨或者更换。

(3)及时更换磨耗超限的基本轨。

(4)在道岔弯股基本轨里边,尖轨尖端前及时设防磨钢轨护轨,护轨平直部分长约1.5m,轮缘槽宽度设置42mm,喇叭口尺寸和弯曲角度与辙叉护轨相同。

2 1/7 道岔打向不良,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及整冶

2.1 1/7 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

(l)由于现场道岔铺设位置不合理.造成道岔岔前、岔后方向不良。

(2)辙叉位置放置不良,造成道岔前后铺设钢轨连接方向不顺。

(3)尖轨钢轨本身方向不良,道岔前后的钢轨爬行,造成道岔前后的移动,改变道岔方向。

(4)道岔路基捣固不均,道岔两侧排水不良,道岔沉陷不均匀。

2.2 轨距水平超限的原因

铁路道岔方向不良,会造成列车行车时摇晃,造成道岔各部分之间的间隔尺寸、线路轨距、道岔水平不易保持,同时不良的间隔尺寸、水平方向也造成了道岔方向不良,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及时整治方向不良及轨距、水平,主要方法有:

(1)直股以直基本轨为准,曲股以曲基本轨为准,拨正道岔方向,与此同时,必须拨正道岔前后40m 以内范围内的铁道。

(2)整修及时更换各部分不合格的零配件、保持间隔尺寸及轨距、水平正常标准。

(3)现场加强捣固,及时保持道床的清洁,做好线路排水工作,防止道岔下沉,保持铁路路基稳固。

3 道岔导曲线部分

1/7 铁路道岔导曲线部分半径小,一般不设置超高,车辆通过时产生的离心力,对导曲上股极易产生横向挤推力,造成道岔轨距扩大、曲固线路方向不良、道岔上股钢轨磨耗快、道岔反超高等的病害,致使连接部分枕木产生空吊、道岔前后钢轨低接头等病害。

3.1 主要原因

(1)线路直线上股方向不良,导曲线起终点位置不设置有偏差。

(2)导曲线上股岔枕有损伤,未及时更换,道岔岔枕压弯。

(3)导曲线部位的四根道岔钢轨受力不匀,路基捣固不实,造成曲线下股钢轨过高。

3.2 整治措施

(1)现场及时加强接头处、尖轨部位、辙叉趾跟端及长岔枕中部道岔路基捣固.

(2)可以在导曲线上股设置低于6mm 的线路超高,并在其递减范围内按2‰进行顺坡递减。

(3)及时跟换腐朽岔枕,也可以使用翻转弯曲变形的岔枕。

(4)及时拨直道岔直股基本轨的方向,调整辙叉前后的开口,正确设置支距点位置。

(5)及时正确支距改正导曲线,取消导曲线钢轨鹅头,特殊地段可以拨道和改正轨距。

4 结语

冶金企业1/7 小标号铁路道岔是企业铁路线路中铁路设备的薄弱环节,其病害的种类翻多,相互之间互为因果。在冶金企业1/7道岔维修作业时,维修施工负责人要认真细致地作好工作量的调查,及时准确分析现场病害产生原因。根据道岔变化规律和使用时间特点,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连接零配件为重点,保持铁路线路方向顺直,导曲线圆顺,道岔各部件几何尺寸准确,道岔钢轨下路基基础稳定,道床清洁,排水设备畅通,才能更好地保持线路小标号道岔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尖端道岔钢轨
跨座式单轨交通折线型道岔平面线形设计与研究
有砟线路道岔运输及铺换一体化施工技术与方法
基于地铁道岔故障的行车组织浅述
钢轨预打磨在地铁线路中的运用相关阐述
Finding Another Earth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条纹先生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魔力”手指
两种钢轨表面伤损在线整修技术方案的对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