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娥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山西大同 037038
机车制造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对成本加以控制,而且在多年的经营和创新完善基础上对机车的检修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但是机车的制造和检修流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成本的控制上也需要不同的策略作为支持。就像机车的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基本上是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完成,而在机车的检修工艺流程当中却与之有很大区别,它需要将各部件拆开检查,找到问题以后将其解决,确认没有问题后在将其组装上检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机车的制造重点在于各原料和部件的组装,机车的检修重点在于检查维修和拆解上。因此,能够根据这些工艺的流程进行多维度的机车检修项目成本控制,这也是本文讨论的中心[1]。
在检修的项目成本控制中,主要是利用一些资源来对机车出现故障的各部位加以解决,这样也能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如果将其按照不同的流程分开的话能够把成本的控制分成三个维度,第一个是售前的成本维度,第二个是履约成本维度,第三个是售后成本维度。在多维度的检修成本控制基础上这三个维度应当纵横交叉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实现一个更为理想的循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实从整体上来看的话对于检修项目成本的控制核心就是将三个维度的服务都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促成最终的成本控制目标[2]。
当客户需要对机车的检修提出要求时,基本上都是现场维修,所以这种突然性的事件没办法提前拟定方案,这样一来如何才能保证检修的成功控制也是需要考虑的。那么就应当从机车检修的标准化成本、科学的项目评估制度以及建立合理的履约索赔理念这几个方向作为出发点。首先,在建立标准化的成本检修以后,需要构建在一些比较常见的机车基础上,要包含检修和另行计价这两个范畴。后者就是对技术、加工以及改造等方面的差价,而且也能提供一些售前成本的材料,这样就能直接与市场上一些竞争对手进行竞标,同时也可以让部分销售人员更全面的了解各车型需要维修的配置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其成本意识。其次,在标准的成本建立以后,销售人员就可以提前介入成本的管理当中达到促进的效果,但是却无法满足于所有的成本控制需求,所以在售前的成本控制应当建立相应的项目估算,也就是对市场部门提出要求,让他们能够估算出检修成本的流程,在此以后就可以进入市场竞标。当成本估算之前,需要先把机车检修的方案确立,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成本模块,无法选择的时候检修技术人员提供资料以保证模块的准确性。最后是机车的检修项目需要时刻注意对顾客的索赔,把一些不应当由企业承担的成本转移。在机车的零件检修当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去安装,原来的状态和部件不能丢失否则就要重新换置,这些费用都要顾客去承担[3]。
履约成本控制的维度需要从机车进入修理厂鉴定到完成这一过程中对于所消耗的成本进行计算,它需要从预算、监控以及总结这三个方面展开控制。从预算控制上来看的话它作为履约成本的源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先对要消耗成本的项目去识别,要是无法识别那么成本就难以控制。这并不是某个人或者部门的问题,需要让整个机车检修的部门与人员都参与进来并承担费用。当检修项目启动以后,这些部门就要根据自身的维修目标去核算成本并报告预算,如此便可将成本有效控制。从目标成本监控管理来分析它是在机车检修项目履约成本过程当中的成本控制,而且需要ERP系统的辅助。技术人员需要在预算的结果基础上去综合分析并制定一个成本控制的方案。这一成本控制的过程需要有严格的流程,重点就是对一些关键部位的监控,就比方说机车必须要更换的零件需要在生产和技术部门共同承担下去实施。生产部门主要就是提供原材料,完成以后计算成本,并实施检测避免浪费出现。从分析管理上来看就是对成本控制的循环推进,当检修项目介绍后参与人员和部门将成本总结然后做成报告。
在售后成本控制维度上是对于生产质量的一个成本范畴,主要生成的原因是检修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把握质量,所以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个方面是售后的服务人员对成本控制,也就是尽可能减少售后服务的时间与降低人工服务成本。第二个方面是当造成质量损失以后需要分析出现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技术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就要严格追责。
综上所述,在机车制造业融入了机车维修行业以后,这对于机车的检修有着极大的推动性效果,而且也能为相关企业带来盈利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然后建立一个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从三个维度作为出发点,以此来保证机车检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