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对于人力资源来说,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提高人才实力。航空企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高级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航空制造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才能够对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推动作用。航空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涉及大量的先进技术工艺以及新型材料的使用,这就要求航空制造企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航空领域各项技术材料的不断应用推行,航空制造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航空制造业的各项业务工作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且有着很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培养航空制造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较长的周期。在进行人才培训时,企业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具有超前意识,能够将航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和现实的需要高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员培训与时俱进,跟上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和市场对航空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对于航空制造企业来说,其内部业务系统复杂,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属于网络化的结构形式。对于一些航空装备来说,虽然其所需的数量不多,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整个航空业制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整个系统上来看,也是系统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航空制造企业在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时,也要对新旧航空装备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在新的技术装备以及关键装备方面的培训,让其具有层次性和超前性。
航空制造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双向驱动”培养模式,就是利用型号主管等打造技术专家型和技术副工长等平台而形成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开展这样的“双向驱动”培养模式,能够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朝着技术专家型以及管理创新型方向全面发展。
技术专家是“双向驱动”培养模式的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就是负责航空技术,因此在对航空技术进行培养时,也要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对航空制造技术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可以将航空技术灵活应用到航空制造的生产实践中。技术人员要想真正掌握航空制造的相关技术并实现更好的运用,就必须将其与飞机型号管理融合。管理实际上也是“双向驱动”培养模式的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副工长的职位上实践,能够让自身处于工段一线的生产情境当中,得到良好体验。
要进一步加深自身对航空制造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在要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带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存管理方法、生产模式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改进工作。
要基于实际情况,按照具体的岗位需求,制定合理统一的选拔标准,其中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专业技术、品行修养、身心素质、能力特长和工作经验。随后在所制定的选拔标准基础上,公开招聘兼职技术副工长,并且对工段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再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业务分工等条件,进行综合衡量,最后确定最佳人选,提出初步的方案。
该培训模式实行三个月以后,要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让各个技术副工长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和错误。而且还要做好定期的工作总结,针对所处工作部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专业技术人员还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所从事的技术岗位的实际情况,并确定接下来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在工作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计划和安排后续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有岗位安置的初步设想、职业发展定位,以及未来成长环境条件的具体考虑等等。
首先,在航空制造企业内部应用“双向驱动”培养模式时,要做好日常的考核工作,将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检验员工的工作成果。还要以年为单位,召开工作交流会,以技术副工长述职的形式,对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在进行职工的个人绩效考核时,也要将其考核成绩分为多个层次,分别为优秀、合格和差,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晋升系统。例如,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技术副工长,可以纳入企业的后备干部名单,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其次,在制定员工激励制度的制定时,也要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有效结合,实现更好的激励效果。另外,要在工作业绩的基础上,进行员工的先进评比以及党员发展。同时在航空制造企业内部,还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最后,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企业内部的岗位招聘,如果出现岗位空缺的情况,也可以根据技术副工长的考核情况,酌情优先选用。
想要使航空制造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符合现阶段航空制造企业的日常工作期待,就需要尝试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相应人才培养并不局限于专业高校,有关航空制造企业在进行入职培训时也要重视相应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航空制造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招聘过程中,只会在入职前进行零散的培训,并未合理制定相关培训制度,这样一来走上有关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很难在第一时间适应航空制造企业的工作强度和日常工作任务。因此在人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有关航空制造企业应当尝试对较为零散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入职前培训,使培训质量成为员工日常工作考核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技术人才以更为良好的状态开展工作,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这也是航空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驱动”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
证书制度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专业技术岗位的入职门槛,能够帮助有关航空制造企业对专业人才招聘职业技能进行把控。但在现阶段,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并未在全行业覆盖,航空制造企业中的许多专业技术岗位仍然没有将资格证书审核当作入职的重要门槛,也没有以此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但实际上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与使用是十分有意义的,它能够提升企业筛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完善资格证书制度的运行机制,有关制造领域应当统一资格证书考核标准,采取固定标准和固定命题的方式进行相应资格证书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有关航空制造领域的资格证书制度在“双向驱动”培养模式中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使有关航空制造领域的人才及时走上有关工作岗位,默默奉献自我。除了拟定证书制度以外,有关航空制造企业还可以尝试在日常的业余时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相应赛事活动的推进来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使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与创新,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航天制造企业内部推行“双向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专业技术人员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实现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企业的人才储备。因此,现阶段要不断完善该培养模式,让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