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玲
(辽宁省腾鳌温泉管理区管委会,辽宁 鞍山 114200)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问题,这是因为农业发展水平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只有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并及时解决,才能把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才能保障农业健康稳固发展。
想要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方面更高效地发挥作用,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实际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阻碍发展的因素,这要求我们变革农业管理体制,破除体制障碍,从而提高农业管理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农村产业经济的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全面融合发展,通过系列举措让基层工作人员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这要求农业经济与时俱进,使农村各类经济紧密联系,促进农业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已被提出多年,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无法适配先进的生产方式,无法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长此以往,民众会对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缺乏了解,进而对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最终导致基层无法及时理解和贯彻国家颁布的最新政策,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计划经济模式仍然存在于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因此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如一些地方对农产品以及经济作物的种植数量仍然有严格的规定,这对农业经济市场化发展具有负面影响,拖慢了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进程,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国家要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但是目前工作成效不显著,不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与农业管理现代化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领土面积大,人口基数也大,所以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所以当时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更加注重粮食产量的增长,而忽略了对粮食质量的要求。在当时的国情下,这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民的要求开始从吃得饱向吃得健康转变。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严重损害了土壤和水源的质量,导致粮食中化学成分残留较多,公众对粮食安全产生担忧。所以在国际市场上,面对其他国家粮食的激烈竞争,我们只能以低价格取胜,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减少了农民的收入,也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侧重点,在不降低粮食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粮食品质的提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粮食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产业都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中也有巨大的发挥空间。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及时知晓不同区域的市场信息,为买卖双方搭建平台;可以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助力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现代化;可以及时传递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在我国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民对新技术的理解和使用也不熟悉,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不同区域的市场信息难以及时知晓,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业企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传统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牢固树立新型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与实际农业生产工作相结合,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次,农业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农经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人才是树立和传播新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主力军。最后,要举办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不断补充和更新农业管理理论,做到与时俱进,始终用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指导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勇于变革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从生产、加工、销售三个方面入手。在生产方面,要改变原来一味追求产量的管理模式,完成质量与产量并重的转变。走低碳、环保、绿色的发展道路,生产绿色蔬菜、有机粮食等人民群众喜欢的农产品。在加工方面,要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的创新力度,丰富农产品的种类,建立多产业链结合的农产品加工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纵向发展。在销售方面,要拓宽新型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信息化技术等手段了解市场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拓展销售市场。通过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不同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相差较大、农业整体发展不平衡等。所以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建设,改变过去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要从全局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与市场接轨的现代农业。要找准建设重点,把目光放在主导产业及产品上,依照市场需求把农业生产资料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区域,让农业生产与市场发展相适应,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经过持续努力,形成集约型现代农业。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不能单单注重生产环节,要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整合起来,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
信息化技术近些年迅速发展,其与各个领域的结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传统农业正面临由小规模生产向信息化、规模化生产的转变,且正朝着现代信息化农业的方向不断努力。所以农业经济管理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使农业经济核算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精确智能。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农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理论的学习,这是农业信息化技术提升的基础。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第二,要贴近农民,了解农民在使用高科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加深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提升生产操作技术水平。第三,要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数据库,将广大农村联系到一起,互联互通。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数据库中有用的信息,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提出建设性意见,保障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是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确保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这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大有裨益。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念传统落后、体系不完善、产业化信息化进程慢等,但是农业工作者正在努力解决以上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推进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