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现状调查及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2021-11-24 23:16夏韵涵李兆宇
法制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校园贷借贷贷款

夏韵涵 汪 鸿 李兆宇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网贷平台抓住了机遇,迅速崛起,小额借贷慢慢由单一的“线下”交易模式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线进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类型的小额借贷在高校校园中发展成为校园贷。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中小型贷款,有的还提供较低金额的提款。它是服务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校园金融企业产品,是帮助我国大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网络进行贷款,提供分期付款购物和现金贷款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服务系统平台。

目前,越来越多的P2P借贷平台正在向大学拓展业务,当事人选择权较大,但借贷平台的非法宣传、高校大学生及研究生群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的正常工作生活与学习场所的使用。正因如此,对校园贷的现状调查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大学生的一份子,我们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通过本文,让更多大学生了解校园贷款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一、校园贷的发展历程

2009年,由于企业坏账率过高,中国银行业监督工作管理委员会开始禁止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开始了消费信贷的试点项目。作为首批进入试点的海外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某信拓展了商业渠道,支持学生小额消费需求。分期乐,一种利用互联网的小型信贷模式,于2013年在深圳成立。2014年以来,白条、花呗相继上线。某电器公司和其他企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在提供一个专门针对校园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分期乐的示范效应,使得一大批初创企业纷纷进入大学市场,包括某分期、某学贷等。此外,数千家P2P平台也开始对学生展开业务轰炸。它们以购物、社交、推荐引擎等APP及线下代理、广告为获客渠道,以网络平台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面向高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自此,校园贷款已经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当然,校园的信用也存在本身的问题,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2016年,教育部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不良信息网络借贷风险管理防范和教育教学引导社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需要根据不良影响网络借贷所形成的恶性交易网进行数据实时监督预警,同时通过建立不良校园贷应对处置机制;2017年,银保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方云集,同时发文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款服务;2018年,人民日报对校园贷问题发表文章。虽然通过相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校园贷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个别地区和高校受利益驱动,校园贷改头换面,以培训贷、多头贷、高利贷、裸条贷、美容贷等隐形变异形式死灰复燃,比如很多学生因还不起高额贷款、造成财产和精神损失,更有甚者还会对自身进行伤害。[1]

二、校园贷的现状调查

(一)根据校园贷的不同表现方式,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出现[7]

1.不良贷:通常是指通过网络虚假宣传、降低企业贷款门槛、隐瞒实际利率等非规范管理手段进行诱导培养学生过度消费或向学生提供恶意贷款的平台。2016年11月,福建漳州一所大学的二年级学生在网上被迫申请了一笔不良校园贷款,带着巨额债务潜逃。

2.美容贷:指美容院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借款、诱骗或强迫受害人向平台借款、直接将款项送入医院。2017年8月15日,美容院管理人员引诱大学生小云从平台上通过借款,要求其做价值约16000元的整形技术手术。

3.高利贷。指的是借贷利率较高的校园贷形式。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36%,则视为高利贷,不予支持。2015年7月,山东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通过一种名为“借条”的网贷方式进行“贷款”,被骗走近6000元。

4.裸条贷。是在进行个人借款时,贷款人以借款人通过手持本人身份证的裸体照片可以替代借条为由,诱导被害人拍下裸照进行借贷的一种贷款方式。“裸贷”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女大学生使用裸照获得贷款,当违约还不清时,贷款人会使用裸照与借款人的父母联系,作为迫使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手段。2017年4月,厦门华夏学院大二学生俞梦(化名)因“裸条贷”在泉州市东部一所大学附近的学生街酒店自杀身亡。[3]

5.传销贷。这是一种新型传销方式,起初利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大学生社会身份管理信息进行贷款,贷款下来后,不法分子再用特殊手段在贷款网站上把学生的用户名更改,学生自己无法通过登录,便会对“屏蔽贷款公司信息”一说深信不疑。判断传销贷的三个标准是:是否需要学生上交会费、是否让发展下线、是否可以进行逐级提成。2017年3月,广州大学生“张某”通过推广告骗取“轻松贷款”贷款平台,以“数据费”“服务费”“保证金”和“保险费”为名,四次将3000元转入平台,随后被诱骗至传销组织内进行传销活动。

6.刷单贷。主要是指利用大学生对小额廉价资金的贪欲,通过购买贷款单获取佣金的一种新的贷款欺诈形式,其主要步骤为:骗子先支付一定的酬劳给受害者,再让受害者上平台进行申请企业贷款,贷款到账后受害人将贷款业务金额全数归还骗子,骗子取消所有订单可以完成刷单。例如,2018年,广东一大学生为赚取零花钱,通过诈骗嫌疑人的一一引导,被引诱用自己身份信息办理贷款,使得自身负债数万元。

7.多头贷。主要是指一种变相的校园贷款,即“以贷抵债”,用多个“校园贷款”平台的贷款去还另一个“校园贷款”。例如,2016年,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利用自己和同学的身份信息,从不同的校园借贷平台获得了高达数十万元的无担保信用贷款,随后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3]

8.培训贷。主要指企业打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旗号,诱使大学生通过借贷大额资金去进行培训工作,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进行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例如,2018年9月,海淀一犯罪团伙利用“SEO搜索引擎优化员”职位需要培训为由,引诱大学生通过下载贷款软件进行贷款学习,导致250余名大学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达560万余元。

(二)校园贷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消费欲望受不良思想影响而增强,进而导致校园贷产生

十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大学,让个别大学生思想变得松懈,又因为经济形式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发生了新的变化。“奢侈成风”“贪图享乐”“消费超前”“虚荣攀比”的不良思想渐渐在大学生群体里开始扩散。当消费水平远大于自身实际零花钱数目的时候,大学生就会变得焦虑不安,自然而然地会选择将手伸向校园贷这种“来钱快风险小”的贷款,这样,使得校园贷发展迅速。[6]

2.大学生资金来源有限,为满足其消费心理而导致校园贷产生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家里面提供的月次或年次的生活费;二是课余时间通过勤工俭学,如做家教、做学徒等获得的兼职费;三就是通过类似于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专业机构的小额贷款进行超前消费。当生活费提前花完、兼职费还未到账、花呗白条额度不够时,个别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就会把目光投向“额度大手续少”的校园贷。而且,一旦大学生因为欠下校园贷的金额过大而导致无法偿还时,他们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大多选择“还钱息事”。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会为了逃避几千块的债务而影响自己的信誉,而家长对于子女的资金投入远大于债务,不法分子就是看中了父母为子女做的风险兜底和隐性担保,这样也更加助长了不良校园贷的嚣张气焰,进而使得受其迫害的学生越来越多。

3.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贷款流程更加模糊,进而导致校园贷产生

层出不穷的网络借贷平台,让校园贷的产生变得更加简易。同时,贷款流程从之前的“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等书面材料”变为“填写本人联系方式、身份信息以及父母联系方式即可”也让校园贷的界限更加模糊,许多大学生没有应有的法律防范意识以及基本的金融常识,导致理所当然地认为“步骤少就是贷款方便,操作易就是还款轻松”的错误想法,这样导致校园贷的产生变得越来越顺利。

(三)校园贷导致的后果

1.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助长了不良之风

校园贷的出现,使得本不应该有“奢侈攀比”思想的大学生有了寄托,通过校园贷,他们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想要表现出来的“土豪之气”。而校园贷的出现,让一些不良贷款平台开始“浑水摸鱼”,采取一些虚假宣传、减少手续、隐瞒标准等手段,诱导大学生进行借贷行为,甚至促成恶性事件,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这样的过度消费,会让大学生产生畸形的消费观,迫使其做出错误的决定,例如逃避、轻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破坏大学生家庭和睦,夹杂了多重问题

对于欠下校园贷又无力偿还的大学生来说,最值得依靠的就是父母。但是,校园贷的高利率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众所周知,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每日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30,而一般贷款平台为了让大学生认为利率低,通常用日利率来表示,比如“日利率0.05%”,但实际上,其年利率=0.05%×360=18%,目前央行贷款基准年利率为4.35%。如此高的年利率让大学生苦不堪言,几百几千的借演变成几万十几万的还,这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同时,伴随着校园贷而产生的“大学生轻生”问题,也会让不辞辛苦的父母损失培养二十多年大学生的精力和心血,进而将一个和睦的家庭毁于一旦。

3.污染大学生校园明净,催生了新型贷款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深造,掌握专业知识将来为国家与社会作出贡献才是重中之重。而校园贷的出现,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不能自拔,严重污染了明净的校园。此外,由于不同网络借贷平台之间的信用信息无法共享,一些大学生在唯利是图的黑中介的诱导下通过不同的借贷平台进行网络贷款,不仅没有跳出校园贷的黑圈,反而越陷越深,“裸条带”“传销贷”“多头贷”接踵而来。而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借贷的大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校园贷导致的后果严重,需要我们警惕和预防。[5]

(四)如何应对校园贷

1.刚柔并济,既要刚性打击,也要柔性教育

2019年,为强化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和移送整治反馈意见,安徽省滁州市把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全市扫黑除恶的重点领域之一。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校园贷团伙11个,涉案资产达4000余万元。面对校园贷,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多多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将校园贷的种种危害都公布出来,同时,关注“校园贷”的发展和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对校园网络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2.与时俱进,既要联系过去,也要着眼当下

对于校园贷的存在,我们一方面需要将过去受骗的案例拿出来宣传,以此警示更多的大学生不要重蹈覆辙,对于不良的校园贷款要敢于反抗,敢于发声,将真实情况及时与老师和家长分享,切不可太过逞强,为了一时的面子影响整个人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加入“抵制不良校园贷”的行列中来,从根源上瓦解校园贷,让其无处遁形,最终走向灭亡。

三、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想

(一)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引导体系

为什么有数不尽的贷款机构可以有恃无恐地放贷?其原因就是我国目前针对“校园贷”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所以让许多的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实施放贷。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散布在高校里的“校园贷”的危害,同时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引导体系,加强相关法律问题的建设工作,让更有效、更具体的法律法规充斥整个校园,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对于网贷平台来说,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借贷的基本要求,降低利率设置,不可让利息远大于本金。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不良校园贷进行严肃处理,降低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2]

(二)国家统一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对于现在所出现的“校园贷”恶性事件中,不少受害者都存在“多头贷”的现象,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多个借贷平台进行借款行为,“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大借贷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到位,只有通过全面的信息共享,才能实现资金透明,才能降低风险,才能客观地加以约束,以降低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具体来说,一是可以让正规银行介入校园贷,例如国有银行,建立一个可以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借贷方可以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信用情况。此外,银行也可以与互联网消费公司合作,利用其优势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二是可以让借贷平台建立安全审核中心,所有申请贷款的人必须通过安全审核方可提交申请,而借贷平台的人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及时进行审批工作,避免不良校园贷的产生。[4]

(三)强化法律援助体系,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用法

很多大学生深陷校园贷的桎梏,却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无知而无法跳出来。当大学生无法偿还债务时,不法分子便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由,大肆传播受害人身份信息与隐私,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我们需要强化法律援助体系,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用法。

首先,对于进行借贷的大学生来说,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应该做到的事情。到了必须借贷的时候,我们需要看清借贷平台的每一条要求,不理解的地方一定问清楚其真正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对于那些以“裸照”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为贷款条件的校园贷,应视其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约束;不止如此,如发现自己身份被冒用,发现自己有“被借贷”的现象,应当立即与辅导员联系并报警,保证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此外,对于年利率超过36%的校园贷属于高利贷,其相关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年利率高于24%的校园贷,法律不予支持,如发生暴力威胁等不法行为,大学生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5]

四、结语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难免被花花世界所吸引,不少人被物质和金钱蒙蔽了双眼,这时候更应该正确、理性地处理这些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法律防范意识,强化法律援助体系,同时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宣传校园贷的相关法律知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对于不法借贷平台的不当要求,坚决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大学生更需警惕当下,冷静思考,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校园贷借贷贷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还贷款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