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玉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阳 111000)
讲好党史,学好党的传承品质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学生在国家建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党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参与党和国家事务的水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进步、纪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培养无愧于党的接班人,让学生对社会有充分的认识,教会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服务社会。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习党史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关于以党史新形式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指出,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史,关系党史形象、党的生命等,关系着党的长久发展。通过党的历史教育,今天的学生的“四信”可以进一步加强。
从学校工作的角度看,党的历史教学就是要教学生正确的历史和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做好党史的理论工作,可以大大提高高校党风建设的成效,有助于高校政治信息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因此,党史应纳入高校政治知识工作的各个阶段。
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来讲,学习党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完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栋梁。教导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的知名度,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提升他们建设社会现代化的能力。
目前,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是传播相应精神文化,保存和发展精神教育的手段。然而,除了历史和党史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只接受一到两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学习只是其重要分支之一。既要对于本专业课程进行深度教学,还要完成全部政治教学任务,对于思想品德教员来说很辛苦。在党史学习方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出现了选择性教学的趋势。此外,学生进入大学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重心更多地集中在专业学习上,与专业学科相比,学校在制定政治课程方面不够理性,学生常常因为没有系统掌握全部党史而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遇到困难。
在大学的大课堂上,聚集了几十人甚至数百人,教学效果肯定较小班的课堂差,这种模式给了一些学生逃课的理由。一些学生认为,不经常点名,就会产生逃课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上,但心不在课堂上,认为考试是可以通过临时复习来解决的。有的大学对党史课的组织重视不够,认为学生经过多年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足够了解党的历史,不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再教育。
目前,党史教育课上的内容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古板的,案例不合时宜,内容枯燥。老师负责在课堂上进行多层次的知识传授,更加重视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强制的知识嫁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更不用说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党的历史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导致党课教育缺乏吸引力,导致党的历史教育成为一条“通道”。进入新时代,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快速有效地获取公开易懂的党史知识,党史资料的获取不再单纯依靠老师和课堂。
党拥有广阔的历史资源,其中涌现了无数逝去的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英雄人物、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一系列大度担当、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党的永恒特征。要通过精神谱系和理论体系,把党史知识与一贯的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为学员系统讲授党史,谈论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同时,在党的历史教育中,要注意历史的特殊性,横向结合模范人物、典型事例,讲述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先进知识和历史的兴趣,以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要素为党史教学提供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任务。
互联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高等院校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得失,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管控,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学习党史组织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每一个支部都搭建党史、军史平台,成立党史教育单位,走进时代的大节点,带领学员在网络上学习党史。要有效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赢得高层次舆论支持,通过录制党史学习视频、红色主题片、爱国爱党宣传片,制作教育史图片、音频等,优化党史展示手段。要拓宽网络宣传渠道,增强党史教育的感染力,同时,从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中排除不良信息,发展思想,打造正能量。
总而言之,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播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党的光荣传统等,让学生对党史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此外,教师要注意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党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学习党史,才能取得好成绩。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教学,营造和谐学习党史的氛围。
高校党史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净化学生的灵魂,而且能使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在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中产生持续的感染和影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民族文化,延续党的当代历史。作为当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的认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未来走向。在新媒体时代,对精通互联网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既有困难也有机遇,如何运用新的沟通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党史教育,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克服困难,需要各高校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