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文静
(东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菏泽 274500)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管理工作有明显影响。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一种管理策略,具有较为明显的管理效果[1]。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可以将激励机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合理应用激励机制已成为每一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都在探究的问题。
应用激励机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分析,然后充分了解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以及潜能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对薪酬以及发展空间等比较感兴趣[2]。了解企业员工的心理之后,应当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明确应用激励机制要实现的目标,可以以企业的分层小目标作为员工需要完成任务获得的奖励,员工在实现每一个小目标的同时,也在逐渐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激励机制的应用过程中,还应注重动态激励,因为这一管理机制具有弹性,可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在激励机制下,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紧密,这对于员工和企业良好关系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
将激励机制应用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联系等方面。事业单位与其他社会企业有明显的区别,工作内容主要是发挥政府职能以及提供公益服务。相比于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对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更全面深入。
在激励机制的帮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受到更科学的指导,从而有效强化单位职工的工作意识,加深职工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认识;能够激发事业单位职工工作过程中的荣誉感,最终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将激励机制应用于管理工作当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单位职工的工作动机,促进职工与单位良好关系的构建。
事业单位依据职能可以划分为综合部门、人事部门以及专业技术部门等,不同部门存在相互支撑的关系,尤其是事业单位中的行政部门与专业技术部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更为突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很容易因为激励机制中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这对事业单位整体的作风建设以及绩效管理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此外,虽然很多事业单位采取了绩效管理制度,可是整体来看,岗位绩效管理过于形式化,主要表现有员工岗位评价体系与市场发展不同步等情况。除此之外,很多事业单位还存在不重视人力资源岗位的情况,这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导致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工作止步不前。与普通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很多优秀的管理办法不能应用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的均是干部管理模式以及刚性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够重视,在进行单位员工的考核培训时,也缺乏相应的完善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应当采取科学的应用策略,完善应用激励机制。
为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顺利有效地应用激励机制,首先应从事业单位内部出发,对机制进行一定的改善。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事业单位应注重管理自主权及人员聘用途径等问题,单位人员的组成也应尽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对单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调整收入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单位人力配置,还应及时把握社会动态及其对单位职工心理情绪、工作热情的影响,不断完善和优化职工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并且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所以解决发展问题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遗留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激励机制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注重阶段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再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对应的奖励,如实物奖励、薪酬提升、岗位晋升等。另外,职工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关注职工在新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状态,在单位职工电子档案上进行工作质量的分阶段记录。
单位职工激励目标的设计,是激励机制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事业单位的激励目标也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单位职工发展需求以及单位发展实际情况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设计激励目标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激励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采取薪酬激励制度时,一般会将职工的个人绩效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管理人员在设计激励目标时,可以从职工个人绩效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对单位整体绩效进行充分分析,再结合职工负责的项目分别制定。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激发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重视精神层面的作用。在这一要求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利用激励机制,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单位职工的荣誉感,增强职工对自身岗位和单位的荣誉感,提升工作积极性。比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单位及职工实际情况,在管理工作中采取积分制,在职工获得一定成就之后增加积分,对积分达到一定程度的职工给予对应的荣誉称号,也可以将荣誉称号作为职工评级的参考指标之一,与职工的晋升相挂钩。如此一来,职工对获得积分以及荣誉称号的热情就会明显高涨。
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时代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挑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将激励机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弥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应用激励机制时,应注重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激励环境,开展阶段性评价工作,优化激励目标的设计以及重视激发荣誉感,稳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