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

2021-11-24 20:32:53肖兰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往来款项新政府会计制度

肖兰

(郴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 郴州 423000)

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转变成平行记账,即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既要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的核算,又要按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的核算。会计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财务会计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要素进行会计处理,预算会计按收入、支出、结余三要素进行会计处理。与以前的会计核算相比更加复杂,但也能更加全面立体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而全面提升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已不再只是简单地反映政府部门每年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它需要全面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情况。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政府的真实情况,能够帮助政府相关部门作出科学的决策。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也需要讲究产出效益,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核算能客观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帮助政府进行成本管理,使政府部门发现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政府财务管理建设。

会计核算是政府日常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基础环节。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为政府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绩效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了支持,促进了政府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未定期开展清查工作

新的会计制度与以前的会计制度相比,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旧,折旧的计提能更客观如实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真实的资产情况,反映出政府的真实家底。

而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前,并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也没有做到每年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还存在固定资产报废后没有及时销账处理等问题,导致账实不符。这些情况给今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工作造成了阻碍。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对混乱,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连兼职管理的部门都没有。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脱节的情况,有时资产不能使用了,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报财务部门走报废审批流程,有的走了报废审批流程,但是审批的结果并没有及时送交财务部门,导致财务部门没能及时核销资产。很多单位资产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报废的资产却没有进行账务核销处理,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出现。

(二)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形成挂账多年的呆账

行政事业单位中有的往来账挂账年份比较久,因为机构的变更、人员的变换已无从查证。例如,A单位的账面显示B单位有应收款项,但是B单位的账面上却没有显示有A单位的应付款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账面上往来款项挂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冲销,给年终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

目前,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经引入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于应收款项超过年限不能收回的坏账计提,但是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导致各个单位无从处理长期挂账的款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债权债务虚增,不能如实地反映出政府的债权债务情况,进而使会计报表的数据不够精准。

(三)政府部门基建工程形式多样,管理存在漏洞

行政事业单位中有些特殊的单位,如城市综合管理局、水利局、交通管理局等,其承担一些市政基本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开展基本建设的形式有政府部门单独承建、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承建、社会资本单独承建。

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由于建设周期较长,且为多个单位共同承建,人员流动性强,存在将基建工程中发生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而未在竣工结束时计入资产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资产核算不全,资产不能及时准确地入账,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真实资产情况和财务状况。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发展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双分录、双职能、双报告的核算体系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不太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或配备专业的人员。一些单位大部分的财务人员都是兼职,也有单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开展工作。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仅仅需要处理收付款工作,还需要对本单位的预算、决算进行管理,对机关的运行成本进行控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以及绩效评价工作。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并且具备良好的财务专业背景。

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系统多种多样,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各区域都有各自的财务信息处理软件,未做到全国联网。财务管理各版块也有各自的系统,常常是固定资产管理有一个单独的系统,内部控制又有一个单独的体系,预算、决算编制各自为政。

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或人员,建立资产台账,及时清产核资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需要按月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单位需要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弄清本单位的资产的真实情况,做到账实相符,利用资产管理等系统软件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新增、减少、报废、核销等管理制度,在每年年末进行固定资产全面清资盘点工作,清查出每年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情况,并及时履行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二)年末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

行政事业单位对应收应付款应建立起按年清理的制度,对单位的应收款项应区分收回后不需要上缴财政和收回后需上缴财政这两种情况。对收回后不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可收回性,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地方财政部门应该配套出台适应本地区的具体的坏账核销细则,进行坏账处理。

每年年末,财务人员应该对本年度发生的往来款项进行清查。催促相关人员及时归还单位内部的暂借款项,将本年度的往来款项冲销完毕。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账也应及时进行账务调整。暂时没有办法进行核销处理的往来款项,应进行备查登记,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三)区分基建工程的形式,竣工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基建项目账全部并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大账。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通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进行未竣工之前相关费用的归集,待工程项目完工以后,确定费用是转入相关资产还是费用化处理。

多个部门共同承建的基建工程,首先应该确定主要负责部门,由主要承建单位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进程,监督基建工程的开展情况。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对大型基建工程进行管理,出台具体的操作细则,将资产计入主管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当改变固有的思维,树立起财务会计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的观念。每个月月末及时对该计提的费用进行计提处理,如累计折旧、职工工资、五险二金、工会经费;也应及时对待摊的费用也应进行待摊处理,如房租、物管费、燃油费等。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财政部门应该定期对行政区域内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财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先进、完善的系统处理软件,要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特点,开发出适合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支付、核算、决算、绩效评价工作的ERP财务管理体系。

三、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相信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将更加完善,从而全面具体地反映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猜你喜欢
往来款项新政府会计制度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消费导刊(2021年15期)2021-05-06 12:54:26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往来款项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49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浅谈电力企业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