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

2021-11-24 20:32:53吴亚明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政府余额会计制度

吴亚明

(长春市榆树市弓棚镇卫生院,吉林 长春 130406)

一、前言

2017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级各类行政事业机构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本文对衔接中财务与预算的不同处理方式,实施中固定资产之前及新进提取折旧对当期盈余产生的影响,财务与预算产生的差异等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办法。年末财政部门以预算会计数据进行的决算和卫生部门出具的财务及预算双数据的卫生年报,将两者相互分离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基层医疗机构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了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计算基础,以双重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发挥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实施平行记账。根据双重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全面反映财务状况,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在核算内容上,新政府会计准则不仅保留了通用业务和事项,还新增了不同性质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和事项;在业务上,要对同样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口径一致的会计处理增强了政府不同部门及不同层级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编制部门决算及部门财务报表奠定了制度基础;强化财务会计功能,科学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财务情况和运营情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供管控资产使用的依据,明确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清算处理,预算控制资金流向等。

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财务日常核算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从事财务工作的都是医护人员或行政人员,他们可以勉强完成日常简单的核算工作,但要完全了解财务原理很难。

其次,对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来说,在业务不多的基层医疗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只要厘清日常业务,准确记账,最终形成报表上报就行了,对形成的数据代表的意义并不清楚。

再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时,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非常明显。财务会计核算还好,因为之前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预算会计衔接就非常难了,尤其是关于资金结存的确认。例如,已经支付将来需要收回的应收款的确认,以及已经收取将来需要退回的应付款的确认。这些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财务知识,如果识别不清会导致衔接不准,从而使后续工作出现差错。

最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不能从财务角度分析问题、实施财务管理,不能给领导当好参谋、提出有效的建议,不能从收入的开源与支出的节流方面对单位进行管理。

(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较低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一是现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财政投入的基本药物补助严重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处于温饱边缘,只能进行一般的诊疗,因为没有多余的资金,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人才的引进都很难;二是基层管理者重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端医疗机构,对基层不适用,会浪费资金。

其次,基层信息化使用程度较低。一是基层人员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慢,使用时出现的差错多,抵触情绪比较强烈;二是现在的信息化平台多,未进行整合,各成体系,使用数据不相关,导致技术水平本就不高的基层人员无所适从。

目前,在信息化技术方面,医疗和公共卫生对其的使用有限,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但公开率不高。

(三)新会计准则执行存在困难

首先,预算中的资金余额确认后,预算会计很难确定资金结存余额。交易、库存物资、专用基金等科目都要进行追溯调整,明确是否是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整个调整过程非常复杂。交易款项历史账面不明确,再加上人员变动,一些情况已无法调查,调整工作不仅任务量大,而且准确度低。

其次,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影响本期结算,不能完全反映本期实际财务状况。另外,基层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费用科目中,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费明细,公共卫生部门占用的资产折旧费只能计算在医疗活动费用里,导致医疗费用和公共卫生费用的数据无法完全体现各自的实际状况。

最后,在双重功能、双重报告的计算模式中,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使用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收入、费用确认存在差异。

四、基层医疗机构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方法

(一)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在岗的财务人员每年要定期参与提高业务水平的培训。每年的继续教育是很好的提升水平的平台,但是在基层的适用率不高,人们仅仅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平台可以增加一些操作性强的基础课程。

其次,基层医疗机构要适度提高财务人员招聘门槛。财务岗位有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考试取得财务从业资格的人员,要适度提高招聘门槛,因为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只是日常记账,还要参与财务管理、协调各个部门、掌控风险等。

最后,培养复合型人才。财务管理要由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因此财务人员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懂基层卫生管理,必须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二)提升信息化水平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财务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尤为重要,尤其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的双重功能、双重基础的财务信息化方面,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财务报表、预算报表、决算报表的编制等,必须实现信息化。如果还是使用手工记账,那么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无法落实。

(三)提升实务操作水平

首先,简单确认预算中的资金余额。预算会计以实现收款为基础,资金余额以反映单位实际拥有的资金为目的。要确认资金的初始余额,首先要确认非财政支出余额。从两个角度获得资金余额,进行相互验算,结果要一致,否则就不对,然后根据调整后的金额进行登记。用任何一种方法计算出非财政支出余额后,都要再加上财政支出结转/余额加上非财政支出结转和专用余额,最终获得预算中的资金余额。

其次,避免重复支出折旧,细分折旧科目。为了避免重复支出,在折旧固定资产时要分别核算,即2019年1月1日以前购买的固定资产,因之前购买计算时已经投入支出,当时已经进入了当年盈余,其成本与固定基金相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并入新制度下的累计盈余—医疗盈余合计,所以这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该抵消累计盈余中的医疗盈余,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本期费用,结转后进入本期收益,实现在此期间应分担的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在业务活动费用的公共卫生费用中,添加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折旧费的明细项目,能使会计结算数据更加贴近实际。

最后,完善制定差异调节表的方法。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两类会计核算方式不同。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加上货币资金的收支不同,造成了差异。在实际业务中,两者的联系就是差异调节表,因此需要编制差异调节表,这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衔接的另一个体现。

差异调节在实际业务中存在6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已享受医疗服务,但未缴纳费用,财务上因为权力责任已经完成应该确认收入,但预算核算上因为没有收到资金不能确认收入。第二种情况是在结算的下一个周期,患者把欠费还了,对于这种情况,财务业务上已确认完成收入,收到资金与本期无关,但预算按照收付实现应该确认收入;再有就是预收住院患者押金,收到资金预算即确认收入,而财务因权责和义务没有完成,不能确认收入。第三种情况是购买固定资产或库存物资,财务上确认资产,不确认费用,而预算确认预算支出。第四种情况是库存物资的消耗,财务上确认为费用,因没有涉及资金,预算不确认预算支出。第五种情况是对于支付欠款,财务支付往来款,而预算涉及资金支出,要确认预算支出。第六种情况是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财务上确认费用,预算不作处理。这些情况都是财务和预算核算不同,或资金结算时间不同导致的。只有理清这几种差异的形成原因,运用财务软件等手段,才能有效编制差异调节表。

五、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采用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在核算过程中,会遇到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业务处理方式,这对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施过程中,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基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会计核算能力不强、对政策及业务的把控能力有限,因此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会计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科目名称和科目相关的意义,完善计算程序,特别要不断完善财务软件、会计信息,一些问题人工很难解决,但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轻松解决,特别是差异表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等。在常规业务方面,可以统一核算标准,做出统一的模板,这对业务水平不高的基层财务人员比较实用。统一不同行业的计算口径,有利于对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有利于政府进行总体调控。

猜你喜欢
新政府余额会计制度
央行:2022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2020,余额不足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1:02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