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仁武
(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4)
目前,部分公司已经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公司通过将财务系统和业务营销系统融合,利用结合后产生的新功能,即集成接口功能,实现了业务系统的营销数据与财务系统数据的相互贯通。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业务营销数据完成相应的财务工作,比如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财务侧应收电费的记账凭证,实现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相辅相成。在这一体系下,售电公司作为电厂和用户之间交易的中介,不仅能够保证财务工作更好地进行,而且为预测等环节提供更有利的基础条件。但目前各公司在执行业财一体化措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做好购售电的电量及电费管理工作是相关部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本文对此进行讨论,以期帮助相关公司更好实现业财融合。
虽然业财融合为电费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增强了电费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科学性,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不一致。
业财融合首先面临的是核算规则方面的问题,国家规定了统一的会计核算规则,但部分业务营销部门却没有遵守相关规则提供收入和费用明细,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后续的账簿记录与建立总账明细账的工作。
在凭证对接方面,业务与财务核算之间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凭证无法一一对应,信息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时,依靠现有的数据对差异源头进行准确回溯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在数据共享方面,虽然目前营销和财务两个系统已经实现了部分数据的共享,但仍存在两个系统对不同品类电量统计数据记录不一致的情况,影响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导致业财融合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
营销部门提供的应收电费、应收结余款项等数据与财务部门账面上各项数据不匹配,会使得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同一时间段内业务、财务方面的对应资金数据,从而给公司内的资金安排带来较大挑战。
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业财一体化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搭建公司的营销一体化体系,让体系覆盖购销全套业务。营销一体化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电费和电量等基本业务构成的售电与购电业务流;其次是由电费收入、下属公司上交总公司的资金流入、偏差考核导致的资金流出及销售费用等构成的售电资金流;最后则是营销系统、交易平台和会计平台三者集合的全覆盖销售电量的信息流。
企业要在业务全覆盖的业财一体化体系下,有效实现营销、财务两个系统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
公司应当通过对电价、电费的全过程管控,实现电量规划、预算和执行,根据不同的品类进行电价电量的分析和总体把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做好宏观调查与规划,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公司购售电价格的变动,从电量电价角度对公司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其次以公司的经营指标反推让利价差的情况,以此指导公司管理层对不同用户定价的决策;再次要优化购售电预算,通过科学的模型分析工具来分析、处理历史数据,增强购售电预算的准确性;最后要强化量价管控,根据“财务管总账,业务明细账”的基本准则,对业务和财务两个系统做好一致的规定,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准则,保证业务细账和财务总账一一对应,相互满足工作需要,解决两个系统的数据无法有效对应的问题。
售电公司是从电厂买电,再通过买电卖电的价差进行获利,业务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电价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波动,带来的负荷也在不断变动。把握变动趋势,调整购售电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对售电情况的预判不够准确,将对公司的盈利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在购售电一体化背景下,售电公司的财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营销系统提供的用户数据对一定时间内的售电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对未来某一段时期内的售电量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决定该段时期的购电量。通过营销数据辅助决策,可以有效解决在市场购电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的问题,避免市场波动可能给售电公司带来的损失。
企业需要确立数据源唯一的基本准则,实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信息在系统内的自动传输转换,保证系统前端业务数据的准确性。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在业务系统中增加必填数据校验的功能和出现错误时自动提醒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强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
要在每月的营销数据和每年的预算数据基础上,发现数据间的关系,根据相关关系确定电量的购买与销售;不能采取单一的分析模式,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不能进行静态分析,要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动态分析;要根据对电力购售的供需预测以及成本,分析各种变动下预算完成的进度,最终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分析模式。
传统的业财融合要求售电公司建立购售电业务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三者综合的业财管理模式。这种模能够综合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实现购售业务的全覆盖,实现对整个交易行为的管理与监督,通过综合所有信息保证后续工作的高效完成。
要及时根据信息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业务和财务系统相互关联,要通过减少等待应收凭证和银行流水的时间,及时反映信息的变化。在市场交易中,时间对交易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够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也就能保证售电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公司交易效益。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的实时分析,把握市场趋势,通过市场中投资者的反应确定融资的时机。
实现信息自动集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交易完成、提高业务效率。传统人工更改信息的操作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将业务和财务的各项信息及电价电量等基本信息集成到一个完整的数据闭环中,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性,实现数据的即时反馈和共享。在规定的会计准则下将凭证信息电子化,通过网络减少审核时间,能够大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营销系统提供的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售电方案进行改革,如满足不同用户的购电需求,制定差异化的用电套餐,向用户提供私人定制的服务等。此外,售电公司还可以开发一些增值服务,如帮助用户开发个体电能管理系统和相应的移动应用等。
业财融合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业务、财务部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及由此出现的其他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执行并落实这一措施,可以对购售电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便利,能够促进购售电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业财融合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间需要不断磨合,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操作模式进行调整,使之能够适应现实需要。一方面要尽量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业财融合模式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