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研究

2021-11-24 20:23陈雪宜
活力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井冈山斗争从严治党

陈雪宜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13)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直面风险挑战,披荆斩棘,敢于斗争,开辟了一条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革命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基。

一、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

斗争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它只能在严峻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得到强化和锤炼。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打磨斗争意志这把“精神利刃”,战胜了革命道路上遇到的重重险阻,挑战着一个个不可能,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发扬光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何长工的妻儿及亲属三十余人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反动派企图制造白色恐怖,妄图浇灭共产党人的斗争意志,但这些吓不住共产党人!何长工化巨大悲痛为力量,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跟着党走不动摇。

革命不是敲锣打鼓,搞革命更不是在一片敲敲打打声中就能成功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而伟大斗争则必然要求革命者有坚定的斗争意志。谢开甲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共产党员,他跟随红军来到井冈山,1928年边界“三月失败”时,茅坪突然窜进来国民党的一个营,为了保护当地村民,谢开甲不幸被捕,敌人认出了他,想要从他嘴中套出重要机密,对其进行各种威逼利诱,但谢开甲并没有屈服,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决定将他处决,行刑前,谢开甲大义凛然,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不低头、不退缩,披荆斩棘,敢于斗争,最终成为凯歌者。

(二)人民至上的斗争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的斗争立场,与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做坚决斗争,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井冈山精神时,专门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来说明党必须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道理。历史经验充分表明,人民是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斗争的成果也理应属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湘赣边界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前提。1927年12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回到井冈山龙市沙洲,在处理了陈皓等人脱离群众及反革命事件后,首次正式提出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和群众工作。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更是明确规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是红军除了打仗之外的另一重要任务。因此,群众形象地称红军为“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这充分说明,群众革命路线是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旧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分配不公,农民终年忙碌却依旧得不到温饱,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很清楚,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得到农民的支持,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制定出台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和《二七土地法》,这一举措使广大农民不仅在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而且在经济上得到了解放,土地法的颁布从根本上保障了贫苦农民的利益,也使得农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的热潮,使红军的武装力量得到迅猛发展。

(三)灵活机动的斗争艺术

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我们除了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如果敢于斗争指的是不惧风险挑战的英雄气概,那善于斗争强调的就是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斗争艺术。斗争艺术更加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具体分析,研判斗争的火候,运用斗争的技巧,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从而争取斗争的胜利。在毛泽东率部队到井冈山之前,有两支当地非常有名的武装力量长期据守着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便是这两支武装的领袖。针对如何对待绿林武装的问题,党内发生了争议,大多数人提议用武力解决掉他们,但毛泽东认为,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这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待绿林武装只能用文,只能积极地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变成跟我们一道走的真正革命武装。于是在古城会议上,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正是这一结合实际的正确分析判断,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来的改造旧军队创造了一个典型的范例,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改造王佐部队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更是做了深入的研究调查,了解到王佐有一个宿敌,叫尹道一,经常打压王佐部队。了解到这个特殊情况,何长工等共产党人自荐帮忙收拾掉尹道一这个宿敌,王佐队伍官兵的思想情绪发生了巨大转变,王佐主动提出要扩充部队,改造顺利完成。

井冈山斗争时期改造绿林武装的顺利进行,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讲求斗争艺术,既坚守底线原则,又灵活机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选择合理的斗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

二、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繁荣富强,首先要敢于探索,结合本国国情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其次,要坚定战略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最后,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却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有效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克服重大阻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旧时代需要斗争精神,新时代更要有斗争精神,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转轨仍在进行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棘手,需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病和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伟大斗争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作为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政党,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披荆斩棘、直面矛盾、迎难而上,以顽强充沛的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需要我们增强斗争意识,保持斗争精神,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劲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将伟大梦想变成现实,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拼搏,顽强奋斗,共同撑起中国梦的宏伟大厦。从一百年前积贫积弱、任人欺辱的旧社会到国富民强、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这是一部艰苦卓绝的百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一切剥削压迫人民、阻碍民族发展的顽固势力做斗争,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在自我革命、自我净化中不断壮大。正是凭借这股敢战能胜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奴役压迫人民的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斗争规律,终于发现了一条根植中国实际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根基。今天,我们要大力发扬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敢于跨越一切激流险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斗争。

(三)发扬斗争精神,是推进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政治品格,贯穿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始终。发扬斗争精神,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从严治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是长期的,还有各种虚化、弱化、边缘化党的领导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斗争精神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各过程、各方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困难挑战。

结 语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斗争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巩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当下,我们要将斗争精神融入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各方面,以正确的斗争方向为指引,以鲜明的斗争立场为前提,以坚韧的斗争意志为基础,以高超的斗争本领来推进,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井冈山斗争从严治党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