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路径

2021-11-24 18:34毕晶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目标资源

毕晶

(珠海市横琴新区英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31)

近几年,在经济发展动力逐渐增长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获得了长效性的发展,同时对其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全面预算管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通过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也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开展有序性,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并达到其战略发展目标。为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价值,需充分把握其运用困境,并探索有效应用路径。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愿景主要表现为其所设定的战略目标,但这一目标如何实施、如何得到期待效果通常是难以直接判定的。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目标被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形成数据化的、指标性的可视化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确并掌握国有企业的各种经营目标,如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各部门目标等都得以量化。并且,全面预算管理还实现部门目标与经营目标的有机联系,以部门目标推动总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促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不同部门对企业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对于资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企业的总体资源又是有限的,如部门经费总额有限,因此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得以具体化,各个层级部门之间能够由上而下的沟通,并编制合理预算,由此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序规划,形成资源配置的详细方案,进而使得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减少企业内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保证各个部门都能够有序运转。

(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性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企业改革方向的指导和改革,要求国有企业要实现创新性的长效发展,而与此同时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挑战。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运用,形成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型引领力量,并在科学合理预算管理制度之下,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全国性监督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也能够及时发现其发展管理问题,使各项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盘活国有资产,发挥其最大价值,促使其持续增值。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够全面

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财务资源,而如何才能够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之一。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制定决策,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合理配合与沟通,但在全面预算管理之中,存在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认知不全面的问题,其理念没有实现普及和渗透,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受到影响,限制了国有企业的有效内部控制,并阻碍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创新与改革发展目标难以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将全面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进行负责,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且对于预算工作也集中在短期内,按照以往数据信息和下一年工作规划来确定新一年的预算,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得不到保障,长远发展目标难以实现。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也缺乏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致使目标实际达到效果和预算效果产生差异,若不及时调整则会进一步拉大差异,预算目标得不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也随之被遏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评价机制缺乏

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涉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又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如在管理国有资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维护费用,对此也需要开展预算。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应用过程中,很少对其开展过程性的管控,导致最终获得的实际成果与预算目标有所差距,并致使全面预算和实际业务相互脱离,对于相关预算的考核也只是侧重于量,忽视了对其的综合性评价,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形同虚设。

(四)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不足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提升了其管理质量,有效简化了其管理程序。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不足,虽然建设了诸多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但是缺乏维护意识。技术的革新速度比较快的,各种管理系统和操作技能都在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中依然采用以往的信息手段,其预算制定、执行等环节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处于滞后状态,容易致使企业的信息传递被阻碍,预算执行信息的传递不及时会影响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统一的观念意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前提,加深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目前国有企业需积极完善的任务,由管理层给予决策性的重视,中层管理人员落实理念普及行动,带动基层员工共同参与,以此为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管理人员还可以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如对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并公示,让员工直接看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进程,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增强其预算管理意识。

(二)积极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

国有企业应积极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管理者的有效职能,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通常在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设置三个基础组织结构,即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每个机构分别担负不同的预算职责,也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控制管理,如预算的决策一般由董事会为主导,负责对预算的审批。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各个机构的有效沟通,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真正执行,同时,各个机构之间的职责、程序协调,可以制定出更好的预算方案,优化预算方法,提高全面预算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更快速高效的达到全面预算目标。

(三)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评价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应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评价机制,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效用的发挥。而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评价机制,一是要求国有企业将其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纳入预算管理系统之中,确保其管理的全面性,针对各项预算同步开展实时性的监督控制,特别是加强预算的事前控制,实现对全面预算的综合评价。二是要设定多元化的指标对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判断,不仅要从指标的量开展评价,还要从其经济效益的产生层面加以评价,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对企业发展的价值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短期和长期的资产效益。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并不断创新,是国有企业创新改革的关键途径,因此,国有企业需积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完整的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是第一步,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创新开发与之相符的预算管理系统或平台,建立其与各个部门的联系,获取完整及时的预算信息,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对企业预算进行合理分析,编制更加准确的预算方案,实时监测预算执行结果,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快速完成对全面预算的调整,从而更有效的保证全面预算的执行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构成部分,随着经济改革创新的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对此,国有企业应在企业内部积极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其信息化建设,从而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发展的积极助力作用,确保国有企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目标资源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