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如何读《老子》
——评余秋雨的《老子通释:余秋雨讲道德经》

2021-11-24 18:53:14夏丽柠
工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余秋雨本性道德经

文_夏丽柠

《老子通释》是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里程碑新作,也是写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入门读本。

《老子》又名《道德经》,历朝历代都不乏译注《道德经》的人。然而,现代作家里,余秋雨的《老子通释:余秋雨讲道德经》是我最喜欢的。

要知道,老子不仅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道德经》的行文,运用了比喻、类比、排比、诘问等多种修辞方式,简直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古代散文佳作。像是为了应和老子的才学,余秋雨的这本书既有散文优美的文韵,又有现代人的哲思,与老子的原文尤为契合。

那么读者究竟要怎么读?我认为至少得读懂三重意境:第一,老子的本意;第二,余秋雨通释里的现代延伸;第三,在《道德经》里照见自我。你看,一本书的阅读,变成了三个人的事,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纵然肉身无法永存,但那些智者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留在高处,任由慧心人采撷。这便是思想与思考的妙处。

老子要传递的哲学思想是明确的。逆向因果,便是道家哲学的重大成果之一。为了说明它,老子常常做各种类比。“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指的是古车用三十根木条连接轴,中间是空的,这样就能载人载物了。车因空而有用,这就是老子“不争、不占、不盈”主张的理论基础。

老子讲的“空”,常常与“无”联系在一起。这个空不是不存在,而是虚无的存在,但又与佛家的“空”不同。佛说世界的本性为空,老子则认为世界的本性是道,道是依靠自然的。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眼里,自然最高。

对于老子“上善若水”“和光同尘”“弱者,道之用”“反战”等观点,余秋雨极为赞同。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比如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建议国君只要做到“无为”,就没有“不治”的麻烦。余秋雨认为,老子的观点不如孟子通达,老子强调“无为”,但用无为治民是不行的。孟子在《尽心》里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才是本啊。”余秋雨说,“这次我站在孟子一边。”

经过余秋雨的通释,我们对于《道德经》的理解豁然开朗了不少。但这对我们个体有什么帮助呢?

之于我,至少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世,有了某种“安定”。就像作家杨照所说,《老子》是教人在现世中如何过日子的书。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人类都无法超越自然。体悟自然,尊重自然,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使命。老子说,道只能悟,不能学。道德中的道是启悟,德才是实行。道是纵横千里,德就是打理自己的院落。做到了德,守住了人伦,我们才能在宇宙天地间舒服地生活着。

猜你喜欢
余秋雨本性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余秋雨投其所好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余秋雨投其所好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中国(韩文)(2016年9期)2016-11-27 18:44:03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学术论坛(2015年6期)2015-12-24 15:55:10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
本性最美
青少年日记(2014年7期)2014-09-19 05:38:42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