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俐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7)
高校的资助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因为其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代表着社会温度,关系社会和谐。信息时代的到来,快速的新闻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资助虚假化、表面化,不仅无法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上述问题,对高校资助型社团育人所能产生的实效进行研究。
高校资助型社团属于学生资助模式,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直至现在,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的辅助理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故高校资助型社团相较于成立初期,不仅在理论与成熟度上有了进步,而且有了良好的外部经济条件;但是,即便如此,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而最明显的问题是精神资助流于形式。当下高校资助工作在精神关注层面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将资助活动定义为物质资助,认为对贫困学生予以一定的物质资助,便能为其解决就学问题,从而达到高校资助的真正目的。而调查显示,贫困学生由于生活条件差,不得不接受外界帮扶时,心理上承受了很大压力,自卑感更强,这无疑是高校资助型社团在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因此,高校的资助助人应该向资助育人方面发展,在给予贫困学生物质支持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精神上有尊严,让贫困学生真正融入集体生活,充分体现高校资助型社团的积极作用。[1]
工作的全面发展力度不足是高校资助型社团存在的问题之一。真正的扶贫应该让贫困学生与贫困家庭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被遗弃在社会的冰冷角落。然而高校扶贫工作仍存在学生与教师谎报扶贫资格、贪污扶贫物资的情况。而该问题的产生,同当前扶贫全面发展力度不足有直接关系。所谓全面发展,不仅是在扶贫名额上惠及全体贫困学生与贫困家庭,更是在规章制度与奖惩形式上确保扶贫工作能够走进真正需要的家庭,对觊觎扶贫物资的无耻之徒给予严格的惩处。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全面覆盖社会,使经济问题不再成为阻碍我国人才发展的桎梏。[2]
目前,高校资助活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不足,管理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资助型社团加以解决。
这种学生性质的社团资助活动,相较于其他形式的资助与扶贫活动,更容易走进贫困学生的内心,使其在接受物质帮扶时心态更加平和轻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资助型社团成员与受资助学生朝夕相处,了解贫困学生的内心,可使资助活动更具亲和性,有利于资助育人理念的实施。[3]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小,针对资助的贪污问题,能够严肃、公正处理。由学生组织领导的资助型社团更了解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能够准确识别贫困学生,从而使每一笔资助都能准确投放,对贫困学生起到帮助作用,杜绝资助物资贪污的情况。[4]
对在学习生活上需要资助的学生而言,“贫困”是最敏感的标签;在生活中,物质条件差便会使其无法体会社会的精彩之处,而在接受资助时,会再一次被“贫困”唤醒心中的脆弱,因此,很多资助活动,在未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情况下,使贫困生逐渐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甚至变得更加孤僻冷漠、自我否定、缺乏自信。贫困生不想一次次被资助活动贴上标签,但是又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接受帮助。因此,贫困学生只有拥有较为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不被资助活动压弯了腰。而资助型社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资助型社团,使贫困学生在群体中消除了心理负担,融入群体,社团帮助贫困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建设。
伯藜学社创始人为陶欣伯老先生,他在2002年着手筹备新的基金会,名为“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2006年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助学基金会设立在南京,属于非宗教性、非政治性的非公募基金会,所颁发的助学金称为“伯藜助学金”,接受助学金的学子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陶学子”。基金会专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伯藜助学金”的资助政策为每人每年五千元,“一助四年”。为使更多学子获得帮助,自2007年起,基金会陆续与东南大学、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大学等22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至2019年,基金会累计资助人数8,707人,累计捐赠金额共10.7亿元。由于在资助学子方面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伯藜助学金”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慈善大会“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第二届“中华慈善奖突出贡献(项目)奖”、“2014年度十佳公益慈善项目奖”与2019年度“江苏最美资助人”提名奖。[5]
伯藜学社是当下最典型的资助型大学社团,在资助人陶欣伯的组织与领导下,该社团已经渐渐发展出属于自身的成长轨迹,不仅建立了完善的助学体制,还在社会与网络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伯藜学社对贫困学生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更是心灵上的。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伯藜学社出现的“反哺”现象正在逐年上升,很多曾经接受过伯藜学社资助的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通过自身力量为伯藜学社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这一现象说明,在伯藜学社的资助下,学生不但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还建立起健全、高尚的品格,是非常成功的助学案例,值得当下所有社会慈善工作向其学习。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校资助型社团的育人实效,本文以江苏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为例,分析学生在参与伯藜学社后,所取得的显性与隐性进步。
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最明显的研究指标即是学习成绩,故本文收集了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的学生挂科率及奖学金获取率,分析伯藜学社在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显性成效。
首先,伯藜学社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资助活动最明显的优势是对学生实现长期的鼓励与督促,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资助后便不予理睬,他们继续为学生提供关怀,并建立较为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例如,盐城师范学院的伯藜学社会在为加入社团的学生提供费用支持,还通过学校教师与管理层建立伯藜学社学习部,意在鼓励贫困学生补上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足,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氛围与学习强度。这种做法给了贫困学生极大的信心与归属感,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相聚在伯藜学社的学习部,给予彼此心灵上的慰藉,还激发了学习与生活热情。故伯藜学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物质保障,还在氛围营造、心理建设方面考虑得较为周到。而对学生2020—2021年的挂科率统计后发现,2020年初伯藜学社的挂科率为39%,但是到了2021年末伯藜学社的挂科率下降至9.01%。这说明,入学初的贫困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距较大而挂科率偏高问题,在伯藜学社的氛围影响下挂科率明显减少。在奖学金获取方面,2021年相较于2020年除特殊的单项奖学金没有变化外,其余一、二、三等奖学金的获得率明显提升。这也说明加入伯藜学社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努力,不仅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而且获得奖助学金,改善了生活,伯藜学社的育人实效非常明显,也说明资助型社团具有相对明显的育人优势。[6]
除学习成绩外,伯藜学社所创办的校园活动也在更多的隐性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的特色在于为学生创办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使学生心理更健康、综合素质更强。伯藜学社创办的第二课堂,能最大程度地照顾有经济问题的学生,为社团内学生量体裁衣,使其尽可能少地付出获取更全面的校园生活体验与社会生活体验。
盐城师范学院伯藜学社非常重视榜样力量,并善于挖掘校园中励志典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伯藜学社在学校的支持下选拔“励志之星”参加江苏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评选,并将活动结果以校报、微博、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传与报道,意在通过该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从而在心灵上给予学生慰藉,让学生在心底涌现出“看不见”的隐性力量,更好、更自豪地生活在大学校园内。
伯藜学社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内,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大多是伯藜学社本身,这不仅能够降低活动费用,也能够让学生加强沟通,敞开心扉,更好地发挥伯藜学社的作用。而对外,伯藜学社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会深入云南、甘肃等贫困山区,支教帮扶,目的是让伯藜学社的学生切身感受作为贫困生不仅仅只能等待被资助,也能在社会上发光发热,去资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孩子。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更能激发其奋斗与前进的动力,并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此外,伯藜学社在创始人陶欣伯的建议下,鼓励该社团学生创新创业,他认为青年的梦想需要被托起。在陶欣伯基金会的支持下,伯藜学社会积极同国内外高校、社会创业组织等交流,并举办相应的创业训练与比赛。陶欣伯先生之所以这样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被他资助的学生在未来可以通过创业取得成功,并延续他的想法,为更多贫困学生带来帮助。这无疑是非常高尚的,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伯藜学社的学生。
伯藜学社不仅在育人实效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精神层面上影响着每一位学社中的学生,真正意义上将资助助人变成了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型社团育人需借鉴伯藜学社经验,并在其基础上开枝散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