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夏 陈少烽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15)
育人为教育之本,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关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育人路径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育人要素[1],也是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使高校的育人理念、教育方法及人才培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特别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基础性研究,扎实做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全民身心健康。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各高校加快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即“十大”育人体系,而心理就是其中一项;因此,把握大学生心理,全方位育人,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十分重要而紧迫。高校学生培养越来越强调“育人”与“育心”结合,心理育人便应运而生。
为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目标、内容、载体三个方面,即以实现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培养新时代新的良好品质为主要内容,主要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心理”载体,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人”提供重要的视角。[2]86育人与育心结合,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体现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为国家、民族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心理育人是指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教师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引领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其潜能,保护心理健全,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使其更好地投入学习与未来工作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而更加关注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的缺陷,导致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初期有适应力强、技能性好的优势,却不能在长久的职业生涯中发展提升,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影响毕业生的生涯发展与就业质量。
在竞争激烈的现今社会,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可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从容应对。对于毕业生来说,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变及在工作过程中人际关系的适应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快、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大环境。良好的心理素养可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能影响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
高职院校的专业多数为技术技能型,少有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而且,提倡双师型教师,教师大都有较好的技术实战经验,也关注学生技能的培训,忽略育德与育心的结合。没有心理学相关的专业支撑,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更加需要下功夫。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与专业资质,同时各高校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心理教师。各高校多数在人员配备上达到要求,但目前面临工作量超负荷的情况,仅仅靠专职心理教师做好做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还是非常吃力。
受周围环境与他人对高职院校认知定位的影响,高职学生入学时多数认为到高职学习就是掌握一门技能,只要技能学好了,今后就能就业。这就导致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人文课程,对于心理课的认识则更加落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上专业课时,学生较为积极,缺课较少,而上公共基础课程时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较多。学生对心理课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读心术、看穿别人想法、心理不健康的人才需要学习等层面。由于心理课设置为必修课,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才按部就班,从而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多数为必修课,每位高职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3]但多数学生只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并未真正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思考、自觉练习,加上心理课课时较少,课堂讲授内容、实操练习不足,使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心理课的重要性,因而不能真正重视心理课程的学习。
从顶层设计出发,一是加强“三全育人”制度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心理育人工作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层面。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工作,育人工作与绩效、职称、岗位聘任等结合,提升全校各部门、各教职员工的心理育人意识,增强心理育人的水平,使心理育人工作融于各项工作之中,体现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包括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校园心理活动的开展、心理咨询及校园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仅仅依靠专职心理教师去完成还是非常吃力的,毕竟心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突发的、多样的问题;因此,建设一支专业性突出、能力强、稳定的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
1.鼓励辅导员以心理工作为专业发展方向
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且次数频繁,年龄又与学生相近,更加贴近大学生心理,能够在心理育人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发挥基层队伍的作用,将心理育人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辅导员队伍中培养热爱心理工作,愿意将心理工作作为专业化发展方向的教师,作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一线岗位,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方面有优势和影响力,也有利于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再者,学习心理学知识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心理素质的提高及自我的完善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建立并完善培训机制
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应有专项资金,培训课程要有方向性,形成体系,让教师专业水平有真实的提升。[4]
3.督导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
行业内专业督导的资源较为紧缺。发展同辈督导体系,发挥校内心理工作者内部资源,使校内的心理工作队伍形成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在相互学习成长中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因此,发展内部的同辈督导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心理从业人员的自身成长问题,促使心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重视心理工作队伍的学习、培训、督导
重视心理工作队伍的学习、培训、督导,加强伦理理念、相关法律的学习,确保从业人员遵守职业伦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心理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保障学生享受安全、合理、合法的权益,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以宣传普及为主要目的,是必修课,以讲授的形式教学。但由于课堂人数多,场地限制等原因,课堂缺乏必要的体验与练习,导致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学生不能得到深层的感悟。因此,应丰富心理课程形式,增加以练习、体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团体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沙盘体验、团体心理绘画等,以选修课形式加以补充,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心理学的魅力,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在心理活动方面,定期进行心理活动效果反馈。面向参与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教学、校园活动的效果及学生反馈的问题,去粗取精,提炼升华。树立大学生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心理育人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经验的推广和普及,切实使大学生受益。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实效性,我们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维护自己心理健康,达到助人自助。学生若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就会排斥外界的干预;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出现心理困扰,就会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就会加重心理问题。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2]87学生只有树立自助意识,才能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自身和身边的心理危机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在紧急情况下发挥重大作用。
2.注重学习、体验和实践的结合,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5]。发挥朋辈心理互助体系,开展“以老带新”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活动。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如创业初期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等学生培养其传授经验、交流感想的能力,开展朋辈心理演讲等活动,使学生发挥其引导性和主体性,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发挥作用,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和提升。
家庭对个体成长有重大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校园,但是仅仅依靠高校教育、帮助学生远远不够。高校应联合家庭的力量,共同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联合地方医院、当地社会工作部门共同开展心理工作。拓宽心理工作的范围和渠道,以保障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专业的帮助。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6],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夯实队伍建设,提升课程建设等路径,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活动,稳步推进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大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