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受业、解惑”,高校教师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师者学高,身正为范”,师范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很多毕业后也成为人民教师,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因此,师范类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有更多的责任,这不但关系到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更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2014 年 9 月29 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当年11月,教育部颁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素来有服务和育人的双重责任,在整个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系统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以高水准的服务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影响和推动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风指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是教师思想文化素养与人格修养的综合表现,是教师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范类高校图书馆人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特定部分,影响着高校教师良好师德素养和高尚师风的形成。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图书馆人员队伍的核心内容。师范类高校图书馆是重要培养基地,高素质的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具有馆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图书馆员的言行对于高校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是图书馆员个人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图书馆内部形成的良好师风更是整个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加强馆员师德师风建设,是馆员素质养成的核心内容。
(二)加强图书馆员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图书馆员的师德塑造了图书馆的师风,影响和引导着整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在高校整体精神文明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是重中之重。图书馆员只有充分发挥优势、利用自有,履行好服务、育人双重职责,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才能推动整个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从而建设一流的学校。
(一)教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个别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只承担借阅、参考等服务,馆员并非教育一线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过于强调自身服务功能,忽略了作为高校教师的教育、引导功能。其实,很多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均承担着《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另有一些高校图书馆甚至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文献嵌入式教学课程,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人,应该兼有服务与教育的双重职责。积极引导读者深层次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支持才是信息时代对馆员的基本要求。
(二)专业知识陈旧。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年龄、自身专业等原因,又长年从事同一岗位,重复简单机械的工作,导致图书馆专业知识较为薄弱,致使部分图书馆员不能提供令读者满意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部分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内部由于缺乏科研人才,无法形成科研氛围,图书馆整体创新力不强。
(三)职业精神缺乏。时代需要无私奉献、甘于付出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是图书馆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精神。馆员由于从事繁琐、重复的工作,很容易逐渐失去工作热情,更会缺乏执着精神,从而导致缺乏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具体表现为:个别馆员对日常工作满足于不犯错误,程序化、机械化地满足读者需求,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图书馆不仅是补习课堂知识,更是学习、探索和创新的思维过程,而每个馆员应该成为他们的教师和伙伴,启发、引导和帮助这一思维过程的演变和发展,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受益终生。
(一)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方向。1.加强馆员思想素质教育。图书馆是高校信息和文化建设中心,应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增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将馆员塑造成“四有”教师打下思想基础。2.建立规章制度。图书馆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为图书馆员的服务和行动提供指南。馆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循,遇到问题不逃避、不推诿,合力解决、图书馆应培养馆员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馆员的奉献精神,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正常、有序地开展过程中,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
(二)提高馆员业务水平。图书馆应通过馆内组织培训和选派馆员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强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公共礼仪等各方面知识,提升馆员整体素质。信息时代,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所以电子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馆员的一项基本素养。技术部专业人员要保证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管理和运行,还要加强培养设备维护、数据库建设、网络安全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线服务人员直接面对师生和读者,应加强公共礼仪方面的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接待礼仪、个人仪表等方面,规范和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礼仪水平,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为馆内和学校的师德师风、学风教风建设创造环境。完备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水平是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承担教学任务。师范类高校专业种类多样,除了培养下一代教师,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将进入各行各业。新时代对各行业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稍显不足。2015年,教育部颁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发挥文献信息资源,承担《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任务,并深入开展各种模式的课程嵌入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能力。
(一)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图书馆员的服务和教学工作包含很多内容,这需要馆员将爱心、耐心和奉献贯彻到每一个环节,真正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工作中处处以读者为重,事事为读者着想,才能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
(二)完善知识体系。图书馆员应利用馆内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自主学习,掌握图书馆学基础知识、采访编目、信息技术等图书馆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员应立足于“提升素质,服务科研,承担教学,服务至上”的宗旨,积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法、延伸服务范围,切实为教学、科研服务。此外,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为校内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校科研、教育建设提供添砖加瓦。
(三)承担教学任务。图书馆员具有馆员和教师双重身份,在日常服务工作之外,馆员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包括教授《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专业课程的嵌入式教学以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各式讲座,组成教学团队,以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打造图书馆的精品课程,夯实图书馆教学基础。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全体馆员在日常服务工作和教学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理念,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践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必修课,为振兴图书馆事业和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