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第二中学 张接领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是相互促进、共同引导的关系,但政治认同是核心。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政治认同的指导下开展课程教学至关重要。
人格魅力本身不是命令,却拥有让人不令而行的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战中,让人备受感动的正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魅力,它体现在我国众多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者和数以万计的普通民众在疫情危急关头敢于牺牲奉献、恪尽职守、舍小家为大家的杰出道德品质。让世界人民都为之震撼的“中国速度”证明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无疑会让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我国的独特体制产生真切的政治认同。同理言之,如果将大国家的缩影投射到每个政治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的就是每位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政治认同的引路人,人格必定是出类拔萃的,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榜样。
一个公民的人格魅力根源于每个个体内心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教师的人格魅力自然更应当是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深远的家国情怀为基础。教师要能够用课本中的知识点联系当下实际的政治生活,让自己的言语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党的崇敬和向往去打动学生。一个人的情感是外在事件和现象在内心逐渐积累而成的持久性内心感受。所以,一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积年累月的政治情感体验去塑造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渐形成具有正确政治认同的心理倾向,将其与自身的信仰相融合,最后输出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必修2中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教师应当有感而发地举出此次疫情中中国政府是如何迅速向海外游子送去健康包、顶住压力接他们回国等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信念担当仅仅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就会显得空泛,而教育如果仅仅流于言语上的讲解而缺乏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就会变得难以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不仅仅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通过外交语言表明自己的大国担当,而且通过实际行动直接向外国提供物资援助等,真正做到用行动来支撑语言。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通过自己的实践行动来支撑自己的知识讲解。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摒弃传统观念中照本宣科的严肃讲解教学模式,跳出教育方式的舒适圈,不再让抽象无味的知识点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例如,《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题是比较宏大抽象的,难以让学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果学生没有办法产生代入感,就无法做到真正深入理解,也就无法产生真正的政治认同。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政治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就把自己定位为“传授知识的机器”,大多数时候都在向学生灌输“政府的概念”“民主选举本质”这些课本上的“考点”知识,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举出实例让学生去切身体会、感受。
中华民族的大国担当精神落实到政治课堂上就是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担当,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政治教师应当重视用实践来填充理论的单薄,让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水平的主要课程,政治认同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唯有此才能让他们在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