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2021-11-24 13:03吴海阳
创造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吴海阳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波动曲线往往与民族延续与复兴的轨迹相重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内生于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之中,文化认同是维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没有深刻的文化认同,何来坚定的文化自信?又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唯有对自己文化充分的肯定、具备坚定的信心,才能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才能激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力源泉。

一、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以及关系解析

(一)文化认同

从文化认同的含义来看,文化认同是由“文化”和“认同”这两个不同范畴组合而成的复合概念,也因这两个不同范畴具有的内涵的复杂而蕴意丰富。

文化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既脱胎于民族发展进步和文明传承的历史事实,更依赖于时代的发展并通过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换的方式为之增添新的内容。

早期人类社会,个体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融入群体之中,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凝聚力量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一获取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方式在当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身处他乡的异地人就会缺乏归属感和融入感,但是在当地遇到同属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同胞之后,就会产生“老乡见老乡”的归属感。

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文化认同就成为识别身份的重要方式。例如,旧时有句俗语:“只认衣衫不认人。”封建社会制定的服色礼仪成为强化等级制度的重要方式。当今时代,一首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会立即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东西方学者对文化认同含义的界定也各不相同。

在中国,根据中华文化词典介绍,文化认同指的是:“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①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Z].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在西方,已故的美国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中提出:“在18世纪,‘我们’是殖民地上的‘美利坚人’;在19世纪,‘我们’是具有盎格鲁——新教文化及自由民主政治信念的‘美国人’;在20世纪,‘我们’已是说着不同语言、信奉不同信念、体现不同文化的‘两栖人’;在21世纪以及更远的将来,‘我们’将是上述特点以及另一些可能的特性的‘混合物’。”这些关于“我们是谁”的一系列观点,直指美国文化认同、民族认同问题,且这些观点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综合相关观点来看,文化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肯定、民族间的相互认可和认同以及民族间文化共性的认可和认同。从文化认同的类型来看,既包括以“民族服饰、民族建筑以及民族艺术品”为表现形式的物质文化,还包括以“民族特性、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精神文化。同时,文化认同作为迥异于其他认同的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归根到底,其核心在于人们对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基本价值的认同。例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一方面,在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源泉,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在于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以及蕴含的核心价值的认识和了解。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由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民族观向近代各族人民救亡图存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观”转变,继而走向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转变与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经验智慧与既有民族理论的有效结合。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形成的互为表里的紧密联系。这种关系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依托,或以中华各民族的整体为依托,或以多民族国家建设国民认同为依托,并不断发挥着捍卫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力量等重要作用。

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一方面,“大一统”思想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而这一多维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大一统的地理观、大一统的政治观、大一统的思想观以及大一统的民族观”③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J].云南社会科学,2011(05).四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长期存在于古代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前行,“‘夷夏’观念经历了‘夷夏之别’、‘夷夏之大防’、‘夷夏’一家、‘华夷’一体的转变,其总体趋势是‘夷夏’差别由大变小,趋于一体”①段超,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这一过程中,原有的“夷夏有别”声势越来越弱,并逐渐向“华夷”一体方向转变。这一观念的逐渐演变,不仅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巩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溯源。近代中国的衰落加速了“大一统”政治格局的解体,但是维系“大一统”思想观的精神力量依旧存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一方面,激发了各民族人民众志成城、携手御侮的精神,促使各族人民由自发联合走向自觉联合;另一方面,促进了西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传统“大一统的民族观”的结合,使得“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应际而生,并促使中华民族逐渐由一个自在整体升华为一个自觉整体。这些由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孕育的丰富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关键时刻影响中国命运抉择的更深层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是对客观实在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动反映;或者说是基于五千多年来各个民族交往融合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认可,继而升华成自觉坚定信念。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引导认知主体(民族成员)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引他们自觉自愿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自己的方向指南和行为导向。

(三)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联系

通过对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析不难看出,文化认同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的价值体系,是承载中华民族厚重历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最有效形式。对中国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大家庭而言,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软力量,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前提,是实现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基础与前提。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次次强调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以及蕴含在民族共同体中的无上伟力。在近代中华各族儿女抗击外侮逾百载的不懈斗争中,无论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紧要关头,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满蒙非中国论”的民族危亡之秋,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各族儿女战胜风险与考验的有力武器,内藏于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的天然基因始终支撑着中华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同力同行。然而对外来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外来文化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思想,则可以“兵不血刃”轻易消解民族凝聚力、激化社会矛盾甚至颠覆国家制度。例如,20世纪90年代,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失误以及西方的文化渗透,导致的民族认同危机、国家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伟大的时代呼吁伟大的精神。传承于古代、诞生于近代、升华于当代,闪烁着中华各族儿女勠力同心、风雨同舟等优良品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于往昔峥嵘岁月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也必将成为各族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不竭力量之源。

因此,基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这一特殊时期,在追逐“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夙愿过程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促进文化认同,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核心作用,统筹处理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应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形式冲击的关系,造就中华民族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各族人民共同体意识的精神长城。

二、文化认同角度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文化认同作为主体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肯定性认识,定然会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促进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要提高中华民族的主体认识能力,更需要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增进文化认同的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基础与根本依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与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以历史文化认同为基石,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情感

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的兴衰往往与文化的传承发展相互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激活并保持宝贵文化财富的生命力,就必须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认知,不但要强化对某个单一民族历史的了解,更要强化对“大一统”为主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整体了解,将体现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加深对各民族发展史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内容及其联系的理解,进而引领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媒介深化中华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至今,就在于这些反映民族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一个时代都不断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总结与升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脊梁。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媒介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失去这个重要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无从谈起,更无法形成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在新时代的场域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民族特征、反映民族特性、展现民族精神的史实和典故挖掘出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使人民群众置身于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中,从而更好地推动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以举行国家纪念仪式为契机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纪念仪式本身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形式。举行纪念仪式,开展纪念活动,促进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通过举行纪念仪式能够巩固历史记忆,强化各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继而升华为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集体记忆,发挥凝聚社会共识、引导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5.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国家也会以重大活动和历史事件为契机举行纪念仪式来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是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反映中华民族苦难遭遇的屈辱历史同样也需各族人民铭记于心,这些光荣和苦难的历史境遇构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纪念仪式的神圣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有助于唤醒各族人民对灿烂历史的辉煌记忆和悲惨遭遇的创伤记忆,强化各族人民的身份认同感。借助这些国家纪念仪式,可以展示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各族儿女的英雄本色,促进中华各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联动交流,唤起同属一个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促成各族儿女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观念认同,从多个层面增进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3.以科技创新和时代精神为导向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仅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文化转化方式和传播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变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时代主题为方向引领,为中华文化植入能够体现时代声音和彰显时代脉搏的元素,为中华文化传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文化传媒的开发和运用,提升文化传播力。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中高度评价了印刷术对于推进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8.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新媒介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深度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儿女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蓬勃生机,以及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

(二)缩小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增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底气与信心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主张,在中国流传千载。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东西方哲学家都肯定了物质基础在人们思想形成上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认同和共同体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同样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而利益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一种思想文化能否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利益诉求能否得到保障,或者说对人们获取利益能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切实保障各族人民的利益入手,尊重差异、理解共性,增进各族人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底气与信心。

1.以各民族共同繁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从文化的含义来看,文化一般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从物质文化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着手,既要做好合理的物质利益分配,还要满足各族人民的文化需求,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影响,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群体因为特殊的境遇,难以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匹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动摇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群体因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差异,难以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直接表现为一些少数民族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短时间内难以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相接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一旦这种由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心理落差感和孤立感传播开来,再经由媒体和自媒体发酵,可能会对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弱化效果。

因此,为筑牢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既需要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需要让各族群众互相了解“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在尊重差异理解共性的基础上,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更为坚定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2.以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通人和”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相对复杂。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为实现民族平等和增进民族团结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使命担当的了解,可进一步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进而推动各族人民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国内民族问题,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我党早期的民族政策已经具有了民族平等的先进思想。党的第一个纲领就写明要吸收各民族成员为党员,邓恩铭(水族)、马骏(回族)等都是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党员。1922年党的‘二大’在纲领中进一步提出了倡导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①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和成就[EB/OL].(2009-03-08)[2021-01-02].http://www.zytzb.gov.cn/ssmzzccss/252972.jhtml.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尊重历史、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精神,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上升到法律层面,《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规定了民族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处理民族事务,始终坚持将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时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这个源头变了,根基就动摇了,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问题上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①丹珠昂奔.民族工作方法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119-120.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政通族和”的历史担当、政治作为,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程度。这些史实依据,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民众基础,促进了各族人民从传统视域下对本民族的忠诚转向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忠诚和多民族国家的忠诚。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命脉。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最深远持久的推动力量,源自于社会成员在内化认同、外化实践的基础上自觉转化而成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为个人评价是非对错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动指南,而且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一个民族的崇高气节。历史的经验教训多次证明,当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诉求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价值理念相一致时,中华民族就会凝聚起大团结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诉求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价值理念的相似性,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心灵相通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从国家维度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这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美好愿景,不仅体现在汉民族文化中,而且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例如,少数民族建立国富民强政权的实例;壮族都老制民主彰显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民主的追求;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字、诗歌、舞蹈对传承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贡献;蒙古族萨满祭祀仪式歌舞中彰显的和谐生态思想等等。

从社会维度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美好追求。例如,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婚恋自由等传统;少数民族信奉的佛教传达的“众生平等”的平等观;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为调整少数民族内部社会关系形成的习惯法和规约,如瑶族的石牌律、侗族的款约、壮族的“寨老”规范、白族的“议事会”规范等等。

从公民个人维度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生活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伦理文化具有统一的价值取向。例如,近代少数民族同胞抗击外侮的光荣事迹;少数民族劳动歌谣,如纳西族的《犁牛歌》、哈尼族的《四季生产调》等赞美勤劳的传统民谣;少数民族诸多著作,如彝族教训经典《训世诗》、黔东南的《苗族理辞》等,都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典故;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无不彰显着友善之意。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文化价值体系具有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少数民族在其宗教、习俗、节日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中传达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追求都有明显的一致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上升为传承发展的血肉联系,这些传统文化中传达的少数民族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从而促进了各族人民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上升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筑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遵循文化认同建设规律,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景

遵循文化认同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现状,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统筹应对培育文化认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建设,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

1.把握文化认同建设规律,着力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我们常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节点上,尤其需要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发挥疏导、感召和激励的作用,用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来消解那些只追求感官享乐、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的影响,重塑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培育,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是合乎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按照文化发展的科学性、人民性和社会性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要立足于实践,放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过程中,既要运用显性的方式,如,扩大宣传来形成促进主流文化、核心价值培育的社会大环境,还要结合文化自身的特性,运用隐性的教育方法,把握文化认同培育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征,遵循文化认同建设“薪烬火传”“积水成渊”的规律,发挥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功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培育各族人民的认同感。

2.统筹应对增进文化认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现代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多民族国家往往面临着因为内部因素和外部挑战而导致文化认同障碍。

当前,我国面临的文化认同障碍集中表现为:各族人民对发展本民族的美好愿望和迫切要求还不能完全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挑战。这一挑战,一方面,考验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整合能力,即消弭文化冲突、增强文化认同的能力;另一方面,考验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考验着我国在民族利益协调、对待民族文化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等方面的基本价值导向。

从外部挑战来看,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主义价值观问题。源于西方的文化多元主义,是基于西方独特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对汇集西方移民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西方多元主义价值观曾一度被国内一些学者引入中国,奉为圭臬,却忽视了西方的文化多元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及“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为西方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便利,如果任由这种多元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社会暗自侵蚀,必然会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应对增进文化认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应当兼顾各民族权益,做好利益阐释和利益传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

3.保持文化认同建设的持续性。文化认同建设关系到如何看待一个民族的奋斗历史,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团结,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34.

纵观近代世界文明史,每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不以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发展为支撑,以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提高为依托。硬实力提升得越快,越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塑造民族精气神的伟大事业,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既要有高瞻远瞩、谋篇布局的智慧,还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精巧,更要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持。

为此,我们要忠于历史,结合所处时代的背景,实现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内容,在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保持住自身传承的稳定性;要推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耦合联动、共同推进,在经济建设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结合文化软实力的元素建设文化强国,以文化软实力建设助推国家硬实力建设;要从文化认同的主体出发,大力开展文化普及工作,从实践出发,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特别要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扎根于广大学子心中,在坚定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信、增进民族认同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