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培
(桂林理工大学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成经济发展压舱石。”[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而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大,面临的困难更多,其中心理压力,让经济困难大学生未就业时先入为主地认为就业难,出现畏难情绪和悲观心理时,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不准,求职目标忽高忽低;求职不顺利时,无法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无法快速从就业挫折中恢复过来。
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不同,侧重于研究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开发,提倡研究人的内在建设性力量,积极乐观面对未知的挑战。积极心理学提倡的自我探索、积极特质、积极情绪、和谐人际关系、逆境应对及心理资本的知识,将有助于从认知层面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引导,从情感体验层面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意志力层面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独立自主和创造性,让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乐观地迎接就业的挑战,培养大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健康人格。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人的心理的新兴科学。不同于传统心理学,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来解读心理现象,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倡导和探索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希望通过引导人们关注自身固有的资源,克服心理问题,从而获得长足的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事物可以得到缓解,并转化为积极的事物,甚至被积极的事物取代,从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旨在开发人的潜能,帮助人们自我完善,增强生活幸福感,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主观维度,研究个人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包括幸福和满足、自信、希望和乐观等;二是个体维度,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交往技巧、美德、宽容、智慧、创新等;三是集体维度,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幸福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和谐的社区等。[2]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助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克服心理障碍,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塑造健康统一的人格,有信心、高质量地就业。
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理性地看待经济困难问题,背负着原生家庭寄予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此一心想通过求职改变现状。在找工作过程中,面对内心理想期待和就业现实环境的冲突,心理体验较差,容易陷入悲观消极的死循环。一旦就业不顺利,他们容易怨天尤人,消极悲观。如就业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心理压力过大。有的大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就业频频受挫,甚至出现极端厌世的倾向。
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自我期望较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准确定位。经济困难大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背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读大学期间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要求较高,对工作改变命运,甚至全家命运的期待不切实际。他们特别渴望留在大城市,期待高工资,但是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不能留在心仪的城市,也不能获得渴望得到的薪酬,短时间难以改变命运,就业现状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巨大,进一步加重了悲观心理。
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辞,不喜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参加社团活动,朋友圈较为狭窄。他们大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不重视社交礼仪及求职技巧,知识面窄,仅限于专业课学习,忽略了个人素养的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优势在成绩上和笔试环节,而关键的面试环节则暴露出诸多缺点,表现在个人着装礼仪不得体,语言表达不流利,自我包装意识欠缺,自我营销技巧缺乏,因为人际沟通能力差而导致求职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心理韧性不够,不能很快从消极体验中恢复过来,并且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而在就业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之后,偏向于内在归因,认为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愿向教师同学求助,将自己封闭起来,加重了自卑心理,以至于放弃了调整求职策略,放弃自我;更有甚者,开始仇恨社会,抱怨命运,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进而缓解并逐步化解消极情绪。主张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着无限的潜能。而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学校各个层面努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突破自身极限,扩展思维能力,获得高级别的积极体验至关重要。如学校层面的简历培训和比赛、职业规划大赛、志愿者服务;班级层面的才艺展示;教师同学层面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勇于自我展示,发掘自我优势,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心态,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提高、自我改善。[3]
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不切实际,忽高忽低,导致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失利后,不能科学地归因,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自我认知存在很大问题。因此,高校要开设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通过不同形式融入大学四年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从开始对自我和职业有科学充分的认识,明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适合匹配哪些方面的职业或行业。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学习计划,用积极的心态去求职就业,遇到困难时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并能快速自我恢复。
人格是个人显著的性格、气质、态度、习惯、价值观等的有机结合。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型人格可以帮助个体更容易取得成功,有利于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性格孤僻、思想偏激,就业态度消极,心态不稳定,导致就业屡屡受挫。学校要引导他们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挖掘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求职观念,看到自己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等优秀的品质。此外,高校可以通过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的榜样引领,在全校范围内建档备案,广泛宣传,发扬学生的自立自强,奋斗改变命运的不屈不挠的精神。[4]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备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的心理资本。尤其是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尤其重要,可以让他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通过一定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训练,提升他们的心理抗逆力,显得尤为必要。“信任背摔”能够增强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感;“脑力激荡”能够拓宽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视野;“同舟共济”能够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的勇气。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给经济困难学生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提供心理讲座,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帮扶机构、设立互助社团,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找到求助途径,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5]
首先,开展就业认知方面的指导,帮助塑造合理的就业观。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帮助解决困难,应对外在环境变化。根据埃利斯理论,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消除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正确的自我认知,促进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的转变,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其次,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积极的就业观,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就业观是求职成功的一半。高校可以从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加强指导方面开展有关活动;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意向调查、谈心谈话、个性指导等方式指导就业;社会支持系统也要发挥联动作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积极的就业观。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应从自我优势,经验、同辈鼓励等方面给予自己信心,准备个人简历,在不断尝试中,学会对自身各方面问题的评价判断。
再次,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就业技巧、增强社交礼仪素养等求职技能。高校辅导员可以扮演好这一角色,如简历制作注意事项,求职面试的仪容仪表、社交礼仪等,举办诸如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等活动,帮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6]
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积极组织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培育、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利于个体成长和潜能发挥。因此,努力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拓展社会支持系统,稳定社会关系至关重要。政府、企业利用资源优势,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扶持、增加岗位、机会,间接为减轻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顺利就业贡献力量。学校、班级通过多种活动,优化经济困难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组织网络,促进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力量的滋生,促进其优质就业。家庭可以通过物质供养、精神鼓励等形式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帮助,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要回归理性,多给予一些关爱、支持和激励,减轻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压力,比一般学生要大,心理上要经受更多的折磨,困惑时更加无法调节、控制;因此,需要各方责任主体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自我,体验良好的情感,学会及时自我调节,快速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就业竞争力,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