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探究
——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

2021-11-24 12:28何雨霞
现代交际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队伍

何雨霞

(遵义医科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

“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开始萌芽,2006年起逐渐普及到各大高等院校。根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祝秀香、陈庆等人[1](2006)给出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由此可得知,朋辈心理互助实质上是经专业人员培训、在其督导下的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也称为准心理辅导。本文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研究高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策略。

一、朋辈互助队伍建设研究背景

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国家逐渐提升了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度。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这一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因此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基础建设基本完善,加大了心理健康专项经费投入,成立了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备相应的咨询场地、心理专业设备,并配有专兼职人员。我国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基本达到1∶4000的师生比。相比之下,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较为落后:一是朋辈心理互助这一领域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二是高校朋辈互助队伍建设模式仍不成熟,还需加强、改进。当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动主要还是依靠思政队伍,即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和辅导员,面对的大部分是已经出现心理症状的学生;而对心理健康问题较轻或隐蔽性较强的学生,目前仍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和预防,远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专业心理辅导力量不足、资源整合不够的问题;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对被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深度及广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侧重于宣传教育,后续专业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造成开展工作时学生互助队伍的意识和方式还欠妥当。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者深思,以期进一步规范、科学地培育、管理学生互助队伍。

在每年的心理普查后,高校心理辅导中心会邀请危机预警学生进一步访谈评估,部分学生排斥心理较强,陈述时会有掩饰。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针对低分预警学生,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采取发邮件邀请其进行进一步访谈或关注其心理健康,但常常受阻。学生对告知辅导员有一定的排斥情绪,辅导员的工作也难以推进。现今大部分研究也表明了大学生这一特点,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心理咨询来解决心理困惑[2]80,多数学生倾向于以倾诉方式解决情绪问题,但大部分选择的对象是同学,其次是教师,最后才是专业的教师[3]。

二、朋辈互助队伍的优势

1.理论意义

朋辈互助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研究发现,思政育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是朋辈影响。[2]79通过朋辈互助队伍的建设,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标杆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心理育人功能,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此前,石芳华[4]的研究显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学生会接受亲近、信任的他人(朋辈咨询员)的意见或建议发生行为改变;因此,学校朋辈互助队伍建设与工作的开展,会在朋辈间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形成扩散效应,对于大学新生完成新环境适应和角色转变有重大意义。

2.现实意义

从辅导对象来看,朋辈心理互助有着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优点。[5]朋辈心理辅导员体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从学生中选拔与辅导对象有相似生活背景、处境一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致,空间距离比较接近的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非常便捷有效。张镭[6]的研究表示,同辈之间心理健康防御和介入往往比教师更早。

从学校层面来看,朋辈互助队伍的建设能够实现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弥补专业辅导力量(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不足,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助人自助的需要。陈肖东[2]80的调研结果证明,大部分同学有助人愿望,并有获取相关技能的愿望。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助人自助的能力,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朋辈咨询员通过培训,在督导的指导下,可以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或一般性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前文提到的部分学生对专业心理咨询的排斥、阻碍及时得到帮助的问题。目前已有文献证明,朋辈互助在降低自杀、减轻焦虑、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积极作用。[7]

三、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目标

1.个体层面

能够改变辅导对象(有轻度心理困扰的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及时得到指导和救助,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完善人格;提高朋辈互助队伍、咨询员个体处理冲突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以医学类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及参与朋辈咨询队伍的医学生来说,朋辈心理互助为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奠定了基础。

2.学校层面

在校园里树立朋辈心理互助理念,通过朋辈互助队伍建设,做到心理危机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有效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率,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延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触角,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形式和体系,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有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社会层面

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加强朋辈互助队伍的建设,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学生进入社会迅速适应奠定基础。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通过朋辈培训中掌握的沟通技巧方式和方法,有效缓解医患紧张关系,进一步胜任工作岗位,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一分力量。

四、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朋辈咨询互助队伍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人员选拔、专业培训与督导、考核、工作实施、跟踪与评估分别开展工作:

1.制定朋辈心理互助建设的计划

根据中国本土情况,高校需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和院校特色,制定相应朋辈心理互助队伍建设的计划。

2.重视朋辈互助队伍的前期建设

制定朋辈互助队伍相关规定,完善相应的制度(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原则、伦理、督导与转介、重点反馈等);进行朋辈咨询员的选拔,在心理社团、心理委员及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中进行宣传招募,选拔成绩优异、心理测试无异常、助人态度、良好沟通技巧;构建有效的心理培训体系,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伦理知识的培训,包括朋辈咨询员身份、职责界定、辅导对象的需要和目标、心理危机识别与转介、朋辈心理咨询技巧、心理活动设计与开展、咨询情景模拟、自我成长与个人分析等,培训后进行有效性检验,包括朋辈胜任力,自我效能感、同伴关系等。通过考核后,才可以确认成为正式的朋辈咨询员,并进行宣誓。

3.关注朋辈互助队伍工作的实施

运用多媒体、多平台进行朋辈互助的概念,打破了学生对朋辈咨询的偏见,注重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定期更新心理宣传海报(食堂宿舍附近,靠近学生生活区域);整合学校的心理资源,利用好心理辅导中心的场地和相关设备,如心理自助系统,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知识讯息(知识普及、案例分析等);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增加活动趣味性、知识性;配合专职教师进行新生普查并邀请一般心理问题或自愿报名的同学,或接受辅导员推荐并排除心理危机的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活动前期调研确定主题和设计活动方案,如团体辅导、心理沙龙、校园心理剧(角色扮演)、朋辈伴读(高年级生指导低年级生)等。此外,朋辈咨询员针对心理委员进行分批专题培训,以实现针对性强、辐射范围广的目标;开拓多窗口的咨询途径,利用面对面访谈、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留言(树洞菌拟人公众号)、心理信箱(纸质)等途径服务全校同学,及时为同学排忧解难,发现危机情况立即上报指导教师。

4.评估朋辈互助队伍的工作成效

要求朋辈咨询员进行工作记录(包括个案记录),定期进行跟踪督导(会议、汇报、个案分析、经验分享等);建立评估和奖惩机制,根据工作记录、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辅导对象的反馈,回访确认朋辈互助的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五、启示

1.加大宣传力度,有效结合网络育人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多种形式联合宣传。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高校开展各类教育阵地已经迁移到网络平台中,会面临更多的新机遇。网络平台,既丰富了互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大了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又能够使信息快速传递,沟通便捷,为咨询服务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此外,朋辈咨询员积极参加网络互助平台的构建,如易班“快搭”应用、QQ拟人化公众号“树洞菌”,与“十大育人”体系中的网络育人相结合,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更新,注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2.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朋辈互助服务

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依托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心理自助部、心理委员、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专业学生队伍,向全校学生提供朋辈互助服务:形成“心理辅导中心—朋辈咨询员—自助部成员、院系心理委员、心理社团、院系心理部、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全校学生”串联式工作网络,心理辅导中心对朋辈咨询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朋辈咨询员会对心理委员等分批进行专题培训,让心理委员从宣传教育、介绍心理工作预约方式、开展主题班会或活动、危机排查等方面配合朋辈咨询员和专职教师工作,保持四级上下联动的信息畅通渠道。

3.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大思政

在建设高校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时需注重朋辈互助团队文化及成员的个人成长,扩大朋辈互助队伍在校内的影响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思政相整合,将院系辅导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者纳入指导教师队伍中,为朋辈互助队伍建设指引正确方向,用理论武装每个成员的头脑。

4.积极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形式

钟向阳[8]等人的研究表明,通过朋辈培训,朋辈咨询员的自我效能感、胜任力、健康水平都有所提高。以遵义医科大学朋辈咨询员项目为例,朋辈咨询员在培训后和任期半年后自我效能感、同伴关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此外,朋辈咨询员开展工作中需及时做值班记录、访谈记录,定期提交个人感悟和反馈,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极大的意义。

5.实用性和科学性并重,构建朋辈互助培训体系

朋辈互助队伍的指导者需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按照前人书籍、文献资料制定培训计划,结合热点、难点拓展培训内容,聚焦具体指导,在原有的培训模式上探索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新型方式,为朋辈咨询员及辅导对象建立既有效,又具备信任、安全、开放的群体交往环境,通过生动的方式,探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性和个性,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队伍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大雁的飞行队伍
还剩多少人?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