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视域下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1-11-24 10:56张宁江苏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说明文记叙文观点

张宁 (江苏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简单理解作品表面呈现的意思,属于浅阅读,而深度阅读则是在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感悟,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和作品的背景、语言特色等,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试图发现作者所说的内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阅读都停留在浅阅读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联想、发散思维等思辨方法,展开深度阅读,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一、比较,把握风格差异

比较是较为简单的思辨能力培养方法,学生通过比较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并结合其中的矛盾点展开深入分析,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文章的创作风格。学生可以将同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异同点,进而更好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深度阅读。

《白鹭》和《珍珠鸟》虽然都是以动物为主题的文章,但是作品风格却截然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对比分析,尝试总结风格差异。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整体感觉,喜欢哪种风格的作品。有学生认为:“我喜欢《白鹭》,这种散文诗的风格让人觉得词句十分优美,给读者赏心悦目的感觉。”有学生认为:“我喜欢《珍珠鸟》,因为它写出了人和鸟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生只看到了两者的差异点,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它们的相同点,于是教师便引导大家展开思辨:“要写出动物的典型特点,要注意哪几点,这两篇文章描写了吗?”有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都把握住了动物的典型特点进行描述,写出了典型性。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有所拓展,不仅看到了文章的不同之处,更可以总结归纳出共同点。

在尝试比较之前,学生的思维可能比较狭隘,他们常常只能看到事物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但是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文章之间可以有相同点,也可以有不同点,这样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更为全面。

二、联想,形成个性见解

教育家乌辛斯基认为,小学生是靠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促使学生展开联想,让他们在脑海中构筑具体的形象,然后尝试将个性化的见解表达出来。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能促使学生跳出思维的束缚,在想象力的辅助下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有助于避免浅阅读,展开深度阅读。

学习《十五夜望月》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找出作品中的各种意象,然后在脑海中进行重组,尝试还原诗歌的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教师还给大家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展现了各种月圆之夜的场景,促使他们进入到情境中。此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如有学生提出:“我仿佛看到一轮圆月在空中高悬,让游子更加思念故乡。”学生没有将“鸦、桂花”等元素融入联想中,于是教师便引导大家思辨:“如果仅仅只是圆月的话,景色也很美,为何会让人生出思乡悲情呢?有哪些意象是大家漏掉的呢?”在辨析中,学生认识到“鸦”这个意象增添了凄冷的感觉,而“冷露、桂花”不仅点明了时间,更暗示了悲伤的情感。由此学生提升了自己的个性解读,认为:“露水就仿佛是眼泪一般,让游子的心增添了悲伤。”

教师首先要用多媒体课件或能引发想象力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思考,然后要给他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在脑海中展开想象。在适当的课堂留白之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他们就会发现不同的个体联想的内容也并不相同,这样能促使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发散,学会求同存异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信息的一种思维方式。部分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狭隘,他们常常只能接受和自己相同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则报以反对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尝试辩证地看待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也是展开深度阅读的一种方法。

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尝试从语言、动作、心理、人际关系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发散思维。学生发现从与他人的关系看,闰土有问必答,和“我”关系融洽,的确“老实”;但是如果从语言上看,则能发现他其实十分善于言辞;从动作上看,能看出闰土十分勇敢,甚至敢独自看守瓜田。在这样一番分析中,学生发现闰土不仅有淳朴老实的一面,同时也存有豪放、勇敢等其他特点。由此学生认识到要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整合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对他人做出评价。

在运用发散思维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同时他们也认识到要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看待他人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认识的多元性,在课堂讨论中也能各抒己见,进而构筑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四、凝练,表达抽象内涵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各种文体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尝试从文字的表面渗透下去,通过凝练总结的方式进行归纳,尝试总结各种抽象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展开知识的自主建构。

《太阳》《松鼠》都是说明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尝试探讨说明文的典型特点是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只能总结出说明文是一种介绍事物的文章,能起到科普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说明文的特点,教师尝试唤醒他们的思辨能力:“在记叙文中也会介绍某种事物,那么,记叙文和说明文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促使学生分别凝练出两者的典型特点,并展开对比。如有学生提出:“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为主。”还有学生提出:“记叙文中常常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但是说明文则比较客观,作者常常以严肃的口吻进行说明。”还有学生认为说明文比记叙文的实用性更强。在思辨中,学生认识到在总结归纳抽象文体概念的过程中,不能单独思考某文体特点,而要结合其他文体一起分析,这样效率更高。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不同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总结归纳的资料,促使他们在纵横对比的过程中进行分析。由此学生能自主凝练出各种文学概念,从而避免死记硬背,深入挖掘文本,展开深度阅读。

五、激辩,转换视角方向

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质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有不同的观点,则要展开辩论。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转换视角,站在他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样不仅能看到他人观点的正确之处,也能促使他们看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由此学生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诸葛亮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但是有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诸葛亮不敢和周瑜正面对抗,而是服从他的命令,我认为诸葛亮很软弱。”面对这种观点,教师指导大家展开思辨,该学生在阅读中看到诸葛亮没有正面抗争,所以认为其软弱。教师让学生尝试思考“软弱”和“懂得退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并非害怕周瑜,大家现在是同盟,如果直接对抗,那么必然影响联盟,所以他选择暂时退让。”在一番思辨后,学生发现自己的思考角度更为全面,在辩论中也能把握住关键点。

当学生中间出现了“少数派”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少数派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用辩证思考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观点,尝试运用对方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辩论,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关键,从而提升自己的质疑能力。

深度阅读的特点是增强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次意味,从而提升阅读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促使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深入思考,丰富头脑、开阔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说明文记叙文观点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