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 (江苏南通市北城中学)
许多学生在创作写景类的文章时,往往只是摘抄或仿写一些经典散文的词句,却很少将自己真实观察的结果和真实感受写入作品中,这样的文章虽然优美,但是却缺乏真情实感,难以感动读者。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切实观察身边的景物,并随时记录下眼前之景、心中之情,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微写作活动提升自己的写作综合能力。
要创设真实语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带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此时就要促使学生关联自我经验,回忆自己曾经看到的场景,并将自己感受到的细节写下来。此时教师可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他们互动讨论,学生回忆细节,并在微写作中生动地描写所见场景。
在学习《壶口瀑布》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细节性的词句,展开分析,并思考如何能生动地展现景物。学生发现:“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等词句都展现了作者的切身感受,需要融入真情实感才能写好。此时教师尝试创设真实语境,带领学生来到公园景区等展开观察,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在写作时,学生回忆看到的场景,选择具有典型特点的景物展开描绘,教师展示活动期间拍摄的照片,促使学生进入回忆的场景。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其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观察,通过拍摄照片、随笔记录等方法写下自己所见的景物。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适当提醒下回忆起其中的细节,再次描摹的时候就能显得更为细腻。
情境总是和某种特定形式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这些事物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情感的载体,在特定触发点或者情感事物的启发下展开创作。
在学习《白杨礼赞》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学生认识到作者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的风貌,但是实际上则是用其作为载体,展现的是西北农民的坚毅品格,作者在描写白杨树的同时展现了情感的升华。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郊外,感受大自然的风光,体会生机盎然的景象,促使他们调动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鼓励学生找到情感的载体,思考如何在微写作中展现出内心的想法。
在结合载体展开创作时,学生能更好地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激发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在微写作中不仅要写出景物的典型特点,更要围绕其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这样才能让文章情绪饱满,更吸引读者。
许多学生在创作写景类作品的时候只是将自己看到的事物罗列下来,但是却很少用创意组合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想法。学生应先列出自己想写的景物,然后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再结合主题进行筛选。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植物都能给人美的感受,但是为何作者却偏偏选择紫藤萝呢?在紫藤萝的一生中,经历了发芽、成长、开花、凋零等各个不同的阶段,为何作者单单写的是紫藤萝茂盛的状态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了如何结合作品的主题合理增删选材的方法。教师继而引导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观察周围的一切,并思考在微写作中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景物进行描述。
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的活动,尝试讨论一下围绕相同的主题可以选择哪些不同的景物,并思考如何合理删减。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换了写作经验,有助于促使他们获得更多思路,激活写作思绪。
在微写作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入到现实情境中,还要促使他们进入想象的情境中,尝试发散思维,找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点,然后进行迁移融合,从而让自己所写之景更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作者将济南和其周围的小山拟人化处理,想象了它们之间的对话,文章变得更生动。教师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感受周围的风景,并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倾听大自然的风,倾听飘絮落花的声音,然后尝试展开联想,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写出周围的景物。如有学生观察到在秋天的时候草木凋零,但是枫叶却渐渐地变得鲜红,让人能感受到它的傲然风骨,于是学生便展开想象,在微写作中创作了梧桐和枫树之间的对话:梧桐嘲笑枫树不懂得回避秋风的萧瑟,而枫树则表示自己的目的是给秋风中孤独的人们带来力量。在这样的写作中,学生将课本阅读中掌握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了微写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创作能力,文章也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体现出哲理性。
在学生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真实情境出发,找到现实事物和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结点。这样学生就能避免胡乱猜想,所写的文章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心灵的波动,变得更具有感染力。
教师给学生提供特定的写作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文章的结构。绘制图示的方法就可以展现出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微写作中的条理性。
在学习《雨的四季》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图示支架辅助阅读,首先标注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然后用简短的词语标注上不同的季节雨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掌握了图示支架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运用图示支架进行“微写作写生”活动,学生首先要观察周围的一切,然后选择自己想写的最主要的内容,标注在图示的最中心位置,然后再观察周围的景物,采用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并将自己选定的内容融入图示中。最后再结合图示进行修改,看看是否有重复的内容,并尝试调整其中的详略关系。在完成图示后,学生再结合图示完成微写作,他们发现在这样一番调整后,作文变得更有条理性,在描写事物的时候也能把握住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不会给人凌乱的感觉。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长文分成若干片段,然后分别用图示表现出彼此的关系,并分别展开微写作。此后再使用图示标注,思考不同的作品如何能被合理整合起来。这样就能起到化整为零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杰克·哈特提出弧线理论,认为可以用“困境——解决”模式展现出波澜起伏的事物发展状态。教师可以将这种理论作为写作支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思考如何能在平淡的作品中展现出波澜起伏,呈现出事物发展的变化性,从而避免平铺直叙地创作作品。
如在阅读《春》一文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何这篇文章会给人蓬勃的生机呢?作者只是写景,为何也能展现出变化性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弧线理论支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创作的微作文,思考如何在中心部分添加一些变化性,用动态的画面展现出波澜起伏的状态。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写一下欣赏景物的人,比如写一下人们在欣赏景物的时候迷路了,这样就制造出了困境,然后再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场景,让游人解决困境,这样写不仅展现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动静结合,避免了平铺直叙,写出了波澜。”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然后引导他们参与到实践创作中,写出动静结合的微作文。
在合理设置弧线之后,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通过合理调整事情的叙述顺序,巧妙运用插入,设置具有悬念性的词句等方法都能让文章变得更具有波澜。这样创作微作文,就能突出重点内容,让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要通过创建合理的情境来推动教学,并相应地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当学生身临其境,回忆其某些具体的情境时,他们的感触更为深刻,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创作,写作效果才更好。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回忆生活经历,这样展开微写作才能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