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昌龙 (江苏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初级中学)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样态,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熏陶、融汇而成的,也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促使学生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要点。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热点事件进行探讨,尝试提升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尝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这样学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并找到自己的答案,对民族精神形成深刻的认识。
以“7·20郑州特大暴雨”事件为例,老师让学生搜索相关的新闻,并展开讨论,看看能否从该新闻中体会到民族精神。如有学生认为:“郑州出现大暴雨,这是天灾,但是我国民众在这种时候并没有慌张,而是冷静地等待救援,表现出了对政府的信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团结心的表现。虽然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悲剧,但是救援工作还是及时有效的。”还有学生提出:“在郑州出现暴雨后,全国各地的群众都自发地捐助,还有不少民间机构亲自参与到救援工作中,这种众志成城的行为,我认为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学生发现在这个事件中也能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通过深入讨论的方式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反思在这种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媒介进行提问,例如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下网友的意见,围绕一些矛盾的观点进行讨论;又如可以展示视频、图片,让学生抓住其中的细节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活动。
不少初中生对有趣的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展开故事会活动,让大家说说和民族精神有关的经典故事,然后分析该故事,尝试从中挖掘出和民族精神有关的信息。这样有助于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感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讲述经典故事的活动中,例如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事迹,就值得大家细细回味。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激励他们思考该如何展现自己对祖国的爱。如有学生将文天祥的故事总结为率军勤王、苦战东南、来到元营、江西抵抗、战败被俘、从容就义这几个部分,感受到文天祥身上浓浓的家国情怀。还有学生分析了文天祥创作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歌,认为从这些诗歌中也能看出文天祥的骨气,能看到他有着“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此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处于文天祥的境地,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并思考在当今社会,在和平年代要如何展现对祖国的爱。
在讲述经典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进入直观形象的氛围中,促使大家融情于景,强化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故事展开角色扮演活动,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挖掘故事中的细节部分,并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形成共鸣,从而促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精神。
很多学生都对动听的音乐和引人入胜的影视剧作品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民族精神有关的音乐和影视剧片段,并组织大家展开探讨,说说能否从中体会到情感,并说说自己的感悟。这样的主题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精神,同时也能让大家升华情感,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
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话题,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等相关的影视剧作品,然后自主搜索相关的新闻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也可以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说说是否从这些“逆行者”的身上感受到了力量,体会到民族精神。如有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说了想法:“在我家附近也有志愿者的工作点,他们每天都很辛苦,向大家宣传打疫苗的好处,并且还请那些没有打疫苗的人赶快去打。在赤日炎炎的夏天,他们依然驻守阵地,向大家做着宣传,我认为这真的很了不起。”还有学生结合自己观看的影片内容提出了想法:“我从这些医务人员的身上看到了牺牲精神,他们牺牲了休息时间,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支援疫区,我认为这就是爱国思想的体现。”学生得到了感染,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也感受到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国情感。
在影视剧作品的激发下学生能形成感性认知,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能调动积极情感,认识到爱国行为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也能促使学生热爱祖国,发奋图强。
不少学生娇生惯养,意志力不够坚定,同时,他们也很难感受爱国人士曾经经受的磨难。针对此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研学旅行中,尝试走一下爱国志士曾经走过的道路,感受一下他们所经历的磨难。这样学生的意志力也会得到提升,他们会自觉地向优秀人物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来到抗日纪念馆参观,并尝试了解抗日英雄们的事迹,说说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学生将自己在纪念馆里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上网浏览获得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展开讨论,说一下自己了解哪些抗日英雄的事迹,并说说获得了怎样的收获。如有学生提出:“我在阅读抗日英雄的故事时,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丝毫都不退缩,被捕后,也丝毫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不管受到怎样的诱惑或者威胁,都不影响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了困难就会气馁,想一下这些英雄的事迹,是否就会给大家一些勇气,让大家能坚持下去呢?”在此活动中,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经历一些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用优秀的爱国人士作为例子,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看看差距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开始思考要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磨炼自己的意志。
要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不能只靠灌输,而要采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体现自己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类主题活动中,让学生思考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促使他们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步养成习惯,未来他们也会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展现出爱国情操。
教师组织大家参与到“我为社区献爱心”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思考如何才能构筑一个和谐美好的社区,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美好的家园。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很广,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如有学生观察到有不少小区居民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则,常常随意地将垃圾放在垃圾桶外,于是便自告奋勇担任志愿者,监督居民扔垃圾的情况,并帮助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变得更加勤劳。在活动最后,教师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参与社会实践行动促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到的精神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能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延伸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实际人物或者事件中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这样学生也会思考在自己的行动中如何融入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主题活动指的是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集体活动和交流,它一般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围绕民族精神设计主题活动,这有助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方法,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然后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