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六个结合”

2021-11-24 10:56胡颖洁甘肃民勤县第一中学
教书育人 2021年3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胡颖洁 (甘肃民勤县第一中学)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地理课堂的宝贵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把古诗词句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由于古代诗词来源于生活,其中蕴含着许多常见的地理知识和现象,现在已经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之一。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利用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让地理课堂富有文化内涵,而且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理解、记忆一些地理知识。例如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的地理现象,可以结合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学生来形象感知;冬天先刮风、后降雪的冷锋过境天气现象,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加深学生理解;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可以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来理解;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可以结合诗句“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来说明;我国南方四季如春、热量丰富、鲜果不断的地理区域上的特点,可以用“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反映;四季的更替,可以用“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概括。这些古诗句或反映一些地理现象,或支撑说明地理结论,或关联某一地理知识,在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的彼此关联中把地理学习情景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轻松愉悦地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二、把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高中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其中人文地理包括人口、文化、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等等。对于某一区域来说,人文地理往往和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为此,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把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从纵向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对地图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通过补充地图、搜集与地理有关的文献记载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有位教师在教学岩溶地貌时把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和《徐霞客游记》中对我国岩溶地貌的记录、描绘展示出来,把历史知识融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再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一章节时,教师把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入进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如,在高三复习时,面对遵照自然规律这一考试热点,把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荀子的“天有其时”等历史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地理规律,又增强了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了尊重自然规律、努力掌握自然规律的道理。

三、把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天文知识,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之一。例如,在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为了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传承中华文化,可以通过介绍古代的天文仪器古筝和日晷,让学生清楚古代科学家利用阴影确定方向和节气的方法。再如,对方位的判定可以通过古代天文知识中凌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七颗亮星的“北斗(北斗七星)”,让学生既学习判定方位的方法,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再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以融入我国古代天文知识中的“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能整除的那年)、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地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进入下一年),让学生既回顾了传统文化知识,又贯通了地理知识。

四、把节日文化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人文习俗、天文历法等文化内容,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积淀、凝聚、展示着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把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融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而且能够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深化对节日文化的认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从地球公转的角度理解中国古代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的地理科学依据,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公转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再如清明节,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点。 从地理的角度理解,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时间处于每年4月4日或5日,地理特征是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它负载着中华民族怀念先祖的美好传统,传承着人们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一内容,不仅有利于拓展地理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地理节气知识;而且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缅怀中体验生命的美好,在追念先烈中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让地理课堂的教育意义更加鲜明,让地理课堂的教育效果更加突出。

五、把民俗文化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所体现出的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服饰、生活等反映传统文化的地域民俗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是新课标学科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区域文化差异的方法、策略。例如我国南方傣家在竹楼上生活的习俗,与傣族地处亚热带大有关系。四面敞开的竹楼下层圈养家畜,通风良好的竹楼上层能够减少湿热环境对人的不利影响,可以住人。把这些生活习俗和江南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知识结合起来,就会增强高中地理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如北方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把窑洞象征的古老“黄土地”的深层文化与地理知识中黄土的直立性相联系,学生对地方习俗和地理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就会认识得更加深刻,这无形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将独具区域特色的文化习俗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就能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认识民俗文化,并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六、把地方文化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结合教材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章节,把地方文化中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延伸与补充地理知识,起到拓展地理学科知识的目的;而且能够弘扬地方文化,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着“墨韵万变,纸寿千年”盛誉的安徽宣纸,它由一种纤薄柔软的手工纸而承载着中国书画千年的辉煌,成为安徽宣城泾县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把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的原因与产自泾县境内作为原料之一的青檀木联系起来,将知识点落脚到农业区位因素的原理分析上,学生不仅会对宣纸这一地方文化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而且会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再如,安塞腰鼓这一地方文化,其风格上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把安塞腰鼓融入黄土高原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就会让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地方文化存在的根源,从而实现在地理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与途径融入传统文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就会随之增强,文化品位就会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就会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就会得到培养,对于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也就有了着落。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谁远谁近?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